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 行“天 职”
践 行“天 职”
时间:2014-05-1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 文 / 陆介标
坊间说,凡事有缘。1979年底,中共无锡市委决定1980年年初撤销市革命委员会,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不久,组织上把我从市委办公室调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没想到这一下子,我与人大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人大从三十几岁干到六十几岁。退休后,我更加专心地学习、研究和宣传人大制度。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可谓情有独钟。
忠 于 职 守
1993年,我当选为无锡市人大代表。我捧着红彤彤的代表证,既高兴、又感到有压力:“代表人民,份量重啊!”从此,我开始有心有意地听民声、看社情、想责任。有一次在菜市场,我听到一位老太说“我活到68,还没见到一斤蔬菜卖到8毛8”。民怨引起我的关注。我随即与秦元生等代表一起深入调查,提出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议案,要求政府采取稳定基地、搞活流通、加大投入、给予相关政策。人代会作出了相应决议,有效地解决了百姓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有一段时间,几位乡镇人大主席相继给我反映河道淤塞的问题。我在请有关部门进行调研的同时,到实地详细了解情况。在人代会上会同188名代表,提出了加快清除城乡河道积淤的议案。城乡齐动手,花了8年时间,解决了6221条河道近20年没有疏浚的大难题。1995年,太湖蓝藻疯长,严重影响了民生和工农业生产。要不要把这个问题提交人代会?提出来后对党政机关工作、财政投入造成压力,怎么办?犹豫再三。我和沈维夫代表觉得,人代会就是要抓大事、管大事、决定大事,只有通过人代会才能有效地促成棘手问题的解决。我们提出了抓紧治理太湖无锡水域污染的议案,得到349名代表支持,从此拉开了无锡“治太”的帷幕。我还就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市容和环卫管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加强食品安全、开展“蓝天绿地工程”、提高无锡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城市河道水环境等重大问题,领衔提出议案。所提的15件议案中,7件由人代会作出了决定、2件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其余的列入了市政府的重大工作计划。
“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是人大代表最神圣的职责,是“天职”!只有每个人大代表忠于职守,身体力行,人大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满意,社会才会进步!为了提准、提好议案,在每年人代会召开前二三个月,我便留心归集出本市的10大民意问题,然后不断筛选;临近人代会前半个月,抓住一个重大事项进行深入调查,拟就案由、案据和方案,送请专家学者及相关行业的人大代表进行评审修改,然后在人代会上提出。人代会作出决议后,我留意观察议案办理的进度、力度和深度,提请人大常委会推动问题的解决。
勤 于 探 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唯一可行的政体。但是,人大发挥的实际功能,远不及宪法的设计;人大在民众中的声望,远不及法定的地位。这是为什么?通过日常的观察和分析,我觉得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有不少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对人大制度存有偏见,高估自己,低视法律,不适当地挤占人大权能;二是有不少人大代表,或对人大制度的认识似是而非,或囿于环境、忍气吞声,从而影响了人大集体功能的发挥。这两个问题,其实质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代表人民当家作主”——曲解了、误解了。为了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清这个“核心”,我上书店找相关的书籍、上网收集相关的素材、上学者家请教相关的问题。我埋头学习、悉心探索、刻苦研究、伏案作文,写出多篇论文,如:《党委与人大》、《党委意图 人民意愿 国家意志》、《党委领导权和人大决定权的关系问题》、《关于权力民主化》、《推进法制民主化》、《搁置和闲置——人大行使决定权所要跨越的两个“坎”》、《人大工作中的“广东现象”》等,先后在报纸杂志上公开发表,反响很大。这20多年,我先后撰写论文百余篇,在《中国人大》、《中国政治》、《人大研究》、《人民与权力》、《政治与法律》、《民主与法制》、《光明日报》、《人民代表报》等20多家国家及省级报刊上发表,尽心竭力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鼓与呼。
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邀请我赴京参加代表法起草。动身前,我就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代表履职保障、代表接受监督等三个课题做了大量调研,在起草小组有情有据地反映了地方意见,后在代表法中予以充分表述。
我作为江苏省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的特约研究员,每次例会都认真发表专题论文,就人大制度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谈“症状”、找根子、开“处方”,受到会议的好评和重视。
2004年起,江苏和浙江的人大同仁,希望我专心地为人大代表写一个履职读本。我克服诸多困难,花了200多个日日夜夜,围绕人大代表履职的“应知”、“应会”、“应为”、“应得”,写就《天职》一书。四年后,江、浙、沪、鲁四省的人大朋友又对我说,现在有个普遍问题,大凡做人大工作、当人大代表,缺乏认真的学习、深入的思索,建议《天职》补充这方面的内容,出第二版。我又花了三个多月,增写了“应思”篇,就人大制度中的“人大与人民、代表与代议、作为与作用、机制与体制”四个重大关系问题,用我撰写的30篇文章作佐证,以引起人大代表、人大干部的思考。《天职》面世后,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嘉奖和人大代表的欢迎。
精 于 传 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历届无锡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都非常重视人大宣传工作并予以大力支持。我更是把做好人大宣传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支持下,我主持创办了《人大简讯》,每期10页,每月两期,在国家机关与人大代表之间起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送作用。1991年,《人大简讯》改版为省内第一份人大刊物《无锡人大》(月刊)。我们坚持把宣传人大制度、宣传人大工作、展示代表风采、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办刊的宗旨。由于当时行政经费紧张,领导“只给政策不给钱”。编辑部以“坚持宗旨,喜闻乐见”为指导思想精办刊物,质量吸引了订户,征订数很快从近2000份上升到11000多份。又过了三年,《无锡人大》升格为综合性的刊物《代表与人民》(月刊)。为了进一步办出无锡的、人大的特色,并适合本市五级人大代表的口味,每期设置“无锡名人”、“代表赞、”“代表与事业、”、“随感录”、“知识讲座”等固定栏目。在办好《代表与人民》的同时,我也撰写了大量关于人大工作研究、理论探讨方面的文章,增加了刊物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宣传力度。刊物得到人大代表和省内同行们的赞誉,彭冲副委员长两次为刊物题字。
随着人大工作的进展和社会对人大关注度的提高,关起门来搞人大宣传已经日显落伍。2000年,我们向领导建议:与报社、广电联合,开门宣传人大制度,并很快得到领导和媒体的支持。无锡日报社、无锡电视台分别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联手,每月定期刊出“代表与人民”专版,播出“人大之声”电视专题节目。“人大之声”节目每月一期,30分钟,围绕人大代表和民众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宣传人大开展的工作、人大制度的作用。节目从定题、策划、采访、制作、审片,都坚持质量第一、群策群力。“人大之声”一经面世,即得到各级人大代表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肯定。江苏省广电系统将其评为名牌栏目。
近些年来,各地非常重视人大代表的培训和人大工作的研究,我应邀为10多个省(市)的地方人大作了180多场(次)的报告会、讲座、代表履职辅导。我以自己的经历、感悟,结合宣讲点当地的实际,深入浅出地、富有激情地讲坚持、完善、发展人大制度,讲有胆有识地履行人大职责,讲尽职尽责地当好人大代表,讲代表履职的知识和技能。有的地方换着课题多次邀讲,有段时间——2012年3月5日至3月16日的这12天——在苏、浙、沪三地连续讲了11场。我虽然感到十分疲惫,但是,精于传播人大制度的责任,以及在讲座互动时人大代表们振奋的情绪,使我得到了宽慰——“天职”的种子撒播到人大代表中,“有为”的人大就会成长在人民群众中!□
坊间说,凡事有缘。1979年底,中共无锡市委决定1980年年初撤销市革命委员会,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不久,组织上把我从市委办公室调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没想到这一下子,我与人大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人大从三十几岁干到六十几岁。退休后,我更加专心地学习、研究和宣传人大制度。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可谓情有独钟。
忠 于 职 守
1993年,我当选为无锡市人大代表。我捧着红彤彤的代表证,既高兴、又感到有压力:“代表人民,份量重啊!”从此,我开始有心有意地听民声、看社情、想责任。有一次在菜市场,我听到一位老太说“我活到68,还没见到一斤蔬菜卖到8毛8”。民怨引起我的关注。我随即与秦元生等代表一起深入调查,提出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议案,要求政府采取稳定基地、搞活流通、加大投入、给予相关政策。人代会作出了相应决议,有效地解决了百姓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有一段时间,几位乡镇人大主席相继给我反映河道淤塞的问题。我在请有关部门进行调研的同时,到实地详细了解情况。在人代会上会同188名代表,提出了加快清除城乡河道积淤的议案。城乡齐动手,花了8年时间,解决了6221条河道近20年没有疏浚的大难题。1995年,太湖蓝藻疯长,严重影响了民生和工农业生产。要不要把这个问题提交人代会?提出来后对党政机关工作、财政投入造成压力,怎么办?犹豫再三。我和沈维夫代表觉得,人代会就是要抓大事、管大事、决定大事,只有通过人代会才能有效地促成棘手问题的解决。我们提出了抓紧治理太湖无锡水域污染的议案,得到349名代表支持,从此拉开了无锡“治太”的帷幕。我还就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市容和环卫管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加强食品安全、开展“蓝天绿地工程”、提高无锡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城市河道水环境等重大问题,领衔提出议案。所提的15件议案中,7件由人代会作出了决定、2件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其余的列入了市政府的重大工作计划。
“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是人大代表最神圣的职责,是“天职”!只有每个人大代表忠于职守,身体力行,人大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满意,社会才会进步!为了提准、提好议案,在每年人代会召开前二三个月,我便留心归集出本市的10大民意问题,然后不断筛选;临近人代会前半个月,抓住一个重大事项进行深入调查,拟就案由、案据和方案,送请专家学者及相关行业的人大代表进行评审修改,然后在人代会上提出。人代会作出决议后,我留意观察议案办理的进度、力度和深度,提请人大常委会推动问题的解决。
勤 于 探 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唯一可行的政体。但是,人大发挥的实际功能,远不及宪法的设计;人大在民众中的声望,远不及法定的地位。这是为什么?通过日常的观察和分析,我觉得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有不少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对人大制度存有偏见,高估自己,低视法律,不适当地挤占人大权能;二是有不少人大代表,或对人大制度的认识似是而非,或囿于环境、忍气吞声,从而影响了人大集体功能的发挥。这两个问题,其实质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代表人民当家作主”——曲解了、误解了。为了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清这个“核心”,我上书店找相关的书籍、上网收集相关的素材、上学者家请教相关的问题。我埋头学习、悉心探索、刻苦研究、伏案作文,写出多篇论文,如:《党委与人大》、《党委意图 人民意愿 国家意志》、《党委领导权和人大决定权的关系问题》、《关于权力民主化》、《推进法制民主化》、《搁置和闲置——人大行使决定权所要跨越的两个“坎”》、《人大工作中的“广东现象”》等,先后在报纸杂志上公开发表,反响很大。这20多年,我先后撰写论文百余篇,在《中国人大》、《中国政治》、《人大研究》、《人民与权力》、《政治与法律》、《民主与法制》、《光明日报》、《人民代表报》等20多家国家及省级报刊上发表,尽心竭力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鼓与呼。
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邀请我赴京参加代表法起草。动身前,我就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代表履职保障、代表接受监督等三个课题做了大量调研,在起草小组有情有据地反映了地方意见,后在代表法中予以充分表述。
我作为江苏省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的特约研究员,每次例会都认真发表专题论文,就人大制度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谈“症状”、找根子、开“处方”,受到会议的好评和重视。
2004年起,江苏和浙江的人大同仁,希望我专心地为人大代表写一个履职读本。我克服诸多困难,花了200多个日日夜夜,围绕人大代表履职的“应知”、“应会”、“应为”、“应得”,写就《天职》一书。四年后,江、浙、沪、鲁四省的人大朋友又对我说,现在有个普遍问题,大凡做人大工作、当人大代表,缺乏认真的学习、深入的思索,建议《天职》补充这方面的内容,出第二版。我又花了三个多月,增写了“应思”篇,就人大制度中的“人大与人民、代表与代议、作为与作用、机制与体制”四个重大关系问题,用我撰写的30篇文章作佐证,以引起人大代表、人大干部的思考。《天职》面世后,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嘉奖和人大代表的欢迎。
精 于 传 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历届无锡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都非常重视人大宣传工作并予以大力支持。我更是把做好人大宣传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支持下,我主持创办了《人大简讯》,每期10页,每月两期,在国家机关与人大代表之间起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送作用。1991年,《人大简讯》改版为省内第一份人大刊物《无锡人大》(月刊)。我们坚持把宣传人大制度、宣传人大工作、展示代表风采、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办刊的宗旨。由于当时行政经费紧张,领导“只给政策不给钱”。编辑部以“坚持宗旨,喜闻乐见”为指导思想精办刊物,质量吸引了订户,征订数很快从近2000份上升到11000多份。又过了三年,《无锡人大》升格为综合性的刊物《代表与人民》(月刊)。为了进一步办出无锡的、人大的特色,并适合本市五级人大代表的口味,每期设置“无锡名人”、“代表赞、”“代表与事业、”、“随感录”、“知识讲座”等固定栏目。在办好《代表与人民》的同时,我也撰写了大量关于人大工作研究、理论探讨方面的文章,增加了刊物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宣传力度。刊物得到人大代表和省内同行们的赞誉,彭冲副委员长两次为刊物题字。
随着人大工作的进展和社会对人大关注度的提高,关起门来搞人大宣传已经日显落伍。2000年,我们向领导建议:与报社、广电联合,开门宣传人大制度,并很快得到领导和媒体的支持。无锡日报社、无锡电视台分别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联手,每月定期刊出“代表与人民”专版,播出“人大之声”电视专题节目。“人大之声”节目每月一期,30分钟,围绕人大代表和民众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宣传人大开展的工作、人大制度的作用。节目从定题、策划、采访、制作、审片,都坚持质量第一、群策群力。“人大之声”一经面世,即得到各级人大代表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肯定。江苏省广电系统将其评为名牌栏目。
近些年来,各地非常重视人大代表的培训和人大工作的研究,我应邀为10多个省(市)的地方人大作了180多场(次)的报告会、讲座、代表履职辅导。我以自己的经历、感悟,结合宣讲点当地的实际,深入浅出地、富有激情地讲坚持、完善、发展人大制度,讲有胆有识地履行人大职责,讲尽职尽责地当好人大代表,讲代表履职的知识和技能。有的地方换着课题多次邀讲,有段时间——2012年3月5日至3月16日的这12天——在苏、浙、沪三地连续讲了11场。我虽然感到十分疲惫,但是,精于传播人大制度的责任,以及在讲座互动时人大代表们振奋的情绪,使我得到了宽慰——“天职”的种子撒播到人大代表中,“有为”的人大就会成长在人民群众中!□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