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总第178期

有一种腐败叫“跑项目”等8则

有一种腐败叫“跑项目”等8则

时间:2008-03-18 15:5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有一种腐败叫“跑项目”
  《羊城晚报》1月14日发表评论指出,“跑下来一个项目,倒了一批干部”的现象,表明“跑项目”对项目相关官员的腐蚀不能小觑。
  由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项目大都采取先由下级逐级上报,经上级有关部门审定后敲定。具体到某个县某个项目能不能定下来,什么时候实施,全由上级权威部门的有权人物说了算。所谓“跑项目”,就是通过与上级有关部门有关人员正面接触,“联络感情”,让他们替某个项目“说话”。要“跑”就要花钱。钱从哪里来?自然是从项目资金中扣除。
  领导要政绩,就得上项目,要想上项目就得“跑”,否则,被别人“跑”走了。于是大家都去“跑”。最终项目给谁,就看谁“够意思”、谁“最讲感情”。小到吃喝一顿或送土特产,大到送红包或古董,最近据说已经发展到返还多少个点了。
“跑项目”不仅仅是给“上头人”一些好处。“跑项目”开支全凭“跑”的人说了算,报大报小无法约束。于是,一些人借“跑项目”大肆贪污项目资金。有的地方为了“规范”“跑项目”开支,不得不规定开支比例,特许设小金库。“跑项目”开支比例也像物价一样逐年见涨。“跑项目”于是成了一个腐败黑洞。

  警惕官场酒文化泛滥
  《人民论坛》第3期刊登管健的文章指出,当前流行风靡的官场酒文化,是一种不正常的官场生态,必须警惕其泛滥并腐蚀党的肌体。
  有民谣道:“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商量;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我放心。”
为什么“酒文化”在个别地方成为“考核干部”的“标准”呢?这是因为,人们认定能喝酒的人就拥有在酒桌中迅速复制关系的能力,越能喝则能力越强。而那些能喝者除了拥有拉关系的能力外,还具备了为领导挡酒的能力,在现代社会这种举动已然就是“为领导两肋插刀”了。
  更可怕的是,官场酒文化成了擅权作为的杀手锏。原则和规矩成了摆设,喝酒的能量倒成了“杀手锏”。许多资金是靠酒灌出来的,选人用人要“考核”酒量,“酒场就是战场,酒瓶就是水平,酒风就是作风”;许多工程项目、巨额贷款,是靠酒杯攻关夺隘、打通关节拿下来的,“杯子一端,合同就签”。
  官场酒文化,无限泛滥下去的话,谁来埋单呢?表面上看起来是公款在埋单,是单位在埋单,是国家在埋单。其实呢,酒文化背后可能促成了无数的非合理或非合法的合作与关系,结成了一些不良的契约和人情债务,那结账的可能不仅仅是公款,也许还有许多潜在的隐患。
  文章指出,当权力开始以人情和关系为连结的时候,官场的酒文化便会对民主和法治造成巨大的危害。其最恶劣的后果之一是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威信,破坏了社会政治道德风气,冷了老百姓的心。

  别把民生投入当成作秀的筐
  《中华工商时报》1月30日刊登慎海雄的文章说,日前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一位负责人针对时下有些地方把诸如基础设施建设之类都纳入“民生投入”的现象提出批评,认为民生投入首先应该解决的是老百姓基本生活生产需求,决不能把政府那些重大建设项目、甚至技术改造等笼统冠以“民生”的名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对照这一要求,各级政府在什么是民生、应该怎样投入等问题上就不该再出现这样那样的曲解,更不该有任何“秀”的心态与“政绩观”的动机作祟其中。各级领导干部在这样的原则问题上必须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容许搞任何花架子甚至阳奉阴违、我行我素。

  莫让热线“凉”了民心
据《经济参考报》1月30日报道,眼下正值春运,受雨雪天气影响,不少地方高速公路实行管制,由此造成乘坐火车出行的人数骤增。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即使天气寒冷,不少人仍选择到车站排队购票。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网友知道有电话订票的方式,但几乎不使用,即使少数使用过电话订票的,也鲜有成功的经历。
  事实上,电话难打并非是购买火车票时才有的现象。
  针对银行、通信、交通、便民等行业的热线服务质量,有媒体此前曾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进行过测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电话都存在人工服务很难接通的问题,如银行热线平均需要60秒。而银行、商业、通信等行业服务电话中,均存在10秒至20秒不等的广告宣传时间,强迫客户收听。另外,约九成的热线语音服务系统转接层次过多,令人晕头转向;在好不容易接通人工服务后,相当多的解答也不够耐心。
  河南省质监局高级工程师杜建国表示,与迅速发展的服务热线相比,一方面政府、相关机构对公益电话的公益性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管理上也存在空白地带,从而造成电话难打局面。“对此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管,不能让民生热线‘凉’了民心。”杜建国说。

  平民的尊严
  看浙江卫视的特别节目《中国大使》,其中驻法国大使赵进军无意中讲到了这样一个细节:2004年1月27日是中法建交40周年纪念日,胡锦涛主席应邀在法国国民议会中心发表演讲,这是第一个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表演讲的亚洲国家元首。可想而知这是多么重大而严肃的事情。头天晚上,赵进军对法国的议长提出去国民议会中心打个前站,实地看看演讲的场地。谁知议长居然爱莫能助,原因是已经是下班时间,管钥匙的人早回家了。
  对于这一细节,我曾请教有过法国留学背景的朋友,得知原来欧洲人普遍很看重属于个人的时间,别说议长,就是总统都不可能随便使唤得了一个雇员。那么,难道雇员就不怕上司找借口炒掉自己吗?答案很简单,在有着严格《劳工法》保护的法国,没有一个上司敢无缘无故炒下属的鱿鱼,除非他不在乎官司缠身。
  一个强大的现代文明的国度不可能由一群感恩戴德的“臣民”和“子民”构成,换一句话说,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有尊严,其实就看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中的每一个平民是否拥有尊严。(魏剑美)

  耐得喧嚣
  耐得住寂寞,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但我要说,还要耐得住喧嚣,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从喧嚣开始的。
  先是母亲生产时的呻吟与呐喊,然后便是我们自己的嚎哭问世,接着便是在父母、师长、前辈的呵斥训导的“喧嚣”中渐渐长大。人的一生,自己接受着别人的喧嚣,同时也喧嚣着别人。
  耐得喧嚣,其实是要耐得了那些莫名的指责、无由的诽谤、恶意的嫉妒;是要耐得了那些狭隘的观念、因袭的势力、偏执的障碍;如此,任凭风雨坎坷都将奈何不了你,你将能够从容地走自己认定的道路。
耐得喧嚣,也是耐得住另一种寂寞。
  耐得喧嚣,还需要耐得了那些有求的阿谀、廉价的吹捧、阴险的奉承;耐得了那些无知的聒噪、浅薄的钦佩、狂热的崇拜。知己知彼,不狂不馁,仔细地找准自己生命的坐标,扳桨摇橹向着人生理想的彼岸努力划去。
我们要耐得人世的喧嚣,更需要时时反省自我的膨胀与浮躁,抑制住自己对他人的喧嚣:不自以为是,不自命不凡,不苛责于人,更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持否?
  独善其身而能忍难忍之屈,责己周而待人宽,这乃是一种人生的品位。

  河南漯河:市领导亮相电视台述职据
  《人民日报》1月31日报道,河南漯河市民李晓华这一段时间成了“电视迷”:当地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他几乎一天不落。让他爱上电视的,是一个特殊的节目:市里领导上电视述职。
  “坐在摄像机前和在办公室里的感觉截然不同。”1月9日,刚作了电视述职的漯河市委常委、秘书长杨国志说。当天,漯河市委常委们在媒体监督下进行公开述职。这是去年12月100多家市直单位“一把手”在电台、电视台黄金时段亮相述职后的又一尝试,市民还可参与评议打分。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说:这样的述职活动就是“把办公室搬到群众眼皮底下”,让干部感觉责任和压力重大。
  在对这一举措予以肯定的同时,也有市民表示,官员公开述职后如何行动,才是问题的关键。让官员走下电视屏幕,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双向互动,这样的民主监督效果将更好。品位。(文 里)

  北大校长的歌声
  一个多月前,许智宏校长在北大2008年元旦晚会上,为北大学生们演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
许校长的歌唱得并不那么好,但是他那略微走调的歌声,合着他认真歌唱时抖动的白发,合着这励志向上的歌词,却让人如此感动。
  那一刻,许校长似乎不再是我们很多人仰慕的北大的校长,而只是一位可爱的、慈祥的老者。一位网友在看完视频后留言:“幸福的北大学生,我已经无缘做这样的校长的学生!”那的确可以代表很多北大之外学生的心声。这个时候,我们不是为北大心动,而是为这样的一位校长而心动。
准确地说,我们实际是被自己期待的一种理解、一种走近,竟终于在一位大学  校长的身上落实了而感动。(练玉春)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