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总第220期

历史上著名的无锡“四码头”(上)

■ 文 / 周炎运 

时间:2014-09-26 15:32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无锡位于太湖之滨、梁溪河畔,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无锡与水结缘,太湖之水、运河之水、梁溪之水,江河湖泊交织如网。据《市交通志》记载:“无锡地区大小河道达3100多条,总长2480千米”。无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据宋代《咸淳毗陵志》记载,“县市在县东街”(东大街),二华里路内有四个市场,无锡曾有“清明上河图”般的繁华。上世纪三十年代,无锡已成为苏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经济中心,并有“小上海”之称。追溯近代无锡经济的发展,无锡的米码头、丝码头、布码头、钱码头一派繁荣的景象。无锡码头的历史是一部城市的发展史,从而使无锡名扬全国,影响海内外。

 

    话说无锡米码头
    宋朝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诗“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反映了当时江南鱼米之乡的无锡。无锡稻米颗粒饱满,晶莹闪亮,香糯可口。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早在明洪武初,因皇上喜好无锡一带精米,就产生了一种土贡制度,将无锡大米列为贡米。
    无锡米码头历史悠久,兴于明代,盛于清代。据明代万历年间《无锡县志》“舆地志镇目”记载,米市在北门大桥(即今北塘一带),到光绪九年(1883年)形成北塘、三里桥、黄泥桥、北栅口(以上称北四段)、伯渎港、南上塘、黄泥(以上称南三段)及西塘等八段米市,共有米行80家。据光绪十八年(1892年)《创建积余堂记》碑文记载,“迄今惟米豆一业甲于省会”,证明当时无锡米市已居全省之首。无锡米市在历史上可谓赫赫有名,因为无锡地处江南中心地带。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现北门莲蓉桥到黄埠墩一带的运河叫蓉湖,其河面宽,河底深,是昔日芙蓉湖旧址,可停泊大粮船千艘,载粮百万石,宛如一所水上巨型仓库,为南北往来的船只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停泊港湾,从而使无锡具有大集散地的地理优势。
    据《中国财政史辑要》记载,清朝中前期,因袭明制,每年输纳京师的漕粮400万石,其中江苏150万石,浙江60万石;光绪十四年(1888年),江浙两省在无锡采办漕粮每年约130万石,其中江苏漕粮占60-70%,浙江漕粮占30-40%。而承办漕粮的都是大粮行的头面人物,他们亦商亦官,实力雄厚。如代表人物有三里桥元丰粮行张呜球(四品官衔,头戴蓝顶),安泰升粮行吴茂斋,长兴泰粮行邓含章等人,在当时形成承办漕粮的垄断集团。
    宣统二年(1910年),无锡米市粮行发展到143家,粮业收厘捐占无锡两县商业捐(包括工业)总数的30.2%,有“百业之首”之誉。粮食堆栈(仓库)也发展到35家,仓储容量200万石,还有机器碾米厂5家,面粉厂1家。
    民国元年(1912年),漕粮停办,无锡米市一度衰落,年成交量减少五分之一。但随着粮食工业的兴起,加上京沪、沪杭、津浦、陇海铁路衔接通车,有利北方及邻省的小麦、大豆、杂粮大量南运,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大米、面粉出口,无锡米市交易从过去以米稻为主,转变为稻米、小麦、黄豆、杂粮并重的粮食大集散地,年交易量激增到1000万石左右。大米销往上海、浙江及南方,面粉畅销南北,油饼南销兴旺。1928年至1936年为无锡米市全盛时期,碾米工业年产大米400万石,为全国五大碾米中心之一,面粉日产2.6万包,排全国第三位。无锡闻名中外的民族工业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被称为“中国面粉大王”。年产豆饼400万担。无锡恒德油厂被称为“关内第一油厂”,油饼(大油饼)畅销南方各省与南洋一带,成为全国油饼出口基地之一。尤其是粮食堆栈具有300万石储存容量,居东南各省之冠。米市交易量上升达1200万石,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1949年3月,中共华中工委调研室编印的《无锡概况》中载有“无锡米市居全国四大米市的第一位”。
    1949年解放前,无锡还有粮行274家,米店103家,粉麦号131家,油饼行17家,堆栈31家,碾米厂50家,面粉厂18家,榨油厂24家。

 

    话说无锡丝码头
    无锡蚕桑事业可溯源至商朝晚期。从泰伯奔至荆蛮,在梅里教民育蚕开始,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史记》记载了“吴楚争桑”的战争(当时无锡地居吴国),证实春秋时期已十分重视蚕桑业了。隋唐时,无锡农村已“桑拓含疏烟,处处倚蚕箔”(也有写作“桑柘”)。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同治初年,经乱田荒,开化乡民,植桑饲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延及于各乡”,清朝中后期无锡农村普遍从事栽桑养蚕。咸丰十年(1860年),无锡北乡已有整块桑园,当时蚕茧种类甚多,有“莲心”、“橄榄”、“白园”等,其中以莲心种为最佳,土丝的产量以西北乡为最多,质量以鸿声山丝为最好。丝市以南门外黄泥、北门外北塘及鸿山西阳的唐家桥为主。土丝经运丝行收购整理后,销往上海洋行约占40%左右。据清政府厘金局统计:从光绪四年(1878年)后的五年中,我国输出海外的生丝中,无锡生产的分别为1656担到1844担。无锡土丝60%以上销往上海、苏州、盛泽、杭州、宁波等地,供这些地区丝织工厂织绸之用。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洋行、办工厂,美、法、英、德、意、日等国陆续在上海等地开办丝厂,在盛产蚕茧地开办茧行,在无锡开办的茧行约有150余家,茧灶8100余座。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无锡人薛南溟与周舜卿,在上海七浦路开办了永泰(机械)缫丝厂,后来迁锡。光绪三十年(1904年),薛南溟与周舜卿又在无锡东开办了无锡第一家(机械)缫丝厂——裕昌丝厂,安装意大利直缫车96台。此后,无锡缫丝业有了长足发展,到1913年无锡丝厂增至6家,丝车2044台。此后,土丝生产逐渐被机械缫丝替代。而当年,无锡农户约14.2万多户,其中养蚕户占农户总数的99.91%。可以说,当时无锡“家家栽桑,户户养蚕”。到1919年无锡已有丝厂11家,3620余台丝车。据《市丝绸工业志》统计,原始投资达73.4万两纹银,年产生丝7700司马担(1司马担合60.5公斤),年产值563.4万两白银。192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销往欧美的厂丝不但畅销,而且丝价昂贵,为数十年来所罕见,无锡各丝厂的白厂丝几乎供不应求。
    无锡永泰丝厂生产的“金双鹿”牌生丝,在1921年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像奖”,1926年无锡乾甡等11家丝厂的产品,在美国费城国际赛会上获得甲等大奖。1928年无锡的丝厂发展最快,丝厂总数已达38家,丝车10430台。1930年统计,无锡丝厂工人已达37260人,占全国丝厂工人总数的29%,占当年无锡各业工人总数的63%,无锡的丝厂烟囱林立,成为近代无锡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后来,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缫丝业曾一度受挫。到1934年,全市丝厂有50家,其中坚持全年开工的有12家,其他厂家也开始逐步转向复苏。无锡缫丝工业能在世界经济危机袭击下迅速恢复和发展,得益于无锡缫丝业界、工商业者在蚕种、蚕灶和技术、设备管理上的锐意改进。当时,无锡薛寿萱开办的华新制丝养成所就全部采用自造的292台二十绪立缫丝机,其设备之新式,不只为锡地空前未有,即全国亦只有该所一家。于是,无锡的乾甡、锦托、振艺、民丰等丝厂纷纷效仿,置办新式缫丝机。同时各丝厂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纷纷开展各种技术培训班,建立一支良好的制丝队伍。1932年,无锡永泰丝厂在美国纽约设立了永泰分公司,直接对外贸易,成为旧中国唯一能摆脱外国洋行控制的丝厂。1935年,无锡缫丝行业中实力较大的丝厂如永泰、乾甡、乾昶、瑞昌、泰丰、振艺等,为了在国际市场摆脱日纺的排挤,各厂采用内联外挤的办法,成立了“兴业制丝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外企的管理办法,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年《申报年鉴》称之为“设备系最新式,管理之合法,可为全国之冠”。
    据1936年统计,无锡有丝厂51家,占全省丝厂总数的92.72%,超过了丝厂最多的广东顺德县,成为国内丝厂最多的县。当时无锡拥有丝车15562台,占江苏全省丝车总台数的95.13%,厂丝年产量和销售量均属全省之首,这一年无锡厂丝外销量达27734担,占全国白厂丝外销总数的54.6%,被国内外称为“丝都”。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占无锡后,30家丝厂被毁,无锡的缫丝业受到严重摧残与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缫丝业一度复苏,但国民党发动内战,政府横征暴敛,税捐苛杂,无锡开工生产的丝厂亏损严重。到1948年初,无锡全县仅有400余台丝车运转。这一年物价飞涨,到年底,丝厂全部被迫关闭。□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