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次会议

关于无锡市200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无锡市200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时间:2005-09-05 13:4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200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和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计划目标,按照“一确保、一力争”的工作要求,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各项主要指标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92.42亿元,增长15.6%;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48.7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2.6亿元,增长25.1%,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54.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21.28亿元,增长23.4%,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4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0.59亿元,增长25.2%,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46.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5亿元,增长19%,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50.76%;进出口总额完成134.62亿美元,增长43.2%,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51.38%;出口总额完成70.47亿美元,增长52.1%,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53.39%;协议注册外资完成46.56亿美元,增长25.6%,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59.69%;到位注册外资完成14.89亿美元,增长20.7%,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59.5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343元,增长17.6%,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53.3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5838元,增长15.2%;城镇登记失业率3.29%,低于年度预期目标0.9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2%,低于年度预期目标1.8个百分点。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保持经济稳中求快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实现两位数增长,大部分指标仍然保持着快于时序进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逐月稳步提升的增长态势。从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的指标排名来看,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九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排名第七位,协议注册外资和到位注册外资分别排名第四位和第八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十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排名保持稳定。全面小康25项指标有16项达到省定标准,其余尚未达标指标与去年底相比均取得较大进展,年内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希望。
  二是产业结构实现新提升。着力于贯彻《关于全面推进“创新工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决定》,投资结构明显改善,三次产业投资增长协调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增长53.5%,比重上升到36.6%,制造业继续向高、新、尖拓展,海力士、博世汽车、柯尼卡美能达等建设顺利,住化电子、TCL项目建成,清华同方一期投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约为32.17%。工业能耗水平下降,工业用电增长低于规模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末下降0.02吨标准煤。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5%。物流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全市港口吞吐量达到2111.8万吨,增长60%;新辟航线5条,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142%;消费市场稳定增长,新增汽车、汽配、纺织品等8家大型特色专业市场。各类市场成交总额920亿元,保持全省第二;房地产发展态势较为健康,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2.6%;旅游业积极实施“倍增计划”,上半年累计接待境外游客32.57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园人数1500万人次。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加快推进,17个重点项目全面铺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度目标全面完成,投入资金2.4亿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
  三是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制定出台《关于全力实施改革攻坚七项重点工作的决定》,配套实施意见陆续出台,事业单位、市政公用事业、文化、卫生、教育、体育、投融资体制等领域改革推进顺利,全市行业协会与中介机构改转制工作有序进行,已有33家行业协会完成政会脱钩。坚持全方位开放的发展导向,充分激发外源经济和内源经济的发展活力。突出外向型经济带动作用,上半年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1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项目7家,新批项目单体规模超过1100万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增幅高于全市利用外资增幅。境外非贸易项目领域拓展,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8家,位居全省首位。民营经济贡献份额持续攀升,截至6月底,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累计达到18.68万户,从业人员增加到99.41万人,比年初净增12.82万人;上半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增加值578.84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8%,比上年末提高8.4个百分点。
  四是城乡环境呈现新面貌。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努力实现新三年城市建设发展的良好开局。实施拆迁属地管理,切实解决“拆迁难”问题,上半年市区累计完成房屋拆迁面积203.7万平方米,安置房施工面积53.11万平方米,累计竣工116.73万平方米。城建重点项目有序展开,金城公铁立交、312国道无锡段改拓、高浪东路及芜申运河宜兴绕城段等项目竣工投用,沪宁高速扩建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南半幅通车,医疗中心主体大楼全面开工。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填埋场投入运行,无锡成为省内第一个拥有安全填埋场的城市。市区新增公交线路3条,新增公交车164辆。统筹协调城乡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75亿元,建成通车里程120公里。绿色无锡建设继续推进,完成农村造林绿化面积9.3万亩,市区新增绿地615.8公顷,惠山、青龙山保护建设工作启动,全市森林覆盖率(扣除水域面积)超过20%。
  五是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坚持把关注民生、促进民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统筹推进城乡就业,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24万,达到全年8万目标任务的103%,同比增长22.3%;全市共有1033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全年1.2万目标任务的86.1%,其中4045人员6893人。有序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工作,上半年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2.8万,培训本地农村劳动力2.57万。社会保险扩面稳步推进,截至6月底,全市养老保险扩面12.81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73万。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双双超过15%,居民人均储蓄超过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000多元。为民办实事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其中五分之一的实事项目完成或接近完成年度目标。
  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为:全市生产要素供应依然偏紧,原材料、燃料价格涨幅居高不下;市场等重点消费领域增长乏力,新型消费领域增长不快,农村消费增长不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入增长波动较大,投资增长基础较弱。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下半年,全市上下将围绕既定的年度工作目标,突出创新发展主题,推进改革攻坚工作,自觉提升工作标准,努力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下半年将着力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切实培育稳定增长机制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坚持“量质并举,以质求量”,加强专业招商和主题招商,鼓励和吸引增资扩股,突出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努力吸引跨国集团把更高技术水平和更高附加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研发机构和服务部门向我市转移。继续调优出口结构,实施科技兴贸、品牌兴贸战略,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扶持一批素质好、有潜力、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拓展境外非贸易投资的领域和空间。
  (二)切实提升集约发展水平
  充分利用当前加快建设“硅谷”、“液晶谷”、“药谷”、“动漫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配件基地”的良好契机,积极捕捉新的上下游项目源,努力实现产业链招商新突破,形成集聚效应。切实完善产业园区布局,强化园区专业化、集约化特色,着力推进市区工业企业搬迁调整工作,促进企业在搬迁中改造,在改造中提升,构建城市园区工业新格局,确保年内完成首批27家重点企业启动搬迁。继续推进农村“三集中”,促进集中布局。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企业和项目(产品),大力扶持清洁生产项目,加快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体系。
  (三)切实增强城市发展功能
  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加快改造建设快速干线,进一步畅通城市出入口,提高农村公路覆盖率,完善城乡路网体系,确保沪宁高速公路年底全线贯通。加快城市第二水源地的规划选址工作,加快医疗中心、体育中心以及一批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投用。加快无锡机场扩建项目的论证报批、资金配套等前期工作。着力培育物流运输、金融保险、研发设计、信息咨询等现代城市“功能器官”,提升城市能级,放大城市经济总量。大力推动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快服务业项目引进储备,力争在国际金融、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项目上取得突破。统筹规划、科学利用全市资源,研究制定各个区块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增强区域发展融合度,实现从区域经济分散发展到城市经济集聚发展的转变。
  (四)切实抓好经济运行服务
  努力排除经济运行中的障碍因素,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生产要素的合理供给。通过整理开发、向上争取、盘活存量、厉行节约数措并举,进一步解决好土地供给矛盾,有效保障发展需要,对于符合产业导向和城市发展需要的大项目,千方百计优先确保用地。有效组织实施错峰限电方案,协调新建机组按时投运,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在确保居民生活用电的前提下,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用电需求,最大限度保证重点用户用电。进一步化解资金紧缺问题,有效协调政、银、企三者关系,构筑银企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金融机构扩大存贷比,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组织做好重大项目向上备案、报批工作,积极主动抓好重大项目选址、审批、环评等前期准备工作,营造重大项目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切实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继续推进改革攻坚工程
  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诚信政府,努力做到调控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强化效能机关建设,创新行政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形成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机关工作作风。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削减、确认、公布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新一轮审批事项进“中心”;促进从简化事前审批到加强事后监管的转变。加强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市长信箱等运行机制,进一步密切与群众联系,更好地接受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