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人大代表的联名议案,终使村庄村民受惠

——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14-12-3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2014年年初,97名市人大代表在无锡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交了联名议案——“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议案”。经各方努力,年初的议案已成实施意见,从2014年第四季度就开始从“纸”上走向村庄。补偿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不仅在于补偿,更在于引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百年砖窑村的“绿色转身”


    锡山区,东港镇,东南村。
    百年砖窑村已是绿荫大片,曾经的两大砖窑已成村里的生态氧吧。村民们在砖窑原址上种上绿化植物,村民们有了自己的新“增长点”。但村书记程惠鹤介绍,窑厂和企业拆迁后,每年村级经济就少了收入190万元左右。
    “生态补偿机制,越快落实越好。”程惠鹤说,《无锡市生态补偿机制意见(试行)》出来后,对照一下村里的4200多亩水稻田每年能得到160多万元的补偿款。“对村级财力是很大的提升,”村里打算补偿款到位后向村民公开,用这一款项为村里和村民做点实事。
    “机制的运行为农民消除后顾之忧。”市人大代表、锡山区农林局副局长蒋红梅说。消除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保护。据悉,全市生态红线区域1327.3平方公里,占无锡国土面积的28.7%,这些生态保护区域受多种条件限制,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全市288个经济薄弱村约70%位于生态保护区内。


历时10个月的议案“推进时”


    回溯一纸议案的推进过程:2014年年初,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对97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作出决议,2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政府的工作方案,9月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10月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意见》,11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由此无锡正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意见的出台只是开始,”作为议案的提出人,市人大代表、锡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华炳泉说,下一阶段,关键要把生态补偿机制的各项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加强宣传力度,制订操作细则,确保资金的管理使用规范、有效,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把补偿落实到位,把农田保护好,把无锡生态建设好,这是惠及子孙的大事。”
    “借此契机,大力推进生态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市农委副主任陆晓鹤说,随着管理办法和申报办法的出台,生态补偿工作已有了具体的操作程序,正在扎实进行之中。


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的“督办力”


    从村民、村书记到农林部门、人大代表,对议案决议的落实工作表示满意,并对未来有着共同的期盼:能够长久地执行下去,从目前的实行办法变成一个长效机制。
    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建春说,此次意见实施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意见和办法都是“试行”,三年后将进行相应的调整。后续还要做好生态补偿机制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未来还将适时启动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工作,真正做好这项惠民实事。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建华指出,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无锡生态补偿机制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下阶段要对工作措施进行细化与完善,推动补偿机制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补偿机制真正惠及百姓。(胡桃)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