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总第165期

慢不得也急不得

慢不得也急不得

时间:2006-01-08 10:5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十多年前,我因工作上的一些事,曾去北京找过一位中央机关某部门的领导。他与我是同乡,老乡见面分外热情。在谈完正事之后的闲聊中,无意间谈到了家乡所在省的某个城市,不知为什么,他对那个地方很有些看法,说它发展得太慢了。我从未到过那个城市,而且又与我毫不相干,也就没放在心上。
  世上的事就那么凑巧。出差回来不久,我就接到调令,恰恰要我到那个城市去当头。虽说是越级提拔,但我的心情却并不轻松。我长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对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及其工作特点几乎一无所知,心里觉得空落落的。所以,当上级领导找我谈话时就很难表态。当时,我只作了两点承诺:一是坚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照搬照套经济发达地区的做法,不好高骛远,也不做表面文章;二是一切从有利于当地的长远发展考虑,不急功近利,不竭泽而渔,扎扎实实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我原以为,这两点是最基本的,也是不难做到的。没想到的是,坚持这样做,对自己还真是一种考验。
  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普遍有一种急于求富的心情。尤其看到新领导人是从经济发达地区调过来的,总期盼着能随之带来财气,带来一大批项目,带来开发建设的热潮。记得在我到任不久,就有几个人对我说:“大家都在看你能不能拿出奇招、绝招,让我们这个地区尽快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也让大家快一点富起来。”
  我完全能体谅大家的这种心情。这里面虽然有求变、求富的积极因素,但也透露出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事实上,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不仅仅是经济数量上的差别,最大的差距在于它们并不处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上。用时髦话讲,它们不在同一个经济发展的平台上。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殊的条件和机遇,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很难超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企求在短时期内缩短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甚或接近发达地区的水平是不现实的。在一段时间内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很可能不是缩小,而是拉得更大。而一个地区的由穷变富也有个过程,需遵循规律,还要靠机遇,更要靠自己长期的艰苦奋斗。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也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领导者并不是魔术师,也拿不出人们所期盼的那种“奇招”和“绝招”,不可能一下就变出个“金娃娃”来。李瑞环有句名言,“历史的人必须承担历史的责任,但历史的人只能办历史的事”。这话说得非常精辟。欠发达地区人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紧紧抓住当前的机遇,依托现有的条件,着力做好现阶段能做的事,力求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得更好更快一些。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新意,也不过瘾,更不是什么“奇招”、“绝招”,但却是一种真正务实而正确的路子,也是唯一可行的“实招”。
  但这种正确的思路,往往一时很难被当地的多数人所认可。由于求富心切,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对那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目标和口号,更容易听得进,也更乐意接受。而对那种真正符合当地实际的务实的目标和思路反而不以为然,甚至对它不屑一顾。人们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势必会给领导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清醒的头脑以及坚强的意志,领导者是很难始终守住正确的路子不动摇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欠发达地区的领导者为了迎合当地部分群众的急躁情绪,提出了一些诸如什么"超常发展"、"快速崛起"、“大推进”、“大建设”、“大发展”、“跨越式”一类的目标和口号。这类东西,表面看很有气魄,很热闹,也能一时赢得人心,但大多中看不中用。无数事实证明,不顾自身的条件,一味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反而欲速不达;好大喜功,竭泽而渔,做表面文章,只会带来祸害。而且公众也会因无法圆梦而造成更大的失落,并进而加重了早已存在的那种妄自菲薄情绪和埋怨情绪。
  还有一种压力是来自上级领导的。有些上级领导者急于出政绩,他们对被派往欠发达地区主持工作的下属,总希望能遂其所愿,尽快改变那里的面貌。虽然在起始阶段,对这些下属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还比较体谅,但这种宽容态度,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其间,如果上级领导易人,那么原先那种比较脆弱的体谅很可能也会随之消失。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了近八年时间,深知这类地区的各级干部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本来就十分艰难,工作上和心理上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再得不到上级的体谅和支持,其处境是可想而知的。
  再说,一个地方、尤其在一些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如果其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其他地区,就必然有着极为深层的原因,必然有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在起作用。对这些深层的原因和各种各样的因素若缺乏透彻的了解,就很难做到对症下药。而外部对这些地区的情况又恰恰大多不甚明了,更少有人深入探究那些深层的原因。有些上级领导即使作点调查研究,大多也只是将这类地区与其他地区作一些简单的对比,揭示其存在的差距,以此给下属施加压力。而对于造成这些地区长期落后的深层原因,往往缺乏深入研究的兴趣。所以,每一任新的上级领导到任以后,虽然都会开一些“药方”,拿出一些扶持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对情况若明若暗,把脉也就不会十分准确,加上出台的那些政策、措施又因种种原因不一定都能落实到位,其效果也就势必大打折扣。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有些当领导的往往又自以为自己开出的“药方”是最好的,所制定的政策、措施也是最有力、最有效的,再搞不上去,就只能怪下面思想不解放、工作不得力和无能了。
  对于来自上级领导的这种压力,下属们往往感受更直接、更深切,也更为敏感,不少人会因此而沉不住气,不得不放弃原先所坚持的正确思路,丢掉那些原本行之有效的实招。只有那些真正有责任心的领导者,才会不顾上级的脸色,一以贯之地坚守正确的路子不动摇。
  此外,邻近地区的领导者如果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大做表面文章,也可能会给同类地区的领导者们带来无形的压力。在这种压力面前,一些领导人也会放弃埋头苦干的初衷,参与到相互攀比的竞争中去。还有些人甚至别出心裁,乱出“奇招”、“怪招”、“虚招”,企图以花样百出的招术取胜。
  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位上级领导在检查贫困地区的工作时,曾对当地的领导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知道你们肩上的压力很大,但压力越大,领导者的头脑越要冷静,要急中生智,防止急中生乱。我以为,这位领导人讲这番话,是十分睿智的。但有不少人以为,干任何事都要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凡事急一点并不是坏事。尤其在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的地区,如果没有这种紧迫感,只会更加落后。这想法一般讲不能算错。发展慢了,群众不满意,领导不高兴,自己也不甘心,为此而着急是有责任心的表现。但“急”要有前提。这前提就是要讲科学,要符合实际,要按规律办事。有了这个前提,“急”能生智;反之,压力越大、越急,就越出乱子。但遗憾的是,不少人对这一前提却并不十分重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急中生乱”的事例并不少见,历史上我们吃“过急”的亏也最多。
  由此可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的领导者能否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把握正确、务实的发展路子,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最要紧的是领导者必须具有甘于奉献、甘当铺路石的精神。在这类地区工作,不能求一时的风光,而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各种压力,要自始至终甘于默默无闻、扎扎实实、埋头苦干。改变一个地区的贫穷落后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靠那里的领导者一任接一任地苦干的。前任要为后任铺路,要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如果能有一大批这样乐于奉献的人,一茬接一茬地为之献身,欠发达地区才有望较快地改变面貌。□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