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

农村改革话巨变

——我与农村改革四十载同行

时间:2018-11-16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向全国发出改革开放动员,安徽小岗村农民大包干成功经验,为开展农村改革点燃火种。我亲历、见证、记录、参与、受益于这场史无前例的农村改革,亲眼目睹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农村巨变载史册。
  ——农村政策调整,生产关系快速转变。农村改革将原集体化经营模式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由指令性计划生产转变为农民自主经营,计划商品调整为市场经济,激活了力农副产品生产、繁荣了市场,收益由集体统一分配改为农户多产多收,改变了农民长期吃大锅饭的旧习,干部从每年召开夏收夏种、双抢、秋收秋种、各类检查、现场等“会海”中摆脱,精力转向服务,激发了农民积极性,改变了原来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政策激发活力,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政府由联产承包初期定农税、交公粮,后来调整为免农税、取消粮食任务,还给种粮补贴,实行粮价保护,惠农政策不断升温,结束了农民种粮还要借、用钱要贷款的历史,农民原来不愿务农转变为乐意务农,一些农民说,现在种田不但免税,还粮补,吃粮充足,余粮可发展畜禽,农闲外出打工、经商创收,真是算得来。农民思想观念从传统中转向现代农业。
  ——基础科技运用,农业产量大幅增长。联产承包后,农民最期盼是服务和技术指导。当初,我在丁蜀区农技站工作,因撤区原因,领导关心我,安排在区矿管站当管理干部,说工资高,还有奖金,当时我想,中国十亿人口,吃饭始终是大事,农民联产承包急需技术指导,本人有和桥农大、句容农校学习的知识和8年农技员工作经验,我爱农、有专长、不怕苦,决定投身农业,得到领导鼓励支持,调到张泽乡担任农技员期间,我勤奋努力,巡回每村、每组,踏遍每只圩区,上班时间几乎都在田头,与农民交朋友,指导他们布局、防病治虫、串换良种、科学管理,受到农民欢迎和好评,经共同努力,三麦产量从集体化的300多斤上升到500多斤,水稻单产从800多斤超过千斤,自己承包的14.8亩责任田产量比面上还高出二成,农业喜获连年丰收,农民增产增收令人欣慰。
  ——经营方式转变,多种经营全面发展。联产承包丰产丰收后,加快发展了畜禽生产,就我队而言,70年代曾出现每户限养2只鸡,联产承包后,一般户养20-30多只鸡,当时张泽乡肉猪年出栏为4000多头,后上升到1.2万多头,单猪规格从原130-150斤,提升到170-200斤,在自主经营中,农民因地制宜将低洼田开挖鱼塘,高田种植经济作物,在市人大代表吴定大大农户开展稻田养虾、养蟹的带动下,带动了面上农民的副业生产。农民在闲季外出务工、经商,多服公司统计年产值由原来的几百万元上升到数千万元。
  ——自主科学安排,剩余劳力转向创收。农民在忙季集中突击5-6天,起早带黑抓管理,农闲自主安排外出打工、经商搞创收。就我队而言,原有40多名男女劳动力,常年务农,人均收入不足150元,改革开放后,80%的劳动力转向办厂、经商、务工,农民由原来单纯的种粮为主,拓展成农、副、商全面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现户户有存款,30%农户在城中还购买了商品房。
  ——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改革后,农民生活水平从集体化时期的150元左右,到90年代达3000多元,现已达3-4万元。本人回忆在70年代到公社步行上班,后购买自行车、摩托车、现有汽车;住房从茅草屋到平瓦房、楼房,现在城中有商品房;经济上从结婚时负债到现有存款。农村今昔对比,过去求温饱,现在讲营养,过去出门步行,现有车辆,过去居住茅草屋,现有新楼房,过去布票不够买粗布,现服饰玲琅满目,过去生活只求过得去,现要讲质量,过去稀罕万元户,现在几十万元存款不稀奇,上百万存款有的是。中国农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些百变来自改革开放。
  ——乡村工业发展,土地产出效益提高。农村从原来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农、副、工全面发展,我所处在张泽乡在70年代仅有耐火、农机、竹筷、砖瓦四家乡属企业,到2000年发展到40多家,销售从原来不足千万元上升到超亿元,乡财政收入从原300多万元,上升到2360万元。基层各村抓住契机加快发展工、副生产。就本人在90年代到扶贫的大树定村情况看,当初村级收入为18万元,我定村后会同支委分析研究对策,经三年努力,创办企业4家,引进2个种植专业户,有计划对千亩荒山和半荒山复耕180亩,对集体茶场招投标承包,村级收入上升到120多万元。年终支部总结会上,有老党员说,农村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我们下一步还要着力发展工副业生产。
  ——人大代表发力,公益事业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相关人大代表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得到加强,基层党委、政府把人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人大代表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彰显。本人在90年代参与人大工作,回忆会同市、镇代表视察、走访联系选民活动中,听取许多百姓强烈反映,张泽8公里长的南北主干道路,行人遭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加之道路下面有农灌暗渠道,受载重车加压,多处通天,当时又未安装路灯,交通事故频发,强烈呼吁要求政府改造铺设道路,代表们视察体验、听取多方意见后,向政府提出加快改造张蜀公路的建议,政府作出改造决定,当初预算资金390万元,为减轻财政压力,镇人大在市、镇代表会议上发动代表捐资113万元,经一年多努力改造完毕,十多年后,随着乡村工业、农副业生产发展,车流、人流量不断加大,张蜀主干公路路面狭窄、路基损坏,已不适应生产、生活需求,沿路村、企、百姓反映要求拓宽路面,代表们继续跟踪发力,又向政府提出拓宽改造张蜀公路建议,政府高度重视,投入1亿多元资金,拓宽路面、改造15座农桥,沿线安装路灯,浇注了黑色路面,于2014年竣工通车。百姓呼,代表应,政府为的成果,受到惠及3万多百姓的点赞,代表们倍感欣慰。在人大代表不断发力下,政府又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在张泽加快了老镇区建设、新建了张泽中小学、幼儿园、卫生院、二次改造农贸市场。政府创办公益事业,受到百姓一致好评。现新农村建设呈现:道路硬化、夜间亮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通讯网络化、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农村正在迈向现代化。
  ——政府精准扶贫,弱势群体全面保障。政府多年来始终注重扶持弱势群体,采取科技扶贫、安排就业、特困低保、孤独老人五保、因病因灾救助、残疾人保障、困难学生捐助等举措。做到弱势群体一户不漏。改革开放后,农村再也没有发生因家庭困难造成学生失学、孤独老年担忧养老、因病致贫、重病看不起等现象,这些弱势群体共享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温暖。
  ——政府强化服务,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乡村干部由原来忙于安排生产计划、各种会议活动、处理借粮、贷款、就业等事务,转向强化服务,协调指导,从中央到地方减少许多行政审批程序,办起便民服务中心,深受百姓好评,融洽了干群关系。
  农村改革取得的成果令人欣慰,四十年中发生的巨变发人深思,八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是民富国强的根基。改革成功主要是靠政策调整改变了原来落后的生产力关系,激发了广大农民中蕴藏的生产力。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无止境,是不断自我修复完善的举措,改革开放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宜兴市丁蜀镇人大  潘洪顺)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