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为了社区老人安享晚年幸福

——梁溪区人大代表林水芳的爱老敬老情怀

文 / 林 清 罗春凯

时间:2018-10-17 13:0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正在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去年年底,无锡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20万,也就是户籍人口中不到4人中就有一名60岁以上老年人。如何让这些老年人居家养老,安享晚年生活,是摆在基层干部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梁溪区人大代表、北大街街道丽新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林水芳,秉持一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初心,向社会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丽新路社区由几个老新村组成,户籍居民2079户,总人口4267人,60岁以上老人就有1878人;其中三棉新村的老人占比更是高达近70%,而且公共生活设施十分简陋。
  2016年4月,林水芳到丽新路社区任党总支书记,2016年6月当选梁溪区第一届人大代表。上任之初,她就被社区路口的一幅景象触碰到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社区办公楼门前常见到十来个老人挤在一起晒太阳。通过与他们交谈,林水芳了解到:这些人大多是空巢老人,平时走不远,又无处可去,只能聚在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回家后随便吃些剩饭剩菜,在简单无聊中消磨着时光。74岁的独居老人王大爷说:“我生活能自理、钱够花,就是想找人说说话。”孤老许大爷说:“平时还好,最不想过节。看别人家过节开开心心,自己孤孤单单的,不是滋味。”
  如何帮助这些老人,让他们在社区过得更加充实?怎样为孤寡老人办实事,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这些问题萦绕在林水芳的脑际,让她寝食难安!连续几天的苦苦思考,林水芳决心在社区为这些老人营建一处活动场所,让他们乐享老年时光。同时,也以此为钥匙开启老新村社区管理、服务之门。
  说干就干。林水芳开始满社区转悠,为老人活动室“选址”,终于相中一处位于社区路边的空置民房。通过反复上门做工作,再三沟通,房主蒋建平老人终于被林水芳的真情所打动,把私房无偿捐献出来,给社区做老人活动室。在蒋老伯的带动下,居民们有的搬来了座椅板凳,有的送来了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还有的捐献出各类图书……大家齐心协力,共建共享,一家拥有厨餐厅、洗衣房、健康屋、心聊间、便民室、娱乐站、悦读者等多个功能厅室,专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的活动室初具规模。这些设施设备虽然简陋,却十分实用,深受老年人欢迎。居民给活动室取了个温馨的名字:暖宅——爱的共享空间。这里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每个人既是服务他人的志愿者,又是被他人服务的对象。老人们不出社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便利的服务。行动不便的老人衣物有人洗,想吃的菜有人做,身体的健康被时刻关注,满肚子的心里话有人诉说。每逢节日,林水芳都要举办各种关爱活动,带领社区志愿者与独居孤寡老人欢聚一堂,共度佳节;春暖花开的时候,组织老人们去锡惠公园杜鹃园赏花;瓜果飘香的季节,举办社区“百家宴”,每个老人都端来自己的拿手菜,专业大厨志愿者为大家奉上了红烧排骨、腐乳肉、蟹粉蹄筋、四喜面筋、菊花鱼等锡帮菜,总共有100多道,桌上摆得满满的,看着就有食欲;秋高气爽的日子,带领老人们去惠山寺吃素斋;新春佳节来临,邀请盛世卓玛艺术团来社区为老人举办小春晚;风和日丽的时候,邀请红十字会合唱团、老年大学艺术团、京音京剧团来演出,邀请旗袍会表演中老年旗袍秀,邀请青年摄影家协会为老人免费拍照;母亲节来临之际,组织“聆听母亲的心愿”活动,让老阿姨、老阿婆写下自己的心愿,社区帮助实现;每个月都要组织集体生日宴会,为老寿星们庆贺生日……这些胜似亲人的照顾、陪伴,让老人们的心里倍感“温暖”。如今,老人们已经把“暖宅”当家,习惯于三三两两来到这里,洗洗衣服摘摘菜,看看电视聊聊天,在互帮互助的关爱中感受家的氛围,乐享温暖时光。为了便于老人们随时来暖宅活动,林水芳专门配了7把钥匙,分别交给7位老人管理、使用。
  一天,林水芳接到父亲病重的电话,匆匆赶回老家宜兴山区。当被医生告知父亲已无法进行手术,建议多陪伴,做些好吃给他时,林水芳心如刀割,不禁泪如雨下。含泪伺候了父亲5天后又挥泪与父亲告别。回到社区,林水芳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许许多多像父亲一样的老人来说,最方便最中意的美食,不就是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吗?于是,她请王伊人、陆琴芬夫妇担纲创办“暖宅味道”爱心馄饨店,解决社区老人的午餐问题。
  2017年8月9日,爱心馄饨店开张营业。在运行方式上,借鉴意大利那不勒斯“待用咖啡” 传递爱心的模式,就餐者在消费时,可以多购买捐出去,留给那些需要的人享用;店老板和伙计都是志愿者,不拿分文报酬,店里盈余全部用于帮助社区特殊群体老人的用餐。为了适合不同人群的口味要求,店里除传统的三鲜馄饨、荠菜馄饨、鲜肉馄饨、鱼肉馄饨、虾仁馄饨、蟹粉馄饨外,还创新推出了菊花馄饨,口味十分独特,深受大众欢迎。另外,根据季节时令,店里还推出了爱心饺子、爱心团子和爱心粽子。
  为让馄饨店持久经营下去,长流水不断线,林水芳想尽办法,通过线上线下运作,拓展爱心馄饨的销路;与黄巷街道惠山社区开展共建,一方面为惠山社区老人免费提供爱心馄饨,另一方面免费在盛岸菜市场租用专柜售卖爱心馄饨;此外还打出了为客户提供预订服务的广告,不断扩大爱心服务面。考虑到社区老人想喝碗粥,自己做,吃不了;出去买,不方便等情况,林水芳决定,作为社区助老服务项目,爱心馄饨店增加一项服务项目:每天早上为社区老人免费提供 “爱心粥”。隆冬腊月,林水芳与志愿者一道上门服务,将热气腾腾的“爱心粥”端到老人们手中,让老人们感到既暖身又暖心。在此基础上,林水芳还与全国最美乡村——山联村联手,请他们定期为社区老人捐献夏日菊花饮料;与新吴区雨花斋联动,请他们定期提供爱心素斋,不断丰富爱心食谱。
  2017年9月,无锡“暖宅味道”爱心馄饨项目被推荐至全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大会,现场2000只爱心馄饨被抢购一空。大会结束时,该项目获得全省银奖。2018年3月1日,丽新路社区“暖宅味道” 爱心馄饨又被无锡市文明办授予全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听说“暖宅味道”爱心项目后,无锡书法家协会主席王建源、副主席查理达先后为“暖宅味道”欣然题写店名,无锡市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方丹琼专门为此点了一个大大的“赞”。为使“暖宅味道”更好地推而广之,爱心精神发扬光大,林水芳专程到工商局注册了“暖宅” 商标。
  面对着这些最需要关心、关爱的老人,林水芳给自己立下一道规矩: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走家串户,挨家挨户嘘寒问暖,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可是,日子一长,林水芳真切感到,仅仅依靠社区的力量服务这些老龄居民,物力、财力和人力都严重不足,有的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有的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林水芳决定向外界“借力”。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林水芳先后与20余家公益组织联系、洽谈,最后好中选优,林水芳引进了漫修所律师队、百信志愿者医疗队、无锡公益摄影队等8家社会公益组织,将专业服务引入社区,成为社区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每周二是社区法定的公益便民服务日,既有磨剪刀、理发等便民服务内容,也有免费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更有最受老人们欢迎的养生保健讲座和健康诊疗活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纷纷点赞。
  去年7月的一天,林水芳得知88岁的居民黄鸿奎老人被发现中暑躺倒在家里,随即与平常在社区开展义诊活动的志愿者团队联系。公益团队马上派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大夫带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施救,然后,背起老人直奔楼下,送往医院救治。因抢救及时,老人最终脱离生命危险。
  现在,王大爷逢人就夸社区、夸暖宅,“来这里不仅可以看电视,还有美味品尝,参加社区开展各种活动,还有义诊,真是太好了!”原本性格孤僻、少与人交往的赵阿姨,自从被林水芳动员做了志愿者,活跃在社区活动的方方面面,脸上总洋溢着笑容,儿女回来见到她第一感觉就是:“妈妈真的换了个人!”还有去年,80多岁的空巢老人周根娣、石椿年夫妇相继去世。在他们生命的弥留之际不约而同拉住前来探视亲友的手,反复叮嘱道:“千万别忘了给小林、给社区送面锦旗啊,感谢他们的精心照顾!”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无疑,林水芳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林水芳的精神是令人感佩的。但是,面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林水芳的力量却又是微不足道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的社会呼唤着千百万个林水芳,期待着千百万间“暖宅”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人人献出一点爱,幸福之花处处开……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