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访谈
无锡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本土企业国际化要跨几道坎

 


  “十五”期间,无锡的制造业得以蓬勃发展,经济总量和行业门类都迅速提升,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行业起到领导地位的本土企业。但对照先进制造业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当前,无锡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仅为三分之一,且不容忽视的是,相当数量企业靠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能源,承受了环境污染,换来低质量的粗放式发展,这必将极大地阻碍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鼓励发展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高档纺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其中纺织、机械等均为本埠历史悠久的基础工业。 
  毋庸置疑,适应现代发展要求,传统产业应不断优化结构,实现升级换代,跻身先进制造业行列,加速与国际接轨。 
  那么,本土企业国际化,到底要跨几道“坎”?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对此展开了讨论。 
    “人!”薄铸栋代表在接受采访中一语中的。他介绍说,作为无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中一大知名企业,华光轿车附件公司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发展至今,销售收入已从几十万元增至今年的3.1亿元左右,平均每年增速达30%以上。企业当年完全国产化,着眼为国内上汽等企业配套。而从这两年起,开始融入全球采购系统,如今50%的增量来自国际市场。企业断然决策,今后几年将完成“国产化”到“国际化”的转变。一字之差,却带来了企业发展战略、操作及管理模式的“脱胎换骨”,此间,人才所受冲击首当其要。 
    “会语言,懂技术,而思维方式不转变,不融入国际文化背景,这样的人才在本土企业迈向国际中仍派不上用处!”薄铸栋讲了一件事,企业派往日本培训的一名物流经理,日方给他一周时间做一个垃圾箱的设计。这名经理当即傻了,这么简单的活一天就足够了。当他精雕细琢拿出设计图时,日方却马上否定了。根据指点,此后他花了两天时间观察人们扔垃圾的姿势、时间、角度等等,再用两天思考如何改进,最终方案出台后一次通过。“人的观念一定要转,按本土企业原有模式思考肯定行不通!”人变了,方能带来一系列的转变,本土企业才能迈开大步追赶世界。吴惠明代表告诉记者,一些外商到纺织企业验厂,不看车间、不看厂房,看的是职工宿舍、食堂,看厕所甚至细致到几个蹲位等等,“对人关注了,方能对产品负责!”这是对方的理念,企业唯有适应并接受这样的文化背景,才能立足国际市场。严奇代表指出,除人才、观念之外,管理流程的不到位也是本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软肋”。产量已跃居全球汽轮机叶片老大的透平叶片有限公司,外销量从最初的2%已增至今年的18%,向外拓展步履稳健。严奇介绍,以前生产国内市场产品需要20道工序,且每道工序不可能完全到位,但现在接国外订单,同样一件产品却需要30道工序,且每道工序必须百分百到位,“掌控管理流程的能力,本土企业也必须好好锻打才行!”(记者姚小)

 
【 字体: 】【打印此页】【顶部】【关闭
 
版权所有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电子邮件:wxrd_jsjs@hotmail.com 联系电话:0510-85012805
网络支持:无锡移动  技术支持:无锡泰得利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