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总第196期

宣传民主 服务民生

宣传民主 服务民生

时间:2011-07-18 14:5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宣传民主 服务民生
——“人大之声”的特色与创新
文 / 沈 霞 林寿清

无锡市“人大之声”电视专题节目自2000年7月14日首播以来,至今已走过10个春秋,连续播出124期。2003年初,“人大之声”被评为江苏省广播电视系统的“十大名牌栏目”;历年来许多节目在省市获奖,去年还获得了全国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三等奖。市人大常委会周解清主任在“人大之声”100期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人大之声”节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人大之声”电视专题节目是我市人大工作者与新闻工作者联手开辟的人大制度宣传的新阵地,是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新载体。
“人大之声”开创了人大宣传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平台。为使“人大之声”这朵人大宣传园地中的奇葩常开不衰,我们在实践中注重把握节目特色和创新。

一、明确宗旨,凸显节目的民本特色

人大是人民的权力机关,人大的权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人大工作的落脚点是维护和保障人民权利,充分体现民意。在创办节目之初,无锡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就强调,“人大之声”的宗旨是:以人大工作为主线,围绕社会热点,宣传民主法制,推进政府工作。因此,我们始终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广泛关注民生、深入了解民情、积极代表民意作为拍摄、制作节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多年来,无锡市的每一届人大常委会都十分重视民生问题,围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很多“老百姓赞成并拥护”的事关民生问题的决议、决定。为动员老百姓参与其中,激发群众政治参与热情,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任,特别是增强老百姓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拍摄中我们注意捕捉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力促民生问题解决等工作中的闪光点,进行深度宣传。10年来,节目大多数内容都是和无锡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密切相关的民主问题。如:治理太湖水、河道清淤、整治城乡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保障食品安全、加快发展公交、职工增收、农民致富、破解停车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推进新农村建设、老新村改造、安置房建设等。围绕这些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是如何行使职权,督促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矛盾的,都先后在“人大之声”节目中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示。其中一些节目内容特别重要的、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人大着力监督的、推动政府工作取得实效的,我们有的制作上下集,有的一年中拍摄两期,有的数年连续拍摄,加大宣传力度,播出后,引起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和共鸣。有人说这档节目“很亲切”,也有人说“人大之声”“说出了我们老百姓想说的心里话”……

二、准确定位,彰显节目的传媒特色

在节目创办之前,无锡的人大宣传除一份内部刊物《代表与人民》以外,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宣传主要是应景式的会议报道,尤其是电视台,鲜有生动活泼的深度报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市人大组织新闻单位赴扬州、南通学习取经。在“学先进、找差距、谈设想”过程中,我们主动与电视台沟通并达成共识:人大和广电联手创办一个专题节目“人大之声”。当时双方商定,“人大之声”属综合性新闻板块类节目,每月一期,每期围绕一个主题,每期30分钟,大容量、全方位地宣传报道人大在一段时期内关注的问题、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节目围绕人大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宣传,使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了具体的深入的了解和认同;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推进政府工作取得的效果有了实实在在的感知和认识;对于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反映民意、为政府建言献策的履职情况,有了更深入广泛的了解。很多观众在提高认识的同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人大之声”节目力度大、影响大、作用大,充分显示了电视传媒的宣传特色和威力。对此,无锡市委宣传部部长也予以充分的肯定,称“人大之声”电视专题节目“为人大工作扬先声,为舆论监督鼓与呼”。在“人大之声”开播三周年的纪念座谈会上,时任无锡市副市长的王咏红深情地说,“人大之声”是一个关注民生的节目,是一个关注改革发展的节目,是一个关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节目,是我们政府工作人员的良师益友。她表示,政府对“人大之声”所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人大之声”提出的建议要积极采纳,对“人大之声”的舆论监督要自觉接受。10年来,“人大之声”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也在省内外人大同仁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三、突出主题,展示节目的品位特色

在“人大之声”的策划、拍摄和制作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围绕市委工作的大局,围绕人大工作的重点,将社会生活的热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人大着力推动政府工作的难点问题,作为每期节目的主要内容,使节目既有高度深度,又贴近百姓生活。
突出宣传“党委决策和支持的”重大决定和活动。我们注意超前思考,跟踪把握和领会不同时期的党委重大决策意图,并将其渗透到“人大之声”节目宣传之中。如根据市委“对口支援灾区恢复重建”的号召,去年2-3月,市人大常委会动员和组织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开展“献爱心、援灾区、作奉献”活动,短短一个月就筹集了690万元,全部投向灾区重建。对此,我们制作了题为“人大代表情系灾区重建”的专题节目,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人大代表关爱灾区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风貌。去年7月6日至12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开展了市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见面周”活动,我们及时跟踪拍摄了“‘见面周’架起‘连心桥’”的专题节目,为观众提供了新鲜、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见面周”活动信息,拉近了人大同人民群众的距离。近年来,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抓转型、促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我们拍摄播出了“凝心聚力促发展”、“着力推进经济转型”等12期关于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专题节目,充分展现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在转型、发展中的成功实践和突出贡献。
突出宣传人大依法行使职权。10年来,我们注重围绕代表议案、重点建议办理,围绕人大常委会决定、决议的贯彻落实,围绕事关无锡市长远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等寻找突破点,进行重点宣传。如:为推进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抓紧治理太湖无锡水域污染的议案决议、关于加快清除城乡河道积淤议案的决议、关于加强食品卫生安全议案的决议、关于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决定、关于保护惠山青龙山的决定等决议决定的贯彻实施,我们精心拍摄播出了“让太湖水清起来”、“打好清淤攻坚战”、“让锡城天空更蓝”、“食品安全民心所系”、“为失地农民撑起保护伞”等很多针对性、时效性较强的专题节目,充分展示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的功能、功力与功效。针对一些影响大、阻力大、投入大,短期难见效的大事要事,我们采取持续跟踪宣传报道的形式,使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舆论监督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从而增强了监督效果。如“重点文物 重在保护”节目播出后,有关部门的领导多次来电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并针对节目中反映的问题作出积极回应。无锡水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是人大常委会的监督重点,但同时又是市政府推进落实的工作难点,为配合推进这项工作,我们制作播出了“构筑饮用水安全屏障”、“打响截污纳管攻坚战”、“协力保护母亲湖”等15期相关内容的专题节目,对无锡水环境治理进行了立体式、全方位、持续性的宣传,从而有力地营造了“保护母亲湖,人人有责”的舆论环境。
突出宣传基层人大工作经验和人大代表风采。长期以来,为总结推广基层人大工作经验,宣传基层人大代表事迹,我们重视拍摄基层人大的工作亮点和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经验,坚持贴近代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用代表们的履职身影和喜闻乐见的语言来传递信息。我们经常组织“人大之声”节目组深入基层实地采访,采集有分量、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各种影像素材,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先后拍摄播出了“代表人民行使好国家权力”、“为人民行使好代表职权”、“县级人大与时俱进”、“乡级人大作用大”、“女代表风采”等18期宣传基层人大工作、展示代表履职风采的专题节目,为基层人大工作和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支持,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代表的履职热情。

四、凝智聚力,突出节目的合办特色

办好“人大之声”专题节目,不仅是人大的事,也是党委宣传部门的事;不仅是研究室和拍摄组的事,也是人大机关各工作机构的事;不仅关系到 “一府两院”工作的公开透明,也关系到各级人大代表和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际运用。为此,从制作到播出“人大之声”,我们都十分注重争取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这也是“人大之声”越办越好的重要原因。
一是得益于有关领导和党委宣传部门的支持。2000年节目创办之初,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在常委会领导的支持下,在与市广电局以及电视新闻中心(现在称新闻综合频道)多次酝酿、并报经主任会议同意后,决定从当年下半年起,与市电视新闻中心联合开办“人大之声”电视专题节目。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市委宣传部门、广电集团及有关领导节目非常关注。市人大每年都要以召开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与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广电集团领导共同商讨“人大之声”相关工作。市委宣传部王立人部长要求市广电局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人大之声”节目,组织精兵强将,把这档节目办精办优,向全国优秀名牌栏目冲击。10年来,正是在有关领导的关心和广电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由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记者和主持人组成的“人大之声”拍摄组越来越充满活力。
二是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室)、“一府两院”有关部门的支持。每一期节目拍摄前,我们根据节目涉及内容的不同要求,事先与人大相关工委或“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收集资料,共同商定采访、拍摄的内容、时间、地点和采访对象。同时,人大相关工委和“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也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人大之声”的采访拍摄工作。为确保节目质量,每期节目播出前,我们都要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参加节目的会审。
三是得益于基层人大的支持。为了使节目更贴近基层、贴近百姓,我们经常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根据节目主题,由县、乡两级人大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提供拍摄素材,齐心协力办好 “人大之声”节目。
四是得益于各级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为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充分反映代表和群众的呼声,我们每期节目都要采访部分人大代表,由代表围绕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同时,也随机采访城乡普通百姓。近年来,很多节目播出后,我们收到了许多人大代表或人民群众关于这个节目的来电、来信,有对节目内容表示称赞和欢迎的,有为改进节目、提高节目质量和收视率出谋划策的,有进一步反映、呼吁相关民生问题的,同时,还有政府部门主动针对节目中反映的问题、代表和群众的呼声所作出的回应。部分人大代表还就“人大之声”节目播出时间和频次专门提出建议。如市人大代表丁坚针对目前“人大之声”节目晚上10点多首播时间太晚、播出频次少等问题在人代会提出建议,呼吁调整节目首播时段,并增加播出频道。目前,该建议得到了市广电局领导的重视,已列入明年节目调整的计划。
此外,为提高“人大之声”节目的质量和水平,我们还经常与扬州、盐城等兄弟城市切磋、交流相关工作经验,并组织节目组成员先后赴广州、深圳、厦门、福州等市学习取经,不断取长补短,改进提高。
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践,“人大之声”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深深扎下了根,受众面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加深。随着明年节目的时长和播出时段的调整,我们将与电视台联手,紧紧围绕常委会的工作重点,超前谋划、大胆创新,使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紧随时代,既突出政治性、法律性和人民性,又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真正让“人大之声”越来越响亮! □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