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报告
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无锡市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市财政局局长  魏 多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无锡市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市政协委员和其他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15亿元,增长20.1%,完成调整预算的100.1%;全市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582.4亿元,增长19.2%,完成调整预算的108.1%。
    2011年市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0.4亿元,增长20.8%,市区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77.5亿元,增长20.6%;江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3.4亿元,增长17.3%,江阴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30亿元,增长12.2%;宜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2亿元,增长22.7%,宜兴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74.9亿元,增长24.8%。
    市区一般预算收入的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25%地方留成部分54.8亿元,增长6.8%;营业税84.3亿元,增长12.6%;企业所得税40%地方留成部分60.8亿元,增长28.8%;个人所得税40%地方留成部分23.8亿元,增长23.7%;城市维护建设税22.5亿元,增长63.4%;房产税11.6亿元,增长29.2%;印花税6.2亿元,增长14.2%;城镇土地使用税9.2亿元,增长2.9%;土地增值税21亿元,增长19%;车船税1.6亿元,增长19.9%;耕地占用税2.3亿元,下降31.6%;契税21.4亿元,下降18.7 %。 
    二、2011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在中共无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预算任务。
    按现行财政体制,市本级财力性收入由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形成的财力、区级共享收入分成、体制补助收入等三部分构成。2011年市本级财力性收入预计为129.8亿元(扣除转移支付区级财力8.1亿元,地方债转贷资金1.7亿元后,同口径财力为12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形成的财力为52.6亿元,区级共享收入分成46.3亿元,体制补助收入30.9亿元。加上上年结转14.4亿元,上级追加15亿元,上年净结余0.7亿元,调入资金0.7亿元,总来源预计为160.6亿元;2011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预计为146.5亿元(其中:本级列支138.4亿元,比2010年实绩增长18.1%,下达区级指标8.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3.4亿元,全年收支平衡,净结余0.7亿元。
    2011年市本级安排一般预算支出138.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数124.3亿元的111.4%,比2010年实绩增长18.1%,主要项目完成调整预算及比2010年实绩增长情况预计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32.6%,增长2.9%。
    (2)公共安全支出11.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37%,增长 0.9%。
    (3)教育支出13.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29.3%,增长27.7%。
    (4)科学技术支出4.9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1.8%,增长45.2%。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4亿元,同口径为调整预算的107.3%,增长34.8%。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16.8%,增长19.5%。
    (7)医疗卫生支出11.3亿元,同口径为调整预算的122.8%,增长18.3%。
    (8)节能环保支出11.9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4%,增长 36.3%。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6.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7.6%,增长18.4%。
    (10)农林水事务支出5.4亿元,同口径为调整预算的122.9%,增长19.3%。
    (11)交通运输支出6.6亿元,同口径为调整预算的125%,增长25.2%。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14.5%,增长1.5%。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833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2.5%,增长29.3%。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39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 123.7%,增长20.3%。
    (15)住房保障支出4.3亿元,同口径为调整预算的101.6%,增长71.9%。
    (16)国债事务支出2.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2.7%,增长 17.6%。
    (17)其他支出8.4亿元,同口径为调整预算的100.4%,增长1.0%。
    三、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市坚持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实施“一个纲要”、“五个行动计划”和构筑“八大体系”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以赴保增长、促转型,坚持不懈调结构、惠民生,在攻坚克难中保持了财政经济的平稳运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目标任务。
    (一)积极“转思路、强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实现增长
    2011年,财政部门积极应对外部形势变化,充分履行综合管理职能,抢前抓早,超前谋划,推动征管思路转变。通过调整收入报表口径、改革征管考核办法、建设财税评估体系、严格管理预算级次,多措并举,调动征管部门和区域板块的力量,挖掘政府资源性收入潜力,确保财政收入组织工作逐步走上了“增速和质量兼顾、规模与结构并重”的良性发展道路。2011年,我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5亿元,增长20.1%,全面超额完成了20%的人代会收入调整目标和15%的市政府工作目标。
    (二)突出“调政策、优措施”,助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着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重点保障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工业转型、服务业提升以及产业共性平台建设等工作。全年拨付市本级产业扶持资金8亿元以上,向上争取国家物联网专项资金、省物联网中心建设资金、省创投引导基金等6亿元以上。特别是去年四季度以来,财政部门全力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大企业政策扶持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意见》中提出的十四条政策,及时配套出台了《无锡市近期加大企业政策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有效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投入、增产增收,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增添动力。
    落实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实现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市的全覆盖。通过涉农奖励补偿资金带动涉农贷款年内新增逾70亿元,同比增长100%。运用风险补偿和投资奖励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项目及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创投资金的支持,通过财政资金来引导、带动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弥补市场不足,扶持中小企业成长。
    发挥政府采购在激励自主创新、支持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功能和作用,不断提高绿色采购份额。制定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试行办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三)全力“解民忧、惠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居民基础养老金、征地补偿性养老金和尊老金等提标扩面,各项标准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试点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市区财政共审核拨付各区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2.8亿元,惠及下岗失业人员21.9万人次。实行城乡一体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参保人员政府补助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将所有未享受一次性丧葬补贴的居民全部纳入殡葬服务减免。及时启动困难群众物价补贴机制,发放物价补贴1400万元,实现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水平挂钩联动。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达到全省最高。建立校舍维修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标准较上年提高20%。加快促进特殊教育提升发展,率先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保障职业教育资助投入,将中职国家助学金的发放范围扩大到所有符合资助条件的中职学生。制定学前教育惠民政策,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困难家庭儿童免费幼儿教育。
    创新农业项目管理模式,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补贴体系。继续加大在太湖底泥清淤、蠡湖生态修复工程示范项目、饮用水安全、控源截污等重点太湖治理和环境整治方面的投入,全年环境保护投入超过60亿元。认真落实住房保障相关财政政策,切实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
    (四)注重“抓改革,增绩效”,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
    严格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严肃财政预算执行纪律,严格预算追加,硬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管理透明度。建立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通报制度,不断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全面梳理财政结余结转明细项目,切实压缩结余结转资金规模。按照中央、省、市清理“三公”经费等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因公出国(境)经费先行审核制度,配合推进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认真核定行政机关编外用工,有效控制了财政一般性支出增长。
    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转型,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政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加强对政府投融资单位及相关政府性负债的监管,建立政府风险调节专项资金,有效提高我市本级政府抵御偿债风险的能力。调整土地收入分配政策,完善土地资源收益管理机制。
    推进财政各项改革,深化绩效管理工作,采取分类论证、集中论证等新方法和“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不断扩大专项资金绩效论证范围,加快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进度。在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健全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推进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参与式预算改革、加强社区扁平化管理、建设财政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等方面开展了细致、周密的改革创新和前瞻性工作研究,有力确保了全市财政工作的高效运行和转型发展。
    四、2012年预算草案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争当“第二个率先”先行军的关键之年。切实做好财政工作,对我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我们对2012年全市财政收支形势的总体判断为:财政收入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但收入增速会有所放缓,而同期财政支出需求则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财政收支平衡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一)2012年全市一般预算收支预计情况
    2012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预计688.8亿元,比2011年增长12%;全市一般预算支出预计629亿元,比2011年增长8%。
    (二)2012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2012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工作“保民生改善、保经济发展、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和保政府行政高效运转”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预算法》的有关规定,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先保障社会民生,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大力增收节支,强化财税征管,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支出重点,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资金绩效,确保收支平衡,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财力保障。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2年市本级预算草案编制如下:
    2012年,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市本级财力性收入为134.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形成的财力56.2亿元,区级共享收入分成47亿元,体制补助收入31亿元。
    安排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34.2亿元,比2011年124.3亿元的调整预算数(已扣除当年上级下达的一次性地方债转贷资金1.7亿元)增长8%,主要支出项目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7亿元,增长11.5%。
    (2)公共安全支出8.7亿元,增长2.7%。
    (3)教育支出11.8亿元,增长15.1%。
    (4)科学技术支出5.7亿元,增长18.5%。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9亿元,增长9.3%。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亿元,增长15.2%。
    (7)医疗卫生支出6.4亿元,增长10.5%。
    (8)节能环保支出13.6亿元,增长15.1%。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7.3亿元,增长11.2%。
    (10)农林水事务支出2.6亿元,增长8.2%。
    (11)交通运输支出4.5亿元,增长9.7%。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3亿元,增长16.8%。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0.8亿元,增长13.7%。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0.3亿元,增长4.9%。
    (15)住房保障支出2.7亿元,增长19.0%。
    (16)国债事务支出2.5亿元,与上年持平。
    (17)其他支出19.9亿元,下降10.4%。
    (三)完成2012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1、突出增收节支,努力确保财政综合平衡
    继续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全力以赴保增长、促转型,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确保我市经济继续健康运行,保持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和财力平稳增长。切实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严把支出关。深化财政收入目标管理,完善并落实考核机制,引导和推动各征管条线和地区板块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继续完善财政收入征管质量评估体系,强力推进协税护税工作,不断拓宽增收空间,提高征管水平。健全排污权交易资金征收工作机制,强化土地收益征管,推动城市资源有偿使用,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不断做大地方财政收入“蛋糕”。紧密结合工作计划编制预算,增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计划性。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规范各种财政支出,厉行节约行政经费实现“零增长”,从2011年起,年度部门预算和政府专项资金预算资金一律不结转。严格规范预备费使用范围,限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追加,除安排重大突发性支出外,集中用于全局性重点工作推进。从严控制公务用车购置使用、公务接待和因公出国(境)经费,落实会议审批制度,节约压缩政府开支,大力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
    2、着眼发展大局,提升经济增长内在动力
    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加大对科技、人才和产业培育的资金扶持力度,安排20亿元用于科技、产业和人才发展,进一步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超越、新兴产业双倍增、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等八大工程,尽快在高端发展和优势发展上取得突破,夯实无锡经济发展基础,提升发展潜力。一是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体现政府导向和激励作用。二是坚持统筹安排,聚焦重点的原则。引导资金集中投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和高产业带动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公共技术平台。三是坚持突出绩效,强化管理的原则。对引导资金从预算绩效目标设定、预算执行绩效跟踪、项目完成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整个过程实施绩效管理和评价。四是坚持集中资源,多级联动的原则。按照属地原则,发挥区级政府主体作用,集聚国家、省各级资源和政策,形成推进我市产业升级的整体合力。
    3、坚持民生优先,推动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继续推动财政支出向三农、社保、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逐步解决市民反响最大、感受最深的现实民生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预先考虑和排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事改企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民生保障类政策提标等增量经费需要,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促进我市社会管理体系完善。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着力帮助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大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安排文化产业发展资金1亿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大投融资工作力度,继续安排社会事业建设专项,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建立财政民生投入传导机制,确保财政投入真正落到实处,群众真正从中受益。健全民生政策统筹平衡机制,结合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对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合法性和政策预期目标进行充分论证,避免政出多门和政策重叠。
    4、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科学精细理财
    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绩效管理方面,进一步推进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不断扩大纳入绩效管理的专项资金范围,加大绩效评价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监督管理方面,进一步健全循环监督机制、县区财政监督联动机制、监督联络员机制,完善包括“内控、外控、监控”的财政监督体系,确保财政业务运行安全和效率提高。政府采购方面,建立健全“三大体系”,即调控有力和规范运作的制度体系、以信息化为手段覆盖全面的采购监管体系和以供应商、评审专家和代理机构考核评价为重点的采购诚信体系,推动我市政府采购工作提升。预算公开方面,根据中央、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的统一部署,做好我市预算信息公开各项基础性工作,按照 “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公开相关信息。
    各位代表,2012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目标,克难奋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 字体: 】【打印此页】【顶部】【关闭
 
版权所有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电子邮件:wxrd_jsjs@hotmail.com 联系电话:0510-85012805
网络支持:无锡移动  技术支持:无锡泰得利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