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次会议

关于我市商品市场建设管理工作的评议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商品市场建设管理工作的评议调研报告

时间:2011-11-20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评议无锡市商务局商品市场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评议小组听取了市商务局的工作汇报,召开了市人大代表、政府相关部门、市场协会及重点市场负责人参加的5次座谈会,实地到青山农贸市场、好艺家市场和新世界国际纺织城调研,听取社会各界对我市商品市场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至9月底,评议调研阶段工作顺利结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我市商品市场建设管理工作的总体评价
  “十一五”以来,我市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门类齐全、专业集约化趋向明显的商品市场体系。
  一是市场交易规模和容量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412家,其中亿元市场64家,摊位数47682个,市场成交额3129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37倍。
  二是重点市场集群初具规模。形成了金属材料、建材装饰、日用工业品、不锈钢、蔬菜副食品等市场集群,其中如广益装饰城汇集了近10家家居建材市场,超百家家居创意设计企业,市场集聚效应明显,已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市场群之一。市场集群集聚了各类生产生活要素,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带动了金融、通讯、餐饮、租赁、加工、仓储、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农产品市场改造提升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市共有64家农贸市场完成商场化改造,投入资金950万元,通过硬件改造、管理提升,居民购物环境有所改善,安全卫生条件也得到进一步保障。朝阳农副产品市场、天鹏食品城、粮食物流中心等重要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显示出较强的区域辐射功能。
  四是公共服务和诚信体系加快建立。着力推进了肉菜流通溯源体系建设,建立起具备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流通领域市场监管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市场、诚信经营市场活动,全市已有星级文明市场131个,其中五星级12个、4星级32个、3星级67个、2星级20个,市场的诚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五是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为适应我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无锡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作为其配套的《无锡市设立商品交易市场论证(听证)办法》也于7月施行。为强化市场的规划与引导,已编制完成《无锡市商品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农贸市场布局专项规划》也在制定过程中。
  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市商品市场建设快速推进,成效明显,对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城市功能、增加就业、增加税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商务局作为我市商品市场建设管理的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商品市场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努力调控市场建设和提升农产品市场,切实推进商品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和诚信平台建设,较好地发挥了政府职能作用,社会各方面对商务部门的工作总体给予肯定。
  二、我市商品市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市商品市场建设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进步,但也面临一些突出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存在布点盲目,发展无序,同质同类过度竞争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市场建设中同类市场低水平且大规模重复投入的现象相当突出。新世界国际轻纺城和东方国际轻纺城,两个市场相距不到5公里,均占地近千亩,几乎同时建设,品种和业态趋同,结果造成有场无市,经营者投诉不断。近年来两个市场虽都在努力转型调整,但至今收效甚微,亏损严重,前景堪忧。令人担忧的是,类似情形不是个例,在金属材料、装饰装璜材料、电子数码、汽车及配件等多个行业的市场建设上,仍呈延续之势,已经建成的、正在建设的、规划之中的,规模一个超过一个,已处于严重饱和状态。
  2.用“房地产模式”运作市场建设的情况仍较突出。有不少市场开办者并不是专业搞市场的,而是房地产开发商,他们举办市场的目的不是投资商业,而是获取房地产收益。他们将营业房分割成产权式独立商铺销售,从而把投资风险转嫁给众多购买商铺的个人和提供贷款的银行。在这种模式下,开发商卖出一定量商铺,就能收回成本赚钱,市场办好办不好与其关系不大,因而投资商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去做好市场的经营管理工作。这种运作模式不但推升了地产泡沫,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而且给社会稳定埋下隐患。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最近一批外地商人,以在我市办市场为名,套取银行巨额贷款,拿到外地去放高利贷,给我市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应予高度关注。
  3.缺少规模型、龙头型市场,集散功能和辐射力不强。主要原因是缺少同产业链的配合,缺少产品大户和营销大户,缺少对市场大品牌的引入和对地方品牌的培育,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我市共10个百亿元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东方钢材城年成交额也只有250亿元,与苏州的东方丝绸市场、常熟招商城那样年成交额分别达到711亿和653亿的超大规模新型大市场比,市场辐射力与竞争力都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常州、湖州等周边城市一批大市场的兴起,我市的市场辐射力还将受到更大制约。
  4.农贸市场建设管理严重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农贸市场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将会长期存在下去。我市是江苏推进农贸市场从马路市场到室内市场并进行商场化改造最早的城市,但近几年来,软硬件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整体水平明显落后于周边城市。主要原因是,市区多数农贸市场已转制为民营,公共投入严重不足,而民营业主既缺少资金,也缺乏投入的动力。部分农贸市场受城市拆迁影响,人流明显减少,经营效益严重下滑。农贸市场的规划布局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功能配套也不到位。原有的农贸市场往往地处老街区,人员拥挤,道路堵塞;而近几年形成的新的居民聚居区又缺少农贸市场,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相关政府部门在日常管理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监督管理难以到位,造成马路市场、无证摊贩屡禁不止,对场内合法经营造成较大冲击,食品安全堪忧。
  5.交易方式落后,市场创新不够,市场功能不够健全。电子商务已经在现代商品交易市场中广泛应用。目前开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的市场常熟就有24个,苏州东方丝绸50%以上是网上交易,辐射直至国际市场。而我市开展电子商务的还只有4个,大多数市场仍主要采取摊位式、商铺式现货交易方式。许多市场配套设施不全,物流配送、加工包装、商品检测、信息服务、营销展示、配套服务乃至交通、停车、餐饮住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缺憾,市场的品牌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也不高,严重制约市场功能的发挥。
  出现上述问题,从政府调控引导和管理方面分析,大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规划严重滞后。历届政府对市场建设都有过规划,但缺少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没有形成清晰、合理、有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因而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不够,与城市发展的实际脱节。与此同时,对规划的执行也缺乏严肃性,往往受短期利益和个人意志的驱动,规划说变就变。这是市场发展无序、布局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二是政府调控不到位。在商务局组建之前,市本级长期缺少强有力的市场建设管理专职调控机构,而市场建设指导委员会又是临时机构,形同虚设,导致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缺位。国家对行政许可制度进行改革后,原来的市场登记已经取消,但新的调控办法迟迟没有形成。市区分块开发建设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但全市本是一盘棋,市一级调控缺失,该集中的权限没有集中,该统一的规划没有统一,是市场发展无序、布局混乱的重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论证,今年出台了《无锡市商品市场建设管理条例》,对市场的规划、建设、设立、经营及相关管理活动进行了明确规范,但由于刚刚施行,配套实施办法目前也只有《无锡市设立商品交易市场论证(听证)办法》,因此新条例所规定的政府调控办法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三是市场管理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涉及市场监管的政府职能部门很多,但责任划分不科学,职责交叉和职责缺位同时存在,相互关系错综复杂,这是市场监管软弱涣散和市场假冒伪劣等混乱现象屡禁不绝的深层次原因。与此同时,我市近几年的市场发展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标准、规则、规范等市场软件建设严重滞后。市场经济离不开市场主体的自治、自律,但我市行业协会的培育相当薄弱,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推进我市商品市场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深刻领会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党代会报告对未来五年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行了科学规划,明确提出现代服务业是无锡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培育壮大服务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并指出,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上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业品牌,全面提升服务业集聚区的专业化、特色化水平。党代会报告明确了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指明了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品交易市场,五年中应当有一个大的发展和质的提升。我们要充分认识商品交易市场对我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因地制宜,依托产业,重点打造有地方产业支撑的特色专业市场,增强市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实现市场发展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促进我市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从科学规划发展入手,强化政府对市场建设的宏观调控。规划是市场建设的龙头和依据,有什么样的规划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模式和发展趋势。要按照市十二次党代会指明的方向,本着“政府引导、社会合力、市场运作”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全市范围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用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布局。规划要有权威性、严肃性,规划的制定、执行和变更都要依法办事。对《无锡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所规定的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责和程序,应抓紧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使之尽快落到实处,避免盲目布局、无序发展、浪费资源的现象再现。对已经形成的 “空壳市场”和布点不合理的市场,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做过细工作,使其优化整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加强改革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商品市场全面转型升级。首先,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增强品牌兴市意识,积极引导市场举办者实施品牌战略,有计划地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大生产商、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入场经营,通过他们的规范化经营带动我市商品交易市场的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本地市场品牌的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创造特色品牌,支持和推动他们注册商标,打入外地市场,走向全国,形成总部在无锡的著名集团型、连锁型流通企业。其次,要引导市场主体改革交易方式,转变经营业态,改变以摆摊设位、钱货现场交易为主的传统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广合同订货、专卖代理、会展交易、物流配送、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增强市场的集散和辐射功能。要加强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支持商品交易市场做大做优做强。第三,大力推进市场标准化建设。商品交易市场要提升层次,就必须规范化发展,并形成相应的标准。要加紧制定涵盖市场开办者、市场经营者、市场监管者的行为规范,重点抓好市场主体和商品的准入,建设诚信体系,实行商品交易市场的标准化管理。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在市场标准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市场标准真正成为市场参与各方的共识和自觉遵守的规范,起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作用。
  (四)加强引导扶持,加快改造提升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密切关系民生,也关系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农产品市场的改造提升列入“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重点加以推进。要合理规划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的布局,明确市场建设标准,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整合一批”的目标任务,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农产品市场改造提升的扶持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入、补贴奖励、税费减免等办法,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产品市场建设的积极性。要认真执行《无锡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经营管理不善、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协议收购或者产权置换。”各级政府要制定回购和置换产权的具体办法,确保农产品市场改造提升的顺利推进。时间安排要从紧,争取尽快取得突破,在全市建立起领先于周边城市、受老百姓欢迎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