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让高房价理性回归
常识:让高房价理性回归
时间:2009-09-18 16:46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最近,高房价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主流媒体上,开发商、官员、专家在争论着谁是推手;网络媒体上,网民们在质疑。看这些新闻,眼球有兴趣,心里却沉重:房价怎么成了“过山车”——跌得快,涨得更快,普通百姓买一套住房真难!
住房不同于其它生活必需品,它是百姓维持生存的物品,人们除吃、穿以外,最大需求莫过于住房。人不能不住房子,显而易见,住房(非投资房)的生活属性高于商业属性。就像粮食不能不吃,鱼翅海参有条件就吃,没条件就不吃。政府可以不管鱼翅海参,但不能不管粮食生产。所以,住房不能全甩给市场做买卖,因为市场是不完全理性的。
市场本身只讲效率,不讲公平;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效益。市场经济史早已证明,市场法则与政府干预须相辅相成,经济才会理性繁荣。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市场基础较薄弱,法制也不健全,市场的盲目性更大,因而更需要政府的调控作用。
高房价不只受市场供求影响,还受垄断的影响,垄断导致竞争不公和利益不公。最近几个月,商品房销量大增,房价却反向走高,一个原因,开发商渡过资金难关后,调整营销策略,变预售为惜售,把房子囤积在手里,做起“皇帝的女儿”;另一原因,购房者买涨不买落,在金融危机的通胀预期中,杀进房市,使得房价一路上涨。
当市场先生——“看不见的手”,不讲道理时,政府该用“看得见的手”约束它,引导它。住房解决得好的国家,都有政府在作为。最典型的新加坡,1965年独立时,贫民窟遍地,政府推行“居者有其屋”的住宅政策,建造了大量组屋。目前,有85%的老百姓住进了政府提供的廉价房,使新加坡成为居民自房率最高的国家。政府制定住宅政策的理念,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的儒家文化观,李光耀认为,老百姓有了自己的住房,才有归属感、认同感,社会才会稳定。为此,政府造了四十多年组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以后,这项惠民工程也没有中断,一以贯之。新加坡以华人为主,也经历过殖民地苦难史。中新两国的国情相似,民众的生活理念相近,新加坡政府的住房政策,值得我们审视和借鉴。
我国房地产市场繁荣多年,房价和家庭年收入之比,普遍在10倍以上,有的城市超过20倍,在世界各国,恐能雄踞前列,傲视美利坚了。国际上通行的比价是5-6倍,联合国的标准还要低,是3倍。老实说,没有老百姓收入水平作支撑的房地产市场最终是挺不住的,是泡沫,是非理性繁荣,没有可持续性。美国次贷危机和前几年日本、东南亚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就是教训,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一边是房子建了不少,空置很多,一边是大多数百姓买不起,望房兴叹。根子在博弈中,一边是强者,一边是弱者,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较量,没有开赛,输赢已经分晓。
房源是开发商高度垄断的,土地是政府绝对垄断的,造出来的房子能不贵吗?为什么农民收入低,住房却比城里人解决得好?农民有宅基地,可以自建住房。反之,农民进城打工,收入增加了,但房子也买不起了,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绝对没有提倡让城里人自己造房的意思,只是想说明,垄断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扭曲。最近,国土资源部与开发商在媒体上打起笔墨官司,一方说土地太贵,一方说只占成本23%,双方都把高房价的责任推给对方,都不愿承担自己的责任,但是他们都没有说服力,没有回答民众的疑惑,没有公布各自真实的成本和收益。
实事求是地讲,中央对经济房的建设很重视,督促之下,各地经济房的数量在增加,但这些房子大多用于拆迁户的“腾笼换鸟”,报表上的数字好看,卖给困难家庭的却不多。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经济房的建设规模和进度,相对于居民人口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民众对消费预期的盲目性,只会助长买涨心理,推动房价上涨。
最近,有些央企出手大方豪气,用国家的巨款抢购土地,造出一个又一个“地王”,把民营地产商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结果高地价拉动了房价猛涨。据专家们考证,环顾世界,还没有哪一个强国是靠房地产做成的。当前,房地产业的暴利和低技术含量,诱惑着资本拼着命也要挤进去分一杯羹。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加大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还会削弱企业发展高科技的创新动力。所以,国资委得管一管了,国企只有把主业做大做强才是正道,才叫真本事。在房地产市场不理性时,千万别去搅和,别去推波助澜。
解决住房问题,事关民众最大利益,不能靠争论,须用实打实的办法。看到好多建议,总感到多提供土地也好,开征物业税也好,并非根本之策,因为土地多了,垄断的开发商还是会变着法子造高价房;物业税对炒房虽有一定遏制,但在卖方市场,有钱人仍然要去炒作牟利。房地产市场的失灵,呼吁着政府出手:把住宅建设作为重大社会事业,尽快制定中长期规划,并且公之于众,以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同时加快经济房建设,以缓解供求矛盾。为此,地方政府首先要从土地财政的圈子里跳出来,回归本色。政府不要去调控房价,实践证明它调控不了。经济政策讲效率,社会政策讲公平,政府的职责,就是用社会政策的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当弱势群体的安居有了制度性保障,社会就会稳定。其它房子呢,卖得越贵越好,让有钱的人与开发商去讨价还价,它影响不了大局,政府也省心,不用去烦心普通房价的高低涨落,还可以坐收高档商品房的税收之利。□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