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总第197期

人民不会忘记他—— 我与蔡定剑先生的一面之缘

人民不会忘记他—— 我与蔡定剑先生的一面之缘

时间:2011-07-18 15:0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近日读报,惊悉: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蔡定剑先生,因患癌症于11月22日凌晨永远停止了呼吸。他在人间只度过了54个春秋,老天是如此的不公,他还有多少工作要做啊!网上,有许多人写文章悼念他。
  他是一个学者型干部,原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工作。2004年,在全国人大机关已担任副局长的他,弃政从教,专门从事宪法教育与研究,成为我国著名的宪法学教授。我与他,曾有一面之缘。虽然相隔23年,但“蔡定剑”这个名字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至今记忆犹新。
  1987年8月,我从《无锡县报》社调到无锡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当秘书。10月14日下午,办公室主任给我安排了一项特殊任务:明后两天,陪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的3位干部下乡调研。他们当天已经到达无锡,住在县招待所。第二天早上,我根据房间号,找到了他们。他们是3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对我很热情,他们作自我介绍,发名片给我。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蔡定剑、张振高和苑立强。蔡定剑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三十来岁的他戴着一副眼镜。他们这次调查的课题是关于村(原来称“大队”)一级的组织与民主管理。他对我说,上面已经搞了一个关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草案,但对这个草案,意见不尽一致。因此,到基层来调查,想听听基层干部和农民是怎么看的。当日,由民政部门派车,县民政局副局长姚嘉炳一起参加调查。我们调查的第一站是雪浪乡。在周乡长的陪同下,调查组一行直奔陶墅村。天公不作美,秋雨霏霏,下个不停。在陶墅村的办公室里,村党支部书记杨勤清,还有一个姓朱的副书记(女同志)已经在那里恭候,参加座谈会的人一共有六七个,其中有几个是村民小组长。说明来意后,座谈会就开始了。蔡定剑他们三人相继发问。主要是围绕村民对村民自治的看法、村民能不能搞好自治、目前村里民主管理的状况等问题。会议气氛很活跃,会场里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蔡定剑他们三人,一边提问题,一边不停地记录。下午,雨还在下。调查组来到该乡的另一个村——进溪村调查。村里的负责人董炳华等人参加了座谈。大家也是开门见山,畅所欲言。
  第二天,根据调查组的要求,到江阴市调查。我把他们先带到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由人大办副主任李德和以及江阴市民政局薛副局长陪同,直接去华士镇。镇长钱泉川是一名部队转业干部。上午,因为时间已经不多,就在镇里与几个干部随便座谈,了解一些相关情况。下午,我们到华西村。由于蔡定剑他们还是第一次到华西,因此,先安排他们在华西转了一圈,冒雨参观了农田、农民公园和华西宾馆,然后开座谈会。座谈会开得非常热烈,大家各抒己见,毫无保留。我看蔡定剑他们都面带笑容,露出满意的神色。座谈会一直开到五点多钟,当我们回到招待所吃晚饭时已经六点多钟了,潇潇秋雨还在下。
  第三天上午,他们就回北京了。临别时,他们再三表示感谢,并热情邀请我,如去北京一定去找他们。
  在那次调查之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正式公布实施了。现在才知道那次调查的一些背景:1987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草案)》在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进行了审议,因不少代表提出质疑,彭真委员长专门指示对该法的可行性和代表们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接受任务后,蔡定剑和他的同事们奔赴各地农村,直接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村民自治是完全可行的。他们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向彭真委员长提交了一份高水平的调查报告。1987年11月召开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蔡定剑等人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很大反响,委员们第一次看到从实践调查中得来的论证报告,感到十分可信。彭真委员长也称赞这个调查报告写得好。会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顺利通过。1998年11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经修改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去掉了“试行”两字。蔡定剑为这部法律的通过和实施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的名片我一直珍藏着,但因搬了几次家,就不容易找到了。我曾两次到过全国人大办公厅,都因时间太紧,没能去看望他们,与他们失之交臂。而今,蔡教授已经归西,阴阳两隔,留下无尽的遗憾。
  生前,他作为一名宪法学家和宪政学者,关注宪法的全面实施,致力于社会的公平、公正。他关注民生,反对就业歧视,关注《城市拆迁条例》的修改,为拆迁过程中政府损害公民利益的情况而大声疾呼。他为了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宪政民主是我们一代人的使命”。他自身所体现的骨气和正气,那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当代诗人臧克家在一首诗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蔡定剑教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人民不会忘记他,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特赋诗一首《悼蔡定剑教授》:

执手相识太湖畔,
英俊潇洒一青年。
肩担使命下基层,
步履匆匆忙调研。

江南秋雨细如烟,
道路泥泞举步艰。
陶墅华西留脚印,
细听村民吐真言。

致力宪政数十年,
一身正气执教鞭。
鞠躬尽瘁福黎民,
居功至伟高泰山。

英年早逝天无眼,
积劳成疾万民叹。
道德文章后人读,
百姓常念蔡定剑。□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