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预算

关于无锡市部分财政专项资金专项调研相关问题的部门整改情况

时间:2020-12-15 16:01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精神,2020年8月-9月, 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以“调研+询问”的方式,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从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角度切入,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居家养老援助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应急管理专项资金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分析了三项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和使用绩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应急局重视问题的整改工作,均按要求于近期提交了整改情况报告。现汇总如下:

一、关于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政府对公共医疗投入尚显不足的整改情况
  1. 对部分公共卫生投入相对不足的问题。一是围绕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梳理各级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厘清事权责任,制定《无锡市医疗卫生领域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建立医疗卫生领域可持续的、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长效机制。二是在合理确定服务项目的补助水平和补助方式下,市级逐年增加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增强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2020年投入1.43亿元,较上年增长11.7%。三是指导和督促区、街道、乡镇合理划分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并按照确定的支出责任,合理安排预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扎实。四是要求各区定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疫情造成的影响情况实时进行监测,加强财政财力支持,积极探索适合各区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财政拨款机制,更好地保障各机构的良性循环。
  2. 对全市急救网络布点尚不到位的问题。市卫生健康委正在编制《无锡市院前急救应急体系建设方案》,科学规划院前急救站点布局。由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制定院前急救站点设置规划,与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一是市区中心区域急救站点按服务半径3-5公里以及人口分布、交通状况、急救呼叫量等合理动态设置,涉农地区急救站点按建制镇(街道)或服务半径≤10公里设置1个,全面打造“10分钟急救医疗服务圈”。二是在市区东、西部依托市属三级医院完成两个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用分站(防疫集中洗消点)建设,直属分站建设占比达到70%,全面打造“10分钟急救医疗服务圈”。三是完善急救站(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考评体系,推进“直属+网络”急救站点一体化建设,全方位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3. 对设备购置、医疗用房修建缺乏资金保障的问题。各区正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建设、设施设备提档升级。一是梁溪区正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年改造计划,已完成通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广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黄巷、北大街中心的移址搬迁;扬名中心改扩建、广瑞通江等8家(金匮、江海、刘潭中心、崇安寺、迎龙桥、上马墩、清名桥)中心的修缮改造工程。继续完善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建设规模及服务功能,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移址重建或改扩建工程。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及设施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已列入2020年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项目总投资共计8000万元,已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二是滨湖区河埒街道在2020年区政府专项投资项目中专门立项,用于卫生中心安全改造,预计投资35万元,在2020年底完成。环湖社区三楼面积3900平方米,使用权将提供给蠡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达到规范化建设文件标准。三是经开区太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租金已由太湖街道办事处全额承担。
  4. 对经费补偿机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梁溪区卫生健康委正与区财政局进行沟通,并将今年1-7月份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疫情造成影响情况实时进行监测,争取财政财力的支持,并积极探索适合该区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财政拨款机制,更好地保障各机构的良性循环。
  5. 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一是根据市卫生健康委、编办、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物价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超基数劳务提成机制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机制,并将完善绩效工资制度三大机制落实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市(县)、区党委、政府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力度,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地见效。二是市卫生健康委制定出台了《无锡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工作方案》,明确基础性签约服务收费的70%必须绩效外奖励给签约服务团队,以真正实现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活力、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目标。三是为进一步做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自2020年起,我市将65岁以上老年居民健康体检与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进行了整合优化。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率,降低因肿瘤引起的过早死亡率,提高居民期望寿命,决定自2020年起在市区启动实施“肿瘤标志物免费筛查项目”,并列入2020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二)关于部分医保结算不及时的问题。市医保中心针对医保结算周期长的现状,今年给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拨付了一定的周转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金周转的问题。市财政局会同市医保、卫健部门下发《关于印发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费用年终清算工作规程的通知》,明确了医保费用年终清算结付流程、时间。
  (三)关于预算编制和绩效目标设置精准性不够的问题。市财政局要求参考上年度项目实际完成值,结合当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科学预测研判,确定合理的绩效指标目标值,同时加强日常绩效跟踪,确保全面实现既定目标;市卫生健康委已出台《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对绩效目标管理明确了以下具体要求:①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每年编制预算时,所有申请财政预算资金项目的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都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各自的职能重点工作,按规定和要求编制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审核未通过的,不得申请或安排预算资金。②要求绩效目标必须详细反映相应工作任务、经费预算的测算过程、达成的效果等。目标应当包括投入、过程、产出、效益和满意度等方面指标。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市卫生健康委财务处应要求报送部门和单位及时修改、完善。③市卫生健康委相关业务处室和预算单位要按照批复的绩效目标组织预算执行,并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跟踪、绩效自评。④预算执行中,市卫生健康委相关业务处室要围绕预期绩效目标,对项目的组织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按照服务需求,结合机构的服务能力,进行科学测算,确定合理的预算金额,同时加强日常跟踪,确保全面实现既定目标。
  (四)关于基层医疗作用发挥不充分的整改情况
  1. 对基层卫生机构床位低于国家、省水平的问题。一是将综合分析全市常住人口增长和社区门急诊人次数增长预测、人口年龄结构与疾病谱改变、分级诊疗模式等因素,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好满足广大百姓就医需求。二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建设。加大社区医院和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创建,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成江苏省社区医院及江苏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三是深入开展“大基层”体系建设,除三级医院及各地已经明确的市(县)区医院外,将其余机构全部纳入基层管理体系,积极推动一级医院和社会办医资源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2.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缺乏、医疗人才配备不足的问题。一是督促各区卫生健康委要会同区委编办、区人社局等部门,在编制允许情况下“应招尽招”,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招引力度。探索创新实行多元化招聘。如“面试前置”“校园招聘”“差额考察”等方式,确保招聘人才符合岗位需求,真正做到人尽其用。二是在实施公开招聘过程中,对经公开招聘难以形成竞争的岗位,在符合卫生执业准入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报名条件、降低开考比例;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需的紧缺性岗位,招聘时适当放宽年龄要求,简化招聘程序,不经过笔试,采取直接面试方式。以重点考察临床能力,以高素质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为目标,长期招录一批影像、B超、康复、儿科、老年病等专科建设团队。对基层引进的高端及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三是加大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利用宣传推介材料,充分展示各区的区域优势,完成招聘宣传片、单位宣传画册、卫生人才基金政策读本的制作。利用校园招聘机会开展推介活动,力争建立政、校长期合作模式,并形成框架协议。四是需求导向加大人才吸引。面向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引进的策略,探索“一人一策”,完善考核的评价方法,自主选才,提高对应聘者的知识背景、职业素养评价的权重,提高人才的适岗性。五是强化措施,促进人才队伍稳定。充分发挥绩效薪酬分配的引导作用,以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六是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规定,强力督促各地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三项机制”政策,进一步提升基层岗位的吸引力。
  3.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普遍较弱,诊疗量占比增长缓慢的问题。一是引导各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细则进行重新调整完善,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删除个别不合理指标,增加药占比、百元医疗成本创收成本等考核指标;将压降药占比纳入考核内容,倒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结构的优化和医疗服务性收入的提高。二是考核结果和各中心全体人员奖励挂钩,真正起到工作指挥棒作用。努力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提高除配药以外的医疗业务,提高床位使用率,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我滚动、良性发展的能力。三是进一步深入持续推进紧密型医联(共)体建设及医保支付方式DRGs试点工作,让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留在基层机构就诊,促进基层诊疗量占比的更大提升。四是加快实施省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提升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服务能力。五是深化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推进基层卫生服务模式向健康管理转型,推动全科医生团队提供医防融合服务,做到医患签约固定、团队医护绑定。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涉农地区医共体建设“全覆盖”,推动龙头医院优质资源下沉,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基层服务利用。
  4. 对于“医疗服务体系倒三角”现象,导致分级诊疗难以实现,医联体建设未达到预期目标的问题。一是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定期通报的分级诊疗数据,我市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下转的人次数以每年20%以上增幅在增长。目前市卫生健康委正通过建设“医联体药品保障供应平台”,丰富基层成员单位的药品供应目录,让群众在家门口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能够买到慢性病治疗药物,减少不必要的转诊。二是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医学教育和进修学习,同时充分利用医联体平台和对口支援工作,提升专家“传帮带”作用,持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诊疗能力。三是市卫生健康委已将医联体建设工作纳入医政医管2020年年度重点工作。目前我市各医联体龙头医院共开设医师工作72个,2020上半年共服务3万余人次,医联体龙头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正在逐步下沉至医联体基层成员单位。四是市卫生健康委建设无锡市分级诊疗应用系统,该系统已覆盖全市市区各医联体及其成员单位,并已实现医联体内部预约诊疗、远程会诊、远程培训,以及就诊人员健康档案、就诊记录共享等功能。五是市卫生健康委将加强对各医联体协议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医联体基层成员单位对于分级诊疗应用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共享,不断推进全市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最终实现“接得住”下转患者,“留得住”来诊患者。

二、关于居家养老援助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预算编制的精准性不够的问题。市民政局依据上年度各区实际享受服务的老年人家庭户数、服务标准等分地区分类别,并综合考虑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在此基础上按照服务需求、机构服务能力,科学分类、合理测算市、区实际承担的比例,编制好2021年支出计划,着力提升预算编制精准度。同时,加强日常跟踪,按照《无锡市市区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实施办法》指导规范各区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要求和程序,做好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申请、审核、审批工作,及时与服务机构进行数据信息对接,保障援助服务项目有序开展,按季结算服务资金,确保资金绩效进度,确保全面实现既定目标。
  (二)关于服务人数未达目标要求的问题。市民政局在深入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2019年底对原《无锡市市区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适度扩大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对象范围,适当放宽上门服务老年人年龄,将原文件规定享受每户每月2个工时援助服务的第九类对象,享受年龄由83周岁放宽至80周岁。今年,梁溪、锡山、惠山、新吴、经开等地结合本地实际,在市确定的服务对象范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将上门服务老年人年龄放宽至75周岁,着力提高援助服务覆盖面。同时,我局加大宣传和工作力度,增加老人对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的了解和援助服务政策知晓度,努力扩大为老服务政策效应,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市居家上门援助服务人数16.96万人,占比12.7%。
  (三)关于服务项目针对性不够的问题。一是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健全完善援助服务评估制度。市民政局今年已制定出台《无锡市市区居家养老援助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考评办法(试行)》,对居家养老援助服务机构运营管理、服务成效和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机构应确保服务多样化和区域特色化,涵盖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内容,各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培育发展至少2项服务率(每项服务人数占服务总人数比例)在10%以上的项目类型”。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对援助服务机构的服务、管理、信誉进行综合评估,对援助服务对象开展满意度调查,加强政府对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的综合监管和援助服务机构自律管理,改进服务质量,确保服务落到实处。建立覆盖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养老服务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养老行业信用监管和风险管控。二是督促指导援助服务机构加大人员招募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人员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着力培养服务规范的一线工作队伍。三是将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会同人社部门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队伍培训机制和继续教育制度,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加强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按规定落实养老护理岗位补贴、入职奖励、特岗津贴等各项奖补政策;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褒扬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四是加大服务机构培育力度。根据《无锡市市区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实施办法》要求,承担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的机构需有一定经济实力、管理水平、服务经验,且有与从事援助服务相配套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针对我市具备上述资质要求的服务机构尚不多这一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培育扶持,形成充分竞争、优质服务的良性工作格局。

三、关于应急管理专项资金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预算管理规范性不够的问题。一是市应急局坚持“经费随着职能走”财政保障原则,加强与财政、粮食物资储备部门沟通衔接,探索“应急部门提出需求、财政部门资金保障、粮食部门购置管理”的保障模式,建立战时与平时相结合、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结合、实物储备与协议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确保救灾物资保障到位。二是市财政局督促市应急局加强资产管理,做好《市应急管理局物资采购管理规定》《市应急局财务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全方位建立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从程序上规范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切实提升资产管理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强专项资金核算管理,制定出台《无锡市应急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财政局指导市应急局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的开支范围、开支内容等进行预算编制和使用,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切实提升财务核算的精准度,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和规范。
  (二)关于安全生产宣传针对性不够的问题。市应急局将统筹开展全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着力打造以“安全生产月”为重点,消防、森林防火、防灾减灾、科普、法制等主题宣传为支撑的品牌体系和“无锡应急”两微一端特色品牌,切实发挥宣传效应最大化。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宣传模式、宣传内容与宣传对象的融合度,加大社会公共安全宣传比重,认真做好各类活动的统筹谋划、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工作。二是发挥社会公共资源优势,采取开设专栏专题、“应急之声”广播电视栏目、推送安全警示短信、发放宣传海报、投放公益视频、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全面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知识科普。同时强化媒体融合联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讲座、培训等载体效能,着力构建形式多样、高效快捷的安全生产信息和公共安全应急知识公开传播方式。三是拓展传播渠道,在地铁、公交移动电视、城市重点路段沿线公交站台广告牌、市民广场显示屏、出租车顶LED屏、隧道出入口、电影院影前广告、小区电梯等开展社会公益安全宣传,全面提升宣传广度、深度和频度,全面提高安全宣传实效。市财政局将继续做好应急宣传经费的保障工作, 2021年安排相关经费350万元, 用于安全生产公益宣传和防灾减灾宣传工作。
  (三)关于绩效目标设置合理性不够的问题。一是提升绩效目标的编制质量。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业务处室对绩效目标管理的认识。预算编制中,通过对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监管任务中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当年度项目实施的情况,科学预测研判,制定出合理的总目标和各项目绩效目标。二是增强绩效目标完整性。在设置涵盖体现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产出类绩效目标的基础上,探索设立体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持续影响效果及满意度的文化宣传效益类绩效目标。当实施项目发生变化时,市财政局将指导市应急局及时对绩效目标进行相应调整,确保绩效目标和实施项目内容的一致性。三是夯实绩效跟踪管理基础。注重对实施情况的数据积累,并通过建立相应台账,完整记录项目实施情况及掌握的效果情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绩效指标完成率。四是加强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监控,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中选取骨干组成应急局绩效管理小组,定期收集绩效信息和相关数据,跟踪预算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五是完善和强化绩效跟踪结果运用,建立评价成果奖惩激励制度,做到真正的奖优罚劣,建立问责机制,强化各项目执行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真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
                                     2020年12月15日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