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总第184期

以民为本促发展

以民为本促发展

时间:2009-03-18 12:32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江阴的小康。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江阴市人大常委会把这个理念写进了一年一度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更把它贯穿于监督工作的实践之中。 民富为纲,家家都有好收入 早在2006年,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就加快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步伐,江阴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了江阴市政府《关于工业反哺农业、落实农民增收措施情况的报告》,建议政府要大力扶持促进农民创业,建立土地流转费的合理增长机制,发挥重点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增强农民参保意识;研究政策措施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就业积极性;逐步实现失地农民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的逐步接轨;持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2008年,江阴市人大常委会以视察“农业510工程”(10个五百亩以上生态园、10个五百亩以上蔬菜基地、10个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10个千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10个无锡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为契机,调研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勤劳致富、自立自强的良好氛围;坚持从实际出发,完善相关政策,把好事做实;统筹兼顾,着眼长远,齐抓共管促就业;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高效发展。 2008年,江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37亿元,“三资”投入农业9.5亿元,“510”工程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比例达到69%,高效农业面积达到29.2万亩,建成农业旅游点47个,江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30元,比上年度增长12.1%,连续8年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位,农民收入连续几年保持增长,家家都有好收入早已不再是一个神话。 民享为先,处处都有好心情 现在,只要天气好,江阴市南闸镇观西村84岁的莫祥生和老伴就会坐公交车到江阴中山公园听说书,下午3点再回来。自从观西村首次通公交车以来,“到城里听说书”已成为按政策能够免费乘车的莫老夫妇一大爱好。2008年,江阴新增、更新公交车100辆,建成3个公交首末站和13个镇农村客运站,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提高到15%,江阴所有行政村都已开通了公交车,自然村公交覆盖率提高到70%,农村群众出行更便捷、更经济、更舒适。而这一切与市人大常委会对公交一体化工作的持续监督是分不开的。 从2005年开始,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就开始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尤其是2008年,常委会加大工作督促力度,安排常委会会议专题审议政府公交优先战略实施情况,组织江阴市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提出公交优先发展、推进城镇公交一体化建议和意见,切实为群众出行考虑。市政府为此专门出台了我省首个《公交专用车道管理办法》,首先在澄西片开辟和改造14条城镇一体化公交线路,加快推进澄东、澄南、澄东南片城镇公交一体化进程,而如今,公交一体化的成效已让全体市民享受到了出行的乐趣。 民强为重,人人都有好身体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防止农民因病致贫的有益举措,江阴市人大常委会顺应群众意愿,大力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推进江阴市政府不断加大市镇两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门诊特殊病种救助机制,推行农村住院医疗保险补充保险,进一步提高群众受益程度,让广大农民有了放心的“靠山”。 江阴市政府积极研究和探索农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外包”的形式,“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创造出全国首创的农村医保“江阴模式”。如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100%,基金总数达到2亿元,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达到41%,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江阴市政府研究推出以六大工程为抓手,即强势推进硬件建设工程、人才培训工程、百名医生进社区工程、健康宣教工程、药品让利工程、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工程,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全面构筑惠泽全市人民的医疗服务网,让人人都享受到基本卫生服务,如今的江阴,就近、就便享受医疗服务已成为现实。 □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