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物业费,到底谁来缴?

——市人大视察物业管理工作侧记

时间:2014-06-3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物业管理工作关系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安置房小区和旧住宅物业的管理难题尚未突破,其中最大的症结在于物业费难收。市人大代表在讨论中指出,破解之道,首先要解决“物业费到底谁来缴”的问题。
  6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我市物业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视察,先后实地察看了蠡湖人家、东河花园、金科观天下、长江国际二期雅园等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

 

  1毛钱建立“花钱买服务”意识
  “现在一户每月每平方米物业费1毛钱,收缴率达90%。”在农民安置小区蠡湖人家,小区负责人介绍,虽然一年20多万元的物业费仅够解决小区垃圾清运问题,小区物业正常运转还得靠街道财政补贴,但相较其他安置房小区一分钱物业费不缴,这里的居民“花钱买服务”意识已建立。
  市人大代表张惠娟说,安置房小区的居民物业消费意识比较缺乏,搭便车和依赖政府思想较为严重,物业管理费收缴率很低。“不缴费居民的心态‘传染’给原本缴费的居民,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安置房小区物业费收缴率逐年下降。”
  市房管局相关人士介绍,我市安置房小区自2002年开始建设以来,已接近商品房总量,由于建设手续、规费收缴、管理机制等多重原因,至今未实行市场化物业管理,基本为“街道出钱,社区出力”模式,依靠街道、社区(村)补贴托底,街道的财政负担日渐沉重,难以为继。经统计,我市安置房的公共部位维修资金绝大部分处于欠缴状态,粗略统计总额已达30多亿元,而最早的安置小区已使用十多年,房屋维修资金来源的压力逐步显现。

 

  旧住宅“造血功能”不足
  东河花园是市中心有名的旧住宅,去年纳入了市旧住宅整治项目,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拍手称赞。但提到长效管理,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则直吐苦水:“今年公司又亏近30万元,硬撑等待政府补贴。”该负责人说,东河花园物业一年收入仅有10多万元的物业费和30多万元停车费,而30多位物业工人的一年工资就得近80万元。“最关键的是老小区没有门店等配套设施,造血功能不足。”
  旧住宅日常的管理经费仅靠收取停车费及小区配套设施租金已成为普遍模式,而这些收益远远无法维持。市人大代表刘秋奇建议,结合旧住宅小区的改造工作,通过增加小区停车位、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社会停车场、适当建设小区配套用房、开展广告位出租等途径和适当收取物业管理费等方式,逐渐培养居民的物业消费意识,逐步增强小区“自我造血”功能,不断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坚持物业管理市场化路径
  目前,全市共注册物业服务企业628家,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约10万人;全市现有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约1270个,建筑面积8000多万平方米,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65%以上。
  “城市维护费用到底应从哪来?应该来自居民!”在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周华宝直言不讳地说,建好一个城市难,管好一个城市更难。现在面临的物业管理难题,正是我们长期‘重建轻管’积累下来的问题。解决了“钱”的难题,才能解决长效管理问题,无锡一定要坚持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路径。
  市人大相关人士指出,市人大正在就物业管理工作进行立法,但也必须看到,仅靠立法也不能解决物业管理方面所有的问题,对于一些在立法中不便解决的问题,政府方面应通过出台实施办法等相关行政规章,进一步予以完善。(马雪梅)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