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总第186期

从1978到2008——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从1978到2008——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时间:2009-12-14 16:46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三十年前的十二月中旬,怀着不甘心与杠棒、米包打一辈子交道的我,背着170斤重的7袋大米、团子,挤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在挤得只能站着的车箱中,我思绪万千:1961年刚读杭州大学数学系二年级,因国家遭遇到“困难时期”,我也生了“浮肿病”,无奈辍学回家。为找个工作,我曾差点冻死、饿死在合肥街头。为了生存,我当上了码头装卸工,一干就是18年。
    每当夜深人静,浑身酸痛辗转难眠的时候,我总在想:“我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吗?我学的数学就只能光记录麻袋的数量和煤炭的重量吗?”
    一九七八年初,中国社队企业的引领者——无锡县的王敏生书记带领农民兴办企业的精神感召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和妻子王腊华一起办了一个小厂。为到北京承揽业务,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车。至于能不能闯出什么名堂,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就这样,忐忑不安地到了北京,却因为没有省革委的介绍信,住不进招待所,晚上没处安身,靠步行取暖来渡过漫长的冬夜。我夫妻俩从火车站走到天安门,又从天安门走到新华门。一边走,一边在担心我们的厂是否能办得下去?是不是会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就在那时,红墙内,党中央正在部署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一个多月后,传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喜讯,中国人再次改变命运的时刻到来了!我们的小厂非但没有被当作“尾巴”割掉,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迅速发展壮大。1979年,我们的产品打进了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1997年,我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跟“国际接轨”,与世界著名环保机械企业——德国琥珀公司合资,联手引领了“中国污水处理设备第二次革命”。我们制造的环保设备在国内污水厂达标升级改造、太湖治理以及北京奥运会应急水处理工程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十年的开拓奋进,我们宜兴人用心血汗水铸造了辉煌。
    就拿我们的企业来说吧。从1979年那个年产值只有80多万元的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成为实力雄厚的欧亚华都(宜兴)环保有限公司,每年能创造3个亿的产值(含BOT项目)。
    记得1980年我拿到了3000元的工资,高兴得合不拢嘴,那可算得是我有生以来的最高的收入。而那时候,农村中有的社队,一个工只值9分钱!2007年,我们厂工人平均工资近2万元,每天54.79元,涨了600倍!
    再拿环境来说吧。近几年,市政府在城镇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宜城的面貌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滨一带,我觉得那风光可以跟杭州西湖媲美,只是人文历史还未赶上杭州。前几年出差杭州,在西湖边上走累了连条坐凳都找不到。我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宜兴东九、西九一定会不亚于杭州西湖。
    生活上,三十年前的宜兴人追求的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认为那就是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而现在呢?别墅成群,手机村、电脑村经常出现在媒体上,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三十年间衣、食、住、行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们高塍镇只有一间简陋的浴室,晚上是一万多人的小镇唯一的休闲中心,女同志只能等男士洗剩下来的臭水泡一下消除一天的疲劳。而今天不但几乎家家都有卫生间,且相差几百米就有一个设施相当好的浴室可供老百姓洗澡、浴脚,尽情地享受生活。
    干部群众的关系从对立到和谐更是三十年来的巨大收获。举一个事例:那时候什么都要票,粮票、布票、油票、酒票、烟票,有两种票都是干部捷足先登的:烟票和酒票。难怪百姓用“大队干部四脚奔(飞马),公社干部二半分(大前门),苦老百姓没有份”的民谣来表达自己对干部多吃多占的意见。
    而今出现很多得民心的好干部,如山东的孔繁森、湖南的郑光裕,再如我们高塍的村民昵称为“心肝书记”的吴汝华等,都能体察民情民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深得民心,让干群关系亲如鱼水。
    回报社会,特别是关心贫困学生,是从杭州大学回乡后的心愿。从1991年起,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18年来,我把自己的工资、奖金以及子女孝敬的钱款,全部用于资助全国各地的弱势群体,资助总额220多万元,受助人数1500多人,我经常奔波在北京、吉林、甘肃、陕西、广东、安徽等10多个省市。
    我最欣慰的是收养了一对金童玉女:资助了东海见义勇为的英雄丁照前之子为干孙子,每年资助他5000元的生活和学习费用,直到他成年;深圳好人丛飞女儿为干孙女,每年资助她1万元的生活和学习费用,直到她成年。
    2008年1月份,我又把全年工资、奖金交给市民政局,作为“定向赞助”,雪灾、地震来临后我又向妻子、儿女等借了12万元左右资金支援灾区。
    在我的一生中,最难忘的有2件事:一件是1978年12月那个寒夜里在北京红墙外的踱步;一件是2008年12月跟中共中央总书记握手。没有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就没有这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也就没有我姜达敖的今天。也许,我这个挣扎在生活底层的苦力,早就被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压垮了!我能摆脱贫困和苦难,我能学以致用大展宏图,我能过上小康生活,并有能力从事公益活动扶困济危,受到各级领导的表彰和关爱,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全靠改革开放给了我机遇!□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