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防汛及河道水环境治理

筑牢安全度汛的“法治大堤”

时间:2015-06-0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城在湖边。随着主汛期和夏季高温的到来,加之今夏的“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影响,防汛和河道成为民生关注热点。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对防汛、河道水环境治理进行专题视察,查看防洪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检查《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实施情况。
    汛期前看防汛,已是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第三年的“规定动作”。这不仅是对绷紧防汛这根弦的督促,更是推动全社会依法治水理念深化,筑牢安全度汛、安全度夏的“法治大堤”。

    每个工程都是民生工程
    湖畔城市,近水亲水,自古以来就面临着人水相处的问题。“每一个工程都是民生工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建华在视察中与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的负责人交流时说,防汛和水环境治理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事实如此。伯渎港水利枢纽,位于新区坊前与梅村交界处,主要作用是防洪、排涝和改善城市水环境,其“保护”的范围是无锡主城区136平方公里;吼山北联河水利工程,即将于今年8月底完工,发挥拦截山洪、储蓄优质灌溉水资源的作用。吼山浜整治工程,5385米的河道是一个重要的排水通道,整治后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下降43%;胶山南新河工程,3250米的河道带着4.6万平米的景观绿化,既是排水河道也是生态美景,还有涵养水源的功效。
    每一个工程都意味着一条防汛的防线。据悉,我市开展了水利工程汛前大检查工作,对重点地段、低洼地区、河道筑坝、防汛仓库都进行了详细检查。4月底,全市加高加固圩堤10.7公里,疏浚县乡二级河道85条,新建和改建排涝站20座。各市(县)区开展了一系列防洪工程和河道清淤工程建设,确保工程防护到位,进一步提高全市防洪排涝能力。

    严防密守确保安全度汛
    主汛期、夏季高温的到来,给安全度汛、安全度夏带来挑战。就在视察当天,大雨袭来。“做好各项准备,确保有备无患。”市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视察中,与会者与防汛、河道治理一线的负责人、工作人员形成互动与共识:无锡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太湖安全度夏的责任,今夏的工作任务依然繁重,绝不可掉以轻心。
    面对挑战,严防密守,确保不留安全隐患。防汛防旱工作层层落实:各级政府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市县乡三级组织指挥体系,重点区域、重点设施责任到人。视察中,一些“重点”得到充分关注:高度重视河湖水库安全管理并加强监测,保证汛期泄洪安全;排查薄弱环节,及时疏通排水管道,督促有关部门在房地产开发、道桥建设中配套做好管网衔接工作,确保雨涝排泄畅通;城市危旧房屋必须重点防范,及时进行加固除险;重视地铁、立交、桥梁等重大涉水工程的防汛工作,特别地铁等地下工程。

    依法治水推动人水和谐
    严格执法、依法治水,是做好防汛防旱和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治水先治河。无锡地处江南水乡,全市水网密布,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流5640多条,总长7330公里。此次专题视察中,市人大常委会对《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为下一步全面提升河道管理水平“把脉”,进一步促进人水和谐。
    我市将加快推动河道规划编制工作的全面完成。据悉,将着眼于防洪保安、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交通航运等综合考虑,加强与各项综合规划的衔接,抓紧编制《无锡市区河道控制线规划》,进一步明确河道管理范围、河道控制保护范围。同时,推动建立健全“河长制”考核激励机制,河道水质日常监测与安全预警机制,市、市(县)区、镇(街道)三级联动、统一协调的河道管理网络,以此确保全市水系得到严格保护,充分发挥河道在防洪、排涝、航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书写人水和谐新画卷。(陈苏)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