为人大工作扬先声 为舆论监督鼓与呼
为人大工作扬先声 为舆论监督鼓与呼
时间:2003-09-23 11:03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与无锡电视新闻中心联办的《人大之声》已经开播三周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首先我代表市委宣传部向《人大之声》开播三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人大之声》作为一档新闻专题类节目,以报道人大工作为主线,以关注社会热点、宣传政策法规、反映社情民意和推动政府工作为宗旨,为人大工作扬先声,为舆论监督鼓与呼。节目开播三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精心策划选题,把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社会热点与百姓关注相结合、节目视点和代表呼声相结合,着力打造精品名牌,节目影响越来越大,收视率一直稳居无锡广电自办节目的前列,在省第三届广播电视名优专栏评比中被评为江苏省广电十大名牌栏目之一。《人大之声》为我市贯彻依法治市,强化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服务“两个率先”大局,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人大之声》之所以办得好,主要是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节目采编播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在此,我对市人大领导给予新闻宣传工作的关心支持,对《人大之声》全体采编人员的辛勤工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我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部署。我市宣传思想战线提出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自身率先发展,更好地为全市“两个率先”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新形势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人大之声》节目要认清新的形势和任务,站在新的起点上,瞄准更高的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创新出新。
一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工作、新闻工作成效的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利益贴得紧不紧、做得好不好、服务得是否主动、有力和到位。《人大之声》作为一档新闻专题类节目也不例外。三年来,《人大之声》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节目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当前,要紧紧围绕我市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宏伟目标和伟大实践,从加强人大工作,强化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反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心声的角度,充分发挥《人大之声》节目的优势, 以新的视野、从新的角度、用新的形式搞好宣传,为全市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鼓劲造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市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全市的中心工作,理解和支持全市的中心工作,把注意力聚焦到加快发展,实现“两个率先”上来。
二是要把握导向,团结鼓劲。正确的舆论导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人民之福。《人大之声》开播三年来,始终以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为已任,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呼声,同时积极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做到帮忙不添乱,对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市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实践已经全面展开,迫切需要社会各方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人大之声》作为宣传人大工作的新闻节目,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做好人大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要围绕当前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进一步增强节目的贴近性。在开展监督、披露问题的同时,更要积极提出对策,体现民智,反映民意,激发民力,多做解疑释惑、凝聚人心的工作,激励全市人民积极投身“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
三是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人大之声》定位于“关注社会热点,倾听人民呼声,行使监督职能”,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从播出的节目来看,对人大代表和普通市民的采访占到了很大篇幅,许多基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充分反映。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人大之声》要更好地把握“三贴近”原则,坚持正确的定位,关注受众的品位,在制作节目中更好地把体现党的意志、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视性结合起来,在选题上要在多反映民意上下功夫,在采编中要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在播出中要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高节目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公信度。
四是要探索创新,打造品牌。创新是一个节目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源泉。《人大之声》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开创了省内同类节目的先河,其本身就是探索创新的产物。采编人员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体现这种创新探索精神,创作了一大批有新意的节目,并且运用动画、图表等特技手段来增强节目的表现力,使节目既具思想性,又具可视性,获得了成功。下一步要瞄准打造全国名牌栏目的新目标,增强精品意识和创新精神,虚心向央视、上视、东视、苏视等大台的名牌栏目学习,在节目的内容、形式、制作等方面精心策划,精心制作,进一步做精做优,不断出新出彩,使《人大之声》成为一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品名牌节目。
五是要加强学习,建好队伍。节目的竞争、媒体的竞争乃至事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栏目与人才相互依存,有人才、有精品,节目自然有人看。《人大之声》拥有一支很好的节目编辑、记者和主持人队伍,希望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修养,丰富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开阔视野,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认识本质、把握趋势、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用好的精神风貌、好的思想品格,培养出一支深受人们喜爱、具有良好作风和形象、人品和文品俱佳的记者编辑队伍,为《人大之声》跃上新台阶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通过精办这档节目能够培养出一批自己的名主持、名编辑、名记者。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加强对人大工作的宣传,是新闻宣传部门的重要任务。我们将继续组织协调全市新闻单位,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希望市广电局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人大之声》节目,组织精兵强将,把这栏节目办精办优,向全国优秀名牌栏目冲击。同时对大家刚才提的许多宝贵意见,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进一步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祝《人大之声》越办越好。□
《人大之声》作为一档新闻专题类节目,以报道人大工作为主线,以关注社会热点、宣传政策法规、反映社情民意和推动政府工作为宗旨,为人大工作扬先声,为舆论监督鼓与呼。节目开播三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精心策划选题,把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社会热点与百姓关注相结合、节目视点和代表呼声相结合,着力打造精品名牌,节目影响越来越大,收视率一直稳居无锡广电自办节目的前列,在省第三届广播电视名优专栏评比中被评为江苏省广电十大名牌栏目之一。《人大之声》为我市贯彻依法治市,强化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服务“两个率先”大局,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人大之声》之所以办得好,主要是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节目采编播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在此,我对市人大领导给予新闻宣传工作的关心支持,对《人大之声》全体采编人员的辛勤工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我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部署。我市宣传思想战线提出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自身率先发展,更好地为全市“两个率先”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新形势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人大之声》节目要认清新的形势和任务,站在新的起点上,瞄准更高的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创新出新。
一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工作、新闻工作成效的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利益贴得紧不紧、做得好不好、服务得是否主动、有力和到位。《人大之声》作为一档新闻专题类节目也不例外。三年来,《人大之声》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节目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当前,要紧紧围绕我市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宏伟目标和伟大实践,从加强人大工作,强化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反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心声的角度,充分发挥《人大之声》节目的优势, 以新的视野、从新的角度、用新的形式搞好宣传,为全市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鼓劲造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市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全市的中心工作,理解和支持全市的中心工作,把注意力聚焦到加快发展,实现“两个率先”上来。
二是要把握导向,团结鼓劲。正确的舆论导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人民之福。《人大之声》开播三年来,始终以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为已任,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呼声,同时积极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做到帮忙不添乱,对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市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实践已经全面展开,迫切需要社会各方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人大之声》作为宣传人大工作的新闻节目,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做好人大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要围绕当前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进一步增强节目的贴近性。在开展监督、披露问题的同时,更要积极提出对策,体现民智,反映民意,激发民力,多做解疑释惑、凝聚人心的工作,激励全市人民积极投身“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
三是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人大之声》定位于“关注社会热点,倾听人民呼声,行使监督职能”,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从播出的节目来看,对人大代表和普通市民的采访占到了很大篇幅,许多基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充分反映。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人大之声》要更好地把握“三贴近”原则,坚持正确的定位,关注受众的品位,在制作节目中更好地把体现党的意志、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视性结合起来,在选题上要在多反映民意上下功夫,在采编中要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在播出中要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高节目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公信度。
四是要探索创新,打造品牌。创新是一个节目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源泉。《人大之声》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开创了省内同类节目的先河,其本身就是探索创新的产物。采编人员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体现这种创新探索精神,创作了一大批有新意的节目,并且运用动画、图表等特技手段来增强节目的表现力,使节目既具思想性,又具可视性,获得了成功。下一步要瞄准打造全国名牌栏目的新目标,增强精品意识和创新精神,虚心向央视、上视、东视、苏视等大台的名牌栏目学习,在节目的内容、形式、制作等方面精心策划,精心制作,进一步做精做优,不断出新出彩,使《人大之声》成为一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品名牌节目。
五是要加强学习,建好队伍。节目的竞争、媒体的竞争乃至事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栏目与人才相互依存,有人才、有精品,节目自然有人看。《人大之声》拥有一支很好的节目编辑、记者和主持人队伍,希望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修养,丰富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开阔视野,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认识本质、把握趋势、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用好的精神风貌、好的思想品格,培养出一支深受人们喜爱、具有良好作风和形象、人品和文品俱佳的记者编辑队伍,为《人大之声》跃上新台阶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通过精办这档节目能够培养出一批自己的名主持、名编辑、名记者。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加强对人大工作的宣传,是新闻宣传部门的重要任务。我们将继续组织协调全市新闻单位,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希望市广电局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人大之声》节目,组织精兵强将,把这栏节目办精办优,向全国优秀名牌栏目冲击。同时对大家刚才提的许多宝贵意见,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进一步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祝《人大之声》越办越好。□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