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啃下增收这块“硬骨头” 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时间:2014-04-28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眼下桃花盛开,阳山的桃农们为点花忙得不可开交,田里干活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农,村里人手青黄不接。”“春茶即将上市,现在市场疲软,茶农着急销售问题。”“农业资产评估较低,银行抵押贷款难度大。”“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养一头猪还得亏300元。”…… 3月21日起,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连续三天访农户、到地头、进企业调研农民增收情况,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纷纷直言增收难题。
农    民增收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今年2月,市委明确要求“以更大力度改革农民增收方式,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此次,市人大常委会联动各区人大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调研,倾听农民心声,共同探讨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现在过得蛮开心,住着大房子、每月按时领钱,比过去苦哈哈地种地强多了。”惠山区长乐社区66岁的失地农民王兴根算了一笔账,通过“双置换”,他没花一分钱就拿到了两套120多平米的安置房及10多万元的房屋补偿款,5亩地流转后,他和老伴每月各领610元失地保障金,再加上他在附近一家电子企业食堂打零工、老伴在社区做保洁,两老一年收入5万多元,生活很滋润。
    像王兴根这样的失地农民,惠山区有20多万人。“王兴根两老目前身体还比较硬朗,一旦生病或失去劳动能力,每月社保金也是杯水车薪。”市人大代表余汉清表示,仍有一些因残致贫、因病返贫的失地农民需要帮扶,他建议提高失地农民社保水平,同时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技能培训,为他们的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据了解,我市农民纯收入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03年的6329元增长到2013年的20587元,年增长率为12.5%。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超72%,经营性收入占15.7%,二者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市农民收入基数较大,农民增收仍任重道远。”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主任张新志分析,当前农民增收面临“四难”:依靠农业增收难,我市人多地少,农村资源日益减少,农民从一产中获得收入的比重将不断下降;农民就业创业难,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年龄大、文化低、无技能,又缺少稳定的投资渠道;农民社保水平提高难,失地农民保养待遇偏低,社会救助体系也待健全;村级经济发展壮大难,不但“投资无门”,许多城中村(社区)还承担了不少社会管理职能,造成村级集体资产被无条件占用。
    农业到底做什么才赚钱,该用什么方式引领发展?在长安古庄生态园,当地企业老板李智峰转行承包3000亩土地,投资5000多万元建起了彩虹湾蔬菜基地。视察现场,市人大代表们对物联网控制水肥一体浇灌系统、玻璃智能温室大棚的草莓立体种植技术赞不绝口。李智峰介绍,他和周边600户农民建了3个合作社,带动他们种植了5000亩蔬菜,去年公司一年的交易额约1亿元,“现在人均亩产纯收入1万元以上,是以前菜农零散种植的5倍左右。”在惠山区,天蓝地绿、益家康等农业龙头企业引领着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潮流,成为该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一大抓手。另一种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方式正在宜兴如火如荼地践行,西望村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抱团学艺的平台,使农民变艺人。该村共500多户人家,就有500多辆小轿车,人均年收入已超5万元,其中年收入超100万元的就有100多户。洑西村篱笆园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将有形的农宿、农产、乡村风光与无形的田园文化相结合,联合3000多家农户进军“慢游居”市场,打出了品牌后“一房难求”。去年一年该合作社接待了20多万游客,社员人均年收入增加了3万元。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峰枫认为,除了在农民创业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寻找增收突破口之外,从一批正蓬勃兴起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身上或许就能找到答案。(马雪梅)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