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次会议

关于无锡市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无锡市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时间:2008-10-08 11:18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工作汇报    高敏    2008年10月8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2008年上半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内外不确定因素增多带来的发展困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推动优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总体上看,尽管困难比预料的大,但形势比预料的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一)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47.8亿元,可比价增长13.6%,完成计划的48.8%。
  (二)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72.8亿元,可比价增长14.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6%。
  (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7亿元,同口径增长33.7%,完成计划的54.2%。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8.6亿元,增长15.2%,完成计划的47.6%。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8.4亿元,增长24.1%,完成计划的52.3%。
  (六)进出口总额完成278.2亿美元,增长16.6%,完成计划的48.2%。
其中,出口总额完成171.8亿美元,增长31.8%,完成计划的51%。
  (七)到位注册外资完成18.72亿美元,增长4.2%,完成计划的62.4%。
  (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100元,增长12.3%,完成计划的51.2%。
  (九)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5%,控制在3.5%的目标之内。
  二、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增长平稳较快
   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1.1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6%,比去年底提高0.5个百分点。物流产业加快推进。上半年无锡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4.86万人次,同比增长19.9%;完成货邮吞吐量17780吨,同比增长105%;平均客座率和载运率均达到70%以上。江阴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8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达到4000多万吨,同比翻番。金融业运行平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64.31亿元,比年初增加587.76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3381.88亿元,比年初增加284.43亿元。中长期贷款成为我市各项贷款增加的主力,占到全部贷款增量的70%以上。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市接待境外游客超过3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园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继续保持一定增长。服务业载体建设有序推进。全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累计达到9家。省级服务业百强企业累计达到17家,总数列全省第二位。
工业增幅有所回升。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82.67亿元,增长21.4%,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电子、机械等重点行业增长20%以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化工、纺织等行业增长回落带来的总量缺口。累计工业现价产值排名前50位的骨干企业完成产值占到全市总量的41%以上,其中现价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规模效益日益显现。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上半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以上。现代高效农业面积达95.5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为45%,比去年底提高6.6个百分点。累计建成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62个,建园总面积超过30万亩。
  (二)转型发展加快推进“三谷三基地”建设加快。全市“三谷”产业上半年实现产值645亿元,增长35.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2.9%,比去年底提高1.6个百分点。“硅谷”产业优势突出,增幅超过70%,其中光伏产业始终保持了100%以上的增长,大大高于全市工业的平均水平。服务外包产业在创新突破中快速发展。全市企业登录商务部系统的接包合同金额2.69亿美元,离岸外包合同金额1.77亿美元,登录数额分别暂列全国14个基地城市、4个示范区的第二和第三位。新增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7000多人,全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总数达到近3万人。
创新驱动能力增强。高新产业加速发展。上半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9亿元,增长28.6%,占全市比重达到41.3%,比去年底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37%和36%。科技创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创”载体内涵进一步提升,载体面积累计达到396.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257家,实现营业额80.8亿元。“530”计划首批7个项目已有4个实现生产销售,第二批61个项目已有45个进入研发阶段,9个项目实现产业化,第三批计划已有412个项目进入评审阶段,呈现爆发式增长。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退城进园”力度加大。截至目前,全市116家重点搬迁调整企业中,已有50家企业完成了搬迁调整,25家企业完成了整体收购签约。一批重点关注的企业目前已基本锁定搬迁地,部分企业已进入建设推进阶段。新一轮“五小”和“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全面启动。目前已锁定一批“五小”和“三高两低”企业,将确保在今年12月31日前关停“五小”企业489家,关停“三高两低”企业54家,整改“三高两低”企业211家。加快实施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目前已实施节能及循环经济项目共计85个,总投资超过16亿元,初步估计,项目实施后至少每年可节约能源61.29万吨标准煤,节约用水1800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492吨,减排二氧化硫21000吨。
  (三)需求动力更趋协调
  投资保持适度合理增长。今年以来投资逐月增幅均保持在10%以上,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908.63亿元,增长15.2%,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快速增长。服务业投入增幅高于工业投入近31个百分点,达到35%,总量与同期工业投入水平基本相当。工业投入结构优化。上半年全市工业投入完成464.72亿元,增长4.1%,其中技改投资增长高于工业投入增长15个百分点以上。重大项目进展有序。上半年110个实施项目共完成投资190亿元,约占当年投资计划的40%。
   消费需求稳步发展。上半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8.36亿元,增长24.1%,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市月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元规模,增幅始终保持在20%以上,初步测算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各类市场集聚功能进一步放大。上半年各类市场成交总额达1500亿元左右,增长25%以上,其中亿元以上市场成交总额近1100亿元,增长30%以上。上半年我市还获授“中国不锈钢流通基地”牌子。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78.2亿美元,增长16.6%,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71.8亿美元,增长31.8%,同比回落5个百分点。
  (四)经济效益总体良好
  财政收入高位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87亿元,同口径增长33.7%,高于全省平均增幅4.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市在宏观环境趋紧、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始终保持了30%以上的较快增长,在苏南五市和全省的排位不断提升,反映出我市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工业效益有所回升。据最新统计数据,全市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217.4%,同比提高18.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21.9%、24.3%和26.1%,比1—2月增幅提高了4.2个、5.5个和4.6个百分点,呈现逐渐回升的良好态势。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1%,增幅比1—2月降低2.1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增长15.7%,增幅比1—2月降低5.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增势平稳。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00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052元,增长13.2%。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推进,10件实事40个项目全面启动,长江引水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失业率维持低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5%左右,农村调查失业率为3%左右,均低于省、市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4%左右。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城镇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超过98%,农村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87.9%。
  (五)城市功能持续提升
  城市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升。上半年全市到位注册外资18.72亿美元,已完成年度目标的62.4%。高端项目数较快增长,今年已批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项目协议注册外资同比增长近10倍。“走出去”工作取得突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40个,其中中方投资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
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大。上半年,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90以上,其中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较快,37个小康考核断面中已有31个达标,达标率为83.8%。“三城同创”工作有序推进。创建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的相关指标已经全面完成,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的38项指标中,已有23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值。治太项目扎实推进。在近期公布的国家治太方案中,我市列入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库的项目投资额占国家总体方案确定投资额的29.2%,占江苏省的55.8%,所占比例在全国各城市中最高。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一些问题需高度重视。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环境趋紧,外贸发展形势严峻,房地产业发展放缓,通货膨胀压力仍在,中小企业发展艰难,等等。对此,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正确认识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坚定不移地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集中力量破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三谷三基地”建设,重点做好华润8寸线、海力士三期、尚能太阳能等重点项目的推进和建设工作。继续落实对动漫、服务外包产业的扶持政策,建立并完善为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着力抓好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编制太湖新城金融商务集聚区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0%以上。切实推进微电子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深化落实IC和光伏两个千亿元产业规划,加快编制出台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切实破解要素瓶颈制约
  面对资金、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日益紧张的突出矛盾,加强生产要素市场动态监测预警,努力做好调度平衡工作,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要素供给。大力开展“进企业为企业服务、帮企业解难”活动。资金上,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推进银企合作,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能源上,认真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重点保障电煤供应,切实增加成品油市场供应,努力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土地上,积极向上争取“点供”指标,加快实施“退城进园”,对于6月30日以前仍未签约的搬迁调整企业,实施依法关停、严格执法、取消优惠、要素限制等措施。
  (三)全面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服务管理,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跟踪协调工作,确保重大项目年度计划达到时序进度。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加快推进拆迁与融资等前期工作。对重大产业项目,要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导向,加强项目储备,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的储备,要全力加大对“三谷”及新兴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对政府投资项目,要组织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家、省和市政府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对其项目办理手续、招投标工作和资金规范使用等方面进行稽察。
  (四)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全力防控蓝藻大规模集中暴发,确保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贯彻《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做好省第二期太湖治理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大力推进治理太湖保护水源各项工程。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确保年内所有污水处理厂完成脱氮除磷改造并投运,着力推进城区污水主次管网全覆盖,全面推进工业园区、新村小区、经济适用住房等集中居住区的雨污分流接管工作。加强调水引流力度,确保长江第二水源二期工程年内竣工投运。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进第二轮“五小”及“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工作的补充意见》(锡政发〔2008〕145号),确保年底前完成第二轮整治目标任务。
  (五)重点解决民生民富问题
  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决定》,积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新时期社会建设十大工程,努力建成和完善社会发展十大体系。积极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争年内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整合人力资源市场和建立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等四个方面实现突破。扎实做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内为民办10件实事,力争市民满意率达到95%以上。密切关注CPI上涨较快的趋势,完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力求食品、水、电、气、公交等公用事业以及医疗服务价格的相对稳定,确保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及时将城乡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工作落实到位.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