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次会议

关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

时间:2008-07-14 16:48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市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情况,请予审议。
  历史街区(历史街坊、古镇、古村,下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近年来,市政府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无锡历史街区基本情况
  无锡现存的历史街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历史街区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无锡的历史街区主要集中在古城内外,各具特色,其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如惠山历史街区,古镇寺庙、园林密布,惠山祠堂群已经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清名桥及沿河街区,延绵数里,形成水弄堂奇观,已成为京杭大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小娄巷历史街区内仍存有大量的传统民居,保存长达百余米的备弄为无锡现存最长的传统备弄;荣巷历史街区拥有一大批兼具时代烙印和江南特色的近代建筑群,不仅数量多、做工精,且形态各异;荡口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名镇。
  (二)历史街区规模较大,有利于发挥多元效应。目前我市现存历史上较为著名且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街区有5个,保护面积为58公顷,为省内第二。惠山历史街区现存各类祠堂80余处,规划保护面积15.42公顷;清名桥及沿河历史街区以古运河为轴线,规划保护面积18.78公顷;小娄巷历史街区位于无锡老城区中心,规划保护面积1.19公顷;荣巷历史街区规划保护面积8.4公顷;荡口古镇规划保护面积8.56公顷。
  (三)一批历史街坊和古镇、古村得以保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历史街区面积必须达到1公顷以上,其中60%以上为历史建筑。在城区,我们对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但具有一定历史风貌的地块,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和控制,保留了日晖巷、淘沙巷、蔡家弄和人民路少宰第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历史街坊;在城郊,控制保护了诸多凝聚江南水乡历史风貌的古村、古镇,如严家桥古村、周新镇、黄土塘古村、玉祁老街和礼舍老街等。
  (四)历史街区分布均匀、责任明确。我市的历史街区在各区均有分布,各区政府都担负着保护重任。如南长区承担清名桥及沿河历史街区,滨湖区承担荣巷和周新镇,锡山区承担荡口名镇、严家桥、甘露古村,惠山区承担玉祁古镇、礼舍、洛社的运河历史街坊,崇安区承担小娄巷,新区承担后宅老街,北塘区承担蔡家弄,以及由市园林局承担惠山历史街区,市城市发展集团承担淘沙巷、日晖巷及古运河风貌带的保护工作。
  (五)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全市联动。去年底,杨卫泽书记在江阴、宜兴两地调研时提出,两市要用3—5年的时间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把无锡市建成国内为数不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根据杨书记的要求,目前,江阴的北大街、忠义街等,宜兴的蜀山古街、宜城东风巷、归径老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已全面启动。
  二、无锡历史街区保护情况
  全市历史街区保护工作随着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的推动不断得到加强。“十五”期间,无锡以“发掘精华资源,凸现无锡人文,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城市品位”为主线,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一批历史街区得到依法保护。清名桥古运河段、惠山历史街区规划已经省建设厅审核,修缮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其他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规划也正在推进。
  (一)抓认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2006、2007年相继召开了全市“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会议和再动员大会,把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的决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每年都开展文化遗产专题调研,特别是今年以来对我市历史街区保护工作进行了5次视察。目前,全市上下对历史街区保护的认识空前提高,各地各有关部门把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民的保护热情也空前高涨。近三年来,市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合作,联合举办了三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对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保护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保护理念有了新的提高,更形成了很好的保护氛围。
  (二)抓领导。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领导。2006年召开“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大会,向各市(县)区下达了目标责任书;此外还下发了《关于对“十一五”市文化重点工程实行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的通知》,成立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杨卫泽书记挂钩清名桥沿河历史街区的保护工程;毛小平市长、吴建选副市长、孙志亮副主席分别担任了惠山历史街区领导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原人大常委会主任郁家树挂钩联系惠山古镇保护工程;原市委副书记王咏红挂钩联系荡口古镇保护工程;原政协主席韩军担任小娄巷历史街区的挂钩联系责任领导;市委常委戴解平担任荣巷历史街区的挂钩联系领导。各市(县)区也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各项保护工作。
  (三)抓规划。为切实加强文物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控制力度,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无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市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对《无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作出决议。此外,还编制了《无锡古运河保护规划》、《无锡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和《无锡市城镇组团文物保护规划》等专项保护规划,并相继邀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云南理工大学的规划专家,编制了《清名桥沿河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荣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小娄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惠山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荡口镇保护规划》、《严家桥名村保护规划》,目前已基本完成概念方案、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四)抓政策。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多部地方政府规章、政策及实施办法。2004年市政府率先于全国制定了《无锡市历史街区保护办法》,并于2007年9月进行了修订;2006年市政府颁布了《无锡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2007年又颁布了《无锡市工业遗产普查及认定办法》、《无锡市乡土建筑普查及认定办法》等;并先后下发了《无锡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确定“十一五”市文化重点工程的通知》等,确保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有序推进。
  (五)抓重点。一是抓普查,市文广新局和市规划局通过对全市城乡的普查摸底,确定了历史街区和街坊、古镇、古村,划定核心区和保护区的范围,并明确了各街区、街坊、古镇、古村的保护责任主体。二是抓依法保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无锡不是历史文化名城,没有历史街区保护职责,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出以建筑群保护求保护的模式,如荣巷近代建筑群、小娄巷建筑群、清名桥及沿河建筑、荡口华氏建筑群由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使历史街区得到了有效保护。
  (六)抓投入。历史街区保护工作面广量大、资金需求大,为顺利推进保护工作,市政府采用了“建设新城带动街区保护”等做法来统筹解决街区保护的资金问题。如南长新城建设带动清名桥及沿河街区,河埒片区改造带动荣巷街区资金的平衡,崇安区小娄巷地块开发带动小娄巷历史街区保护的办法,基本使保护资金有来源、有保障。今年,惠山历史街区投资3亿元,着重实施龙头浜到宝善桥间8大祠堂的修复。南长区将投资3亿元历史街区进行前期保护。市城市发展集团投入巨资,正在对古运河实施环境整治和风貌恢复工作。荡口古镇也投资重点实施了“三个一”工程:“一本书”即出版《荡口史话》;“一条河”即北仓河,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石驳岸整治及义盛桥、花颜桥等5座古桥的修复;“一个景”即华氏老义庄,已完成保护修缮的主体工程。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街区保护力度不够,进展不一。在五大历史街区中,惠山和清名桥及沿河历史街区保护刚刚启动,荣巷历史街区完成了保护规划,小娄巷历史街区规划正在编制当中。要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历史街区保护任务的目标还有一定的难度。
  (二)监督工作相对滞后,地方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年国务院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市人大也已把《无锡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摆上优先立法的地位。但目前配套的一些规章还未启动,尤其是缺少相应的保护、研究和监督机构,缺乏有效的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监督,影响了依法有效保护。
  (三)历史街坊、古镇、古村的保护形势严峻。城区内有4处历史街坊由于建筑年代久远,房屋破损情况较为严重。同时,随着农村地区建设改造的快速推进,城郊的古镇、古村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此外,各级政府对历史街坊和古镇、古村保护的认识程度和工作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历史街区保护机制和体制仍未理顺。历史街区保护的资金保障、目标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完善;区级层面建设主体和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同时,土地、拆(腾)迁、公用配套、给排水、规费等辅助优惠政策还需进一步研究制定。
  四、下阶段的工作打算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下阶段,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意识,加强领导,全面重视历史街区保护。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构筑城市文化品牌的需要,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文明无锡、和谐无锡的必然选择。市政府将继续把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作为城市建设、文化建设、旅游建设重点工作,成立历史街区保护建设领导小组,把历史街区作为我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关键部分。把推动历史街区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地各部门科学发展考评体系,纳入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评价体系,作为年度考核和评比的一项重要依据。建立历史街区保护专项资金,奖励、鼓励和引导各市(县)区做好保护工作。建立无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监督所,引进人才,做好技术服务、咨询和监督等工作,保证历史街区的修复符合详规和文物修旧如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和进度,五大历史街区拟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修复,街坊、古镇、古村拟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修复。
  (二)市区联动,以区为主,全面推进历史街区保护。下阶段工作中,将进一步明确历史街区保护的责任分工,形成“全市联动、以区为主、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各市(县)区作为历史街区保护的责任主体,主要职责是进一步处理好保护与建设、资金筹措和保护主体的关系,把历史街区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成立相关和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目标要求,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尽快启动各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市规划部门作为历史街区的主要责任部门,主要职责是科学划定核心保护区、核心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年内完成无锡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各历史街区保护详规,并依法监督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市文物部门主要职责是会同规划部门建立有效的联合工作机制,积极研究每个街区、古镇、古村的文脉、资源和内涵;会同规划部门和各市(县)、区,制定一街一策的保护模式,做好历史街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市国土部门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政策,对核心保护区内的土地进行划拨,对风貌协调区的土地有条件地挂牌上市。市旅游等部门主要职责是提前介入,做好历史街区保护的开发利用方案,实现在利用中更好地保护。市公用事业、供电、园林、水利等有关部门主要承担历史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方位地支持历史街区的保护。
  (三)完善立法,建立体系,全面强化依法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和保障。下阶段工作中,将积极配合做好《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无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起草、调研工作,力争早日出台,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把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真正纳入到依法管理的轨道中。进一步抓好各项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和落实,积极深化和完善保护规划,牢固树立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理念,切实防止保护性破坏。加强督查,充分发挥规划、文管部门的工作职能,加强对街区内的重要文物的保护和监督。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代负责的态度,努力探索,积极创新,进一步把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实现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得保护,把历史街区建设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领导、专家和市民评审的精品工程,实现保护利用的多方共赢,把无锡建成名符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