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总第208期

给力倍增 普惠于民

给力倍增 普惠于民

时间:2012-09-29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 文 / 林寿清
  居民收入增长是民生大计。无锡提出,到2015年,力争全市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倍增。自去年以来,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就“倍增”的推进情况,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感到,“倍增”路径清晰,前景可期,但推进中有喜有忧。

  进展:“倍增”力量集聚 居民增收明显

  2011年1月,无锡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寓强于富、普惠于民’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力争全市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实现倍增。”为此,无锡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都在为全力推进“倍增”而努力,并初见成效。
  ——达成共识,民生大计得民心。无锡市将“倍增”列入“十二五”规划,既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建设幸福无锡的民生大计。“十一五”期间,无锡经济发展优势显现,经济增长强劲,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了翻番,但居民收入相比经济和财政的增长幅度明显滞后。这标志着改善无锡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惠民增收的时机已经成熟。同时,居民收入倍增,既是广大居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也是扩大内需、增加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需要。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无锡人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更加强烈、更加迫切。据调查显示,无锡居民普遍对“倍增” 充满期待。如图1所示,收回的1788份问卷中,95.53%的答卷者表示赞同,持反对意见的不到1%。可见,无锡确立的“倍增”目标是民心所向、大快人心的创举,得到了人民群众大力拥护支持。
  ——形成合力,凝心聚力促倍增。为全力推进“倍增”工作,138名无锡市人大代表在去年初召开的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全力实施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议案》,大会通过并作出了实施这一议案的决议。会后,市政府制定了议案决议实施的具体方案和计划,明确了“倍增”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制度。“倍增”是一项关系全民利益、关系“四个无锡”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共同配合和努力。为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实施“倍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和10个工作推进办公室,并召开了推进“倍增”动员大会,形成了全民一条心、全市一盘棋,共同为“倍增”献计出力的良好局面。
  ——催生制度,调控驱动举措实。为顺利实施“倍增”,无锡市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研究构建调控网络,并围绕“倍增”的目标,制订了推进“倍增”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倍增”的每个领域、每个阶段、每个方向都有相应配套的制度安排。建立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工作推进、配套政策、统计监测等“五个”引领体系,为“倍增”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订促进产业升级计划、企业职工增薪计划、扶持全民创业计划、社会保障全覆盖计划、社会求助体系建设计划、农民拆迁安置房有序流转计划、居民理财增收计划、人口素质提升计划、机关事业单位福利改善计划等十个行动计划。同时,为确保“十大”行动计划的全力实施,无锡市有关部门积极创新思路,超前思考和谋划,围绕目标要求,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陆续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幸福农村建设的意见》、《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计划》等33项惠民增收的政策制度,无锡市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无锡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
  ——实现利好,居民增收得实惠。随着“倍增”的一系列惠民增收政策付诸实施和兑现,政策制度的导向、杠杆作用逐步显现,引领和驱动资金、人才、土地等各种要素、资源投入到民生建设领域,向“倍增”集聚,并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2011年全市财政用于直接提高居民收入的资金约303亿元,较2010年增加46亿元,增长18%。如《关于调整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落实后,全市养老金标准平均提高13%,惠及53万退休人员。2012年又出台了新的方案,人均再度增资211.6元。
  据统计局调查资料(表一、二)显示,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638元,同比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6438元,同比增长17.4%。无锡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四项主要收入指标全面增长,其中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农村居民的四项收入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幅,尤其是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同比增长26.7%,超过了既定目标。

  压力:经济发展趋缓 “倍增”推进困难

  由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经济转型发展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无锡经济发展有所放缓,五年“倍增”的压力越来越大。主要有“五难”。
  ——现有政策对“倍增”有效调控难。一是缺乏有力的调控手段。倍增必将影响和触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然而,中低收入者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收入(目前构成占比在50%以上),工资收入增长更多依赖于市场供需及企业效益,国家如无税收政策的调整,市级层面缺乏有效调控手段。二是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方面,受国家、省政策的制约和社会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关系收入分配的配套政策难以迅速出台;另一方面,因国家、省的收入分配政策未定,市场供需规律必将影响政策有效落实。如由于国家《工资条例》尚未出台,地方出台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指导基准线等政策,对工资增长难以发挥较大作用。三是收入倍增的动态协调难度增加。收入倍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推进中难以及时、有效协调。根据“倍增”的目标任务分解,7个牵头部门、20多个责任主体的工作量非常大,任务艰巨,而且存在诸多职能交叉的地方,一些收入倍增政策的实施关系着不同群体、不同对象的利益调整,互动协调比较困难。
  ——实现企业职工收入持续增长难。从收入结构分析,收入倍增的重点是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特别是一线工人的工资增长。面广量大的企业职工收入主要取决于市场调节和企业效益。显然,没有企业效益的支撑,政府难以实现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让一线职工的收入“水涨船高”。据调查,当前,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无锡生产经营增速明显回落,部分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一些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用工紧缺、人才流失、用工成本上升、税费负担偏重、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由此,企业效益增长放缓必将影响职工收入倍增。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座谈时说,职工收入的增幅取决于企业效益和职工素质,没有哪个企业老板愿做亏本生意。
  ——通过“倍增”缩小贫富差距难。根据倍增要求,重点是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尤其是增加农民、农民工、失业(待业)者、残疾人等低收入者收入。据统计,无锡现有生活困难对象达244565人,占常住人口3.94%。财政在两次分配中对低收入人群的倾斜是必须的,但是蛋糕的大小,决定了倾斜的程度。同时,在政府制定低保求助标准时,既要提高其标准,力争分配的公平,又要防止标准过高养懒汉,不能体现效率。应保尽保容易,应退尽退动态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收入的不透明,政策执行有难度,保障标准的平衡和统筹难以把握。此外,部门之间可能因倍增任务所迫、政绩所驱,层层加码,提标扩面,在缩小收入差距时无意间制造了新的不平衡。如果所有人员收入都齐步走实现倍增,则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有违倍增的初衷。如图2问卷数据就反映出这个问题,对倍增“能否缩小贫富差距”的看法,在1788名答卷者中表示能的只有23%,认为不能的占30.31%。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难。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素质参差不齐,收入差距较明显,不平衡的问题较突出,同时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压力较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失地失业农民人数不断增加,这类群体的文化水平、技能素质、就业意愿与城镇人员有较大差异,稳定现有的充分就业率面临严峻挑战。无锡人多地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还将减少,以从事农业为主体的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收呈逐年下降趋势。无锡农民投资性收入水平很低,自主创业的观念不强、热情不高,不少农民手头有一定规模的资金,但投资理财的意识淡薄,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
  ——提振“倍增”信心难。实施“倍增”的配套政策较多,需要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各个群体的大力支持,没有信心难以有效推进落实。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强力推进“倍增”必将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难免受到阻扰。不少参与问卷和座谈的人士表示对“倍增”缺乏信心,甚至担忧因“倍增”的强力推进而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据调查,有些同志感到经济形势持续下滑,“倍增”压力越来越大,少数干部也流露出五年“倍增”难以实现的想法,甚至担心经济形势不好转,相关责任主体可能为了政绩盲目推进、层层施压,或者虚报项目和业绩,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引发通货膨胀、泡沫经济、新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弄虚作假等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一位市人大代表座谈时风趣地说,“倍增”可能让老百姓看到是肉,却吃不到嘴,相当困难。如图3 显示,84%的答卷者有些担心或非常担心“倍增”引发物价大幅上涨。
  综合分析,无锡市五年实现“倍增”较为艰难。从2011年两个收入总量增长目标来看,无锡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17.4%,但如果扣除物价上涨指数,实际增长8.9%、12.3%,特别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时序要求的14.9%增长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此外,无锡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基数大,进一步加大了倍增的难度。如图4所示,1788名问卷者中,对五年“倍增”充满信心的不到五分之一。

  对策:加大调控力度 挖掘“倍增”潜力

  调查显示,无锡“倍增”实施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面临的困难超出预期,不可低估,而且已经影响到“倍增”计划的推进落实,既有经济发展趋缓、转型发展预期内难以见效等引发的经济下滑给增收带来的不利因素,也有收入差距较大调整难、物价上涨较快调控难等现实问题。为此,推进“倍增”工作,必须积极应对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不断加强“倍增”政策、机制的研究和落实,为“倍增”提供有效支撑。加强组织领导和研究分析,高度关注国家、省的政策动向和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及时分析研究“倍增”进展状况,科学完善相关政策。要根据时序进度,加强针对性调研,并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订应对措施,破解影响“倍增”推进的瓶颈问题。把好无锡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统计监测关,完善统计监测和数据评估体系,加强动态指标监测考核和预警,为政策制定提供准确、科学的参考数据。加强“倍增”推进中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依法促进一系列惠民增收法规制度的有效落实,确保广大居民在“倍增”推进中真正得到实惠、更加幸福。
  ——着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同时注重投资、内需拉动,切实增强“倍增”的内动力。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实施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向并举”,全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强无锡经济,增强“倍增”的综合实力。大力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效农业,为富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服务业优先发展,提高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高劳动报酬的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结合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的增强,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内需,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努力优化增收环境,提升居民创业和理财的素质,不断挖掘“倍增”潜力。引导拓展理财渠道,扶持投资引导机构和投资理财机构发展,鼓励居民将中长期储蓄性资金转化为各类投资,不断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加强对居民投资理财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通过债券、股票、基金、保险、不动产等金融产品的投资,增加收益。进一步完善更具导向性、操作性的就业扶持政策,推动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完善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工作机制,优化创业环境,实现创业成果共享,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增收。要助推创业融资,扩大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和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资金的规模,发挥创业融资对扶持创业的积极作用。
  ——突出“倍增”重点,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幅,努力缩小贫富收入差距。如图5显示,1788名问卷者中,认为一线工人、中低收入者、农民是“倍增”重点的,分别为81.77%、62.19%、61.8%。为此,在推进“倍增”中,必须坚持贯彻控高扩中提低的原则,确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快速增长。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引导企业完善工资分配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职工工资稳定增长。严格规范国有垄断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将其薪酬水平限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进一步完善市、区两级政府“倍增”扩面责任共担机制,打造上下联动促“倍增”良好势头。进一步激发农民增收的动力和活力,引导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规范化经营,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并积极实施各项就业援助计划,通过促进居民充分就业带动大幅增收。完善救助体系建设,逐年落实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充分发挥三次分配在促进增收中的作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