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议专题 » 代表大会会议 » 第十五届人大会议 »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大会报告 » 正文

关于无锡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的报告

——2014年1月13日  在无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魏 多

时间:2014-01-13 [ ] 浏览次数: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无锡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市政协委员和其他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10.9亿元,增长8%;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完成709.6亿元,增长9.4%。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25%地方留成部分123.9亿元,增长15.3%;营业税168.7亿元,增长6.7%;企业所得税40%地方留成部分88.4亿元,下降0.2%;个人所得税40%地方留成部分34.4亿元,增长9%;资源税0.2亿元,增长5.1%;城市维护建设税43.2亿元,增长6.9%;房产税24.8亿元,增长13.6%;印花税11.1亿元,下降1.3%;城镇土地使用税19.5亿元,增长1.8%;土地增值税25.7亿元,增长4.5%;车船税4.3亿元,增长17.9%;耕地占用税5.7亿元,下降18.1%;契税29亿元,增长11.1%。 
    二、2013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在中共无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市人大确定的各项财政预算任务。
    按现行财政体制,市本级财力收入由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形成的财力、区级共享收入分成、体制补助收入等三部分构成。2013年市本级财力收入预计为128.8亿元(扣除转移支付区级财力8亿元,同口径财力为120.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形成的财力为55.4亿元,区级共享收入分成50.4亿元,体制补助收入23亿元。加上地方债转贷资金4.1亿元,上年结转13.2亿元,上级追加13.8亿元,上年净结余0.6亿元,调入资金1亿元,总来源预计为161.5亿元;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为147.6亿元(其中:本级列支139.6亿元,比2012年实绩增长0.1%,下达区级指标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3.4亿元,全年收支平衡,净结余0.5亿元。
    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为139.6亿元,比2012年实绩增长0.1%,主要项目比2012年实绩增长情况预计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8亿元,下降2.2%。
    (2)公共安全支出12.6亿元,增长1%。
    (3)教育支出17.1亿元,增长6.3%。
    (4)科学技术支出5.1亿元,增长1.4%。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2亿元,增长2.9%。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亿元,增长1.6%。
    (7)医疗卫生支出11.8亿元,增长1.8%。
    (8)节能环保支出13亿元,增长1.1%。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7亿元,下降8.4%。
    (10)农林水事务支出6.4亿元,增长14.9%。
    (11)交通运输支出8.1亿元,增长1.6%。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5.1亿元,下降1.8%。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3亿元,增长2.6%。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0.3亿元,增长4%。
    (15)住房保障支出4亿元,增长6.7%。
    (16)国债事务支出2.7亿元,增长0.8%。
    (17)其他支出1.4亿元,下降19.4%(主要是年初“其他支出”中的基建、产业等项目,实际执行中全部对应使用方向来安排列支科目)。
    三、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工作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积极履行财政职能,坚定发展信心,坚持稳中求进,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以赴保增长、促转型,坚持不懈调结构、惠民生,在攻坚克难中保持了财政经济的平稳运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目标任务。
    (一)保增长、促转型,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更为科学的财政投入机制,在年初安排18亿元产业引导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上争取,获得国家、省各类产业、科技、人才资金逾6亿元,获得省财政厅专项扶持借款5亿元,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二是全力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一城一岛一带”建设工作,切实发挥财税支撑作用,对新引进的大企业、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扶持,促进了万达文化旅游城、海螺水泥总部等重大项目落户无锡,并审核减免了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清明桥文化街区等重点项目的非税收入6000多万元。三是全面落实企业减负政策。严格执行小微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以及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上调等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我市企业用足政策、加快发展;取消或免征涉企收费74项,降低收费标准26项,实施失业保险基金企业缴费费率阶段性下浮政策;全年减轻企业各类税费负担逾4亿元。四是积极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加强对进口产品采购的审核管理,取消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门槛限制,加大绿色采购的执行力度,政府采购合同中标供应商中国内企业比重达99.4%,中小企业比重达84.8%。
    (二)保重点,惠民生,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乡低保标准由月人均530元提高到600元;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率分别提高到80%和70%以上,居民医保住院费最高报销限额提高到20万元/年;完善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市本级安排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资金4.6亿元,兑现大学生租房补贴资金约6300万元,惠及1.1万名大学生。二是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覆盖;市本级安排经费2972万元,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扩围和国家助学金制度完善等政策及时兑现,惠及中职学生2.76万人。三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优化支农支出结构,保障农田水利、蔬菜基地等重点项目实施,市本级预算内支农投入同比增长14.9%,远远高于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整体增幅,获评“中央财政整合及改革创新先进单位”。四是加快实施住房保障和环境保护工程。会同有关部门科学分解下达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市本级安排住房保障资金逾4亿元,全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加大对环境保护治理的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太湖底泥清淤、蠡湖周边河道水系调整、大气污染防治、环境资源区域补偿等试点工作。
    (三)调结构,抓收支,实现财政预算综合平衡
    一是实现收入平稳增长。以财源建设为中心,“稳心留根”涵养地方税源,“一户一策”发展总部经济,多措并举,不断夯实我市财源基础;以协税护税为基础,牵头协调全市各涉税部门,积极推进税收征管保障平台建设,有效堵塞征管漏洞,促进应收尽收。二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应对当前极为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研究制定了《关于积极应对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调整优化我市财政支出结构的实施意见》,从优化支出结构、防范财政风险、规范重大项目资金安排、加强厉行节约、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政策机制来严格规范财政支出管理。三是切实推进厉行节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要求,严肃预算执行纪律,降低行政运行成本,2013年市级行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专项公务接待费、车辆运行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在年初安排基础上预算压减5%。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建立了因公赴台经费先行审核制度,实现了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核的全覆盖;组织修订了《无锡市市级党政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从严控制了会议场所和标准;开展了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清理规范创建达标、清理节庆论坛展会“三项清理”,全市节庆论坛、评比表彰数量和经费支出大幅下降。2013年,全市“三公”经费的财政实际拨款数预计比2012年下降29.9%,其中:因公出国(境)费下降23.9%,公务用车费下降13.1%,公务接待费下降38.7%。
    (四)抓管理,促改革,有效提高财政工作质量
    一是建设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提高业务效率、强化风险控制,凝心聚力,汇才集智,全力构建覆盖所有财政部门、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业务、所有财政资金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二是加快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出台政府性项目投融资管理制度,建立政府性项目投融资工作规范,健全政府性项目投融资工作机制和政府负债预警机制,建立“谁投资、谁负责、谁收益、谁承担责任”的一体化投融资模式,促进投融资主体滚动发展和良性循环。三是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管理专家库建设,通过分类管理优化专家组配置,并邀请市人大、政协、审计等单位参与预算绩效管理,主动接受监督,提高绩效论证和评价的权威性。2013年,按计划完成了全部138个专项的预算绩效论证,组织了105个专项的支出绩效评价,推动财政绩效理念进一步深化。四是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一步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我市服务类采购项目已覆盖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市政设施养护、文化教育公益服务、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获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政府采购报等中央级媒体的先后报道,相关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四、2014年预算草案
    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编制好2014年预算,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我们对2014年全市财政收支形势的总体判断为:我市经济总体上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但国内外宏观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新的经济增长点仍在培育过程之中,财政增收的压力仍然很大,而同期财政支出需求仍然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
    (一)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771.3亿元左右,比2013年增长8.5%左右;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752.2亿元左右,比2013年增长6%左右。
    (二)2014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牢牢把握“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坚持公共财政方向,优先保障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力支持重点重大项目推进;贯彻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落实厉行节约规定,努力降低政府行政运行成本;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探索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4年市本级预算草案编制如下: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市本级及参与相关区分享的财力收入2014年预计为135.1亿元,比2013年调整预算增长2.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形成的财力59亿元,区级共享收入分成53.1亿元,体制补助收入23亿元。
    安排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5.1亿元,比2013年调整预算增长2.3%,主要支出项目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7亿元,下降0.9%。
    (2)公共安全支出9.8亿元,增长2.1%。
    (3)教育支出14.3亿元,增长5%。
    (4)科学技术支出4.8亿元,增长7.7%。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3亿元,增长5.7%。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3亿元,增长7.2%。
    (7)医疗卫生支出7亿元,增长3.1%。
    (8)节能环保支出14.5亿元,增长2.9%。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6亿元,增长6.1%。
    (10)农林水事务支出3.2亿元,增长6.1%。
    (11)交通运输支出4.5亿元,增长3.3%。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7亿元,增长2.5%。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0.6亿元,增长4.5%。
    (14)援助其他地区支出0.5亿元,增长7.8%。
    (1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0.3亿元,增长6.3%。
    (16)住房保障支出2.9亿元,增长4.5%。
    (17)国债事务支出2.5亿元,与上年持平。
    (18)其他支出9.6亿元,下降17.7%(主要是2014年预算安排中的基建、产业等项目不再暂列“其他支出”,全部对应使用方向安排列支科目)。
    (三)完成2014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1、健全制度严控一般,落实厉行节约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江苏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规定》和《无锡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和要求,加快完善预算管理、支出标准、经费公开等制度规定,建立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一方面,继续压减行政经费开支,2014年市级行政机关的一般性支出延续2013年5%的压缩政策不变,并且运转类支出严格实行“零增长”。另一方面,进一步严肃预算执行纪律,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能支出”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健全配套制度体系,规范预算追加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力。
    2、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坚持“有保有压、有收有放、突出重点、总量控制、统筹兼顾”,继续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投入力度,调整优化产业资金支出规模,全力促进全市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推进。一方面,按照民生政策“守住底线、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引导舆论”的要求,全面落实好中央、省民生政策,统筹制定好我市相关政策,努力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政府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尤其要按照“市场取向、绩效导向”的要求,积极转变产业扶持方式,调整完善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
    3、控制负债防范风险,集中财力确保财政安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多方面筹措资金降低政府债务负担,确保我市财政平稳健康运行。一方面,加强源头规范,逐步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加强市级政府性债务举债审批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另一方面,全力化解债务风险,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集中财力保障政府项目建设资金,努力防范系统性、区域性财政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4、培植财源依法征管,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各类减税降负政策,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培育企业、涵养税源、夯实基础、壮大财力。坚持量入为出、量财办事、适度从紧,按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安排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政收入形势的分析研究,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牢牢掌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继续坚持依法征收,优化纳税服务,深化协税护税,推进公平税负,确保应收尽收。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协税护税措施和税收征管保障平台功能,建立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征管质量。
    5、深化改革推动创新,不断提升科学理财水平。加强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细节安排和统筹推进,推动财政工作质量跨越式提升。一方面,扎实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按照中央、省全口径预算和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预算信息公开要求,积极做好全口径预算的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有序推进预算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做到依法依规、科学稳妥、统筹推进,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保障公众对财政预算决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预算决算管理行为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包括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长期重大事项科学论证机制在内的现代财政制度;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研究完善市对区财政体制,探索建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使财政政策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科学的支持和推动改革发展。

    各位代表,2014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凝心聚力、克难求进,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努力为 “四个无锡”和“三地三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 责编:无锡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