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议专题 > 代表大会会议 > 第十六届人大会议 >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 大会报告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1年1月20日 在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钱 斌

来源: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时间:2021-01-28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锚定争当全省法院高质量司法领跑者的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司法智慧和力量。一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184177件,审执结160049件,同比分别下降14.89%和13.69%;其中,市法院受理案件15112件,审执结14081件,同比分别下降8.61%和8.65%;一审服判息诉率90.78%、一审判决案件被改判发回重审率1.87%,位居全省第1位;民事案件调撤率52.17%、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76.23%,位居全省第2位。

  一、强化使命担当,全力保障夺取“双胜利”

  倾力保障疫情联防联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法院听党指挥、闻令而动,1176名干警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先后投身火车站、高速路口等一线开展防控服务,一名干警被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荣记二等功,被评为无锡市优秀共产党员。深入开展“走进千个基层网格”专项行动,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源头化解纠纷。坚决筑牢疫情防控法治堤坝,审结妨害疫情防控、涉防疫物资诈骗等刑事案件43件。

  广泛推行线上办公办案。因时因势转变工作方式,推行“指尖”立案,引导涉诉群众通过手机客户端对接“移动微法院”。实行“线上”审判,网络庭审案件1620件。实施“隔空”调解,运用“江苏微解纷”等平台调处案件。创新“云端”执行,办理网上执行查控18万件次,线上执行案件79件,网络司法拍卖成交1869件。

  依法服务“六稳”“六保”。出台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意见,开展“服务万家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印疫情防控期间处理劳动争议、防范房屋租赁纠纷的工作指引以及应对疫情促发展法律问题42问解答,发布17期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讲座小视频。坚持审慎善意文明司法,对涉诉企业慎重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妥善审理因疫情引发的合同违约、企业债务等民商事案件627件。出台服务全市涉外企业发展10条措施,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215件,促进稳外资、稳外贸。

  二、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

  助力打赢四场硬仗。聚焦打好全面小康收官仗,妥善审理新型农业经营、农地流转等案件,出台实施意见保障村级集体资产清理整治工作。聚焦打好产业强市纵深仗,审结涉及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和先进制造、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案件,依法引导、保障和支持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聚焦打好长三角一体化主动仗,出台18项举措,在审判执行联动、诉讼服务联办等方面推进跨区域司法协作。聚焦打好重大风险防控攻坚仗,推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31条措施,强化金融审判服务实体经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职能;健全防范和打击“套路贷”虚假诉讼长效机制,妥处民间借贷纠纷;建立重点企业债务风险识别和处理机制,向市委报告某大型国有企业所属公司经营中的风险及防范建议,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对标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推出涵盖6方面27项举措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版。围绕“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建立法院与企业家“双月谈”制度,设立损害营商环境“曝光台”,妥善审理涉及公司盈余分配、股东代表诉讼等案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紧扣“执行合同”指标,通过拓展民商事案件电子送达渠道、严格审判流程管控等措施,大力降低纠纷解决的时间和成本。聚焦“办理破产”指标,运用“执转破”、强制清算和重整、和解等手段,推动257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成功挽救无锡外事旅游汽车公司等企业21家;审理上市企业中南文化公司重整案时,在全国首次运用预重整引导人制度,创新“市场化庭外重组+法治化庭内重整”方式,使公司顺利清结34亿元债务,实现涅槃重生。制定促进物联网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助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无锡法院服务打造“无难事、悉心办”营商环境品牌的经验做法,得到《人民日报》的“点赞”。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坚持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审结案件1551件,一起惩治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案入选“2019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严格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让恶意侵权者付出高昂代价。坚持平等保护,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影响力。加强阳山水蜜桃、清水油面筋等地方特色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江南大学等主办第五届知识产权蠡湖论坛,共商企业数据利用保护之策;开展服务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和枢纽经济的专题调研和“知产审判进园区”活动,促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助力美丽无锡建设。制定保障美丽无锡建设25条意见、服务打赢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攻坚战8条意见,以“硬核”举措全面践行“两山”理念。严厉惩治“超声波捕鱼”等刑事案件,积极推动落实“禁渔令”。依法支持检察机关和公益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妥处全市首例大气污染公益诉讼案,创新环保技改费用抵扣赔偿费用的判决方式,激励企业技改升级。依托江阴法院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一法庭,推动设立3处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广泛运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责任承担方式,让“破坏者”成为“修复者”。

  三、聚焦良法善治,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咬定三年为期目标不放松,准确把握各阶段形势任务,确保依法打深打透、除恶务尽。自2018年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公正高效审理黑恶案件,圆满完成“案件清结”任务。全力铲除黑恶犯罪经济基础,常态化开展“打财断血”专项执行行动。坚持“两个一律”和“一案三查”,深挖并移送各类线索。针对黑恶案件审判中发现的社会治理薄弱环节和行业管理漏洞,提出司法建议,促进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审结“盗抢骗”“黄赌毒”等各类刑事案件7116件9213人。严惩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等网络犯罪案件,促进营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重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切实维护群众舌尖上、针尖上的安全。依法惩治高空抛物行为,着力守护群众头顶上的安全。完善刑事诉讼与监察程序衔接机制,坚决惩治腐败犯罪。

  着力促进依法行政。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审结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等行政案件994件,审结的一起诉行政机关终止调查决定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用,为正确理解适用“兜底条款”确立规则指引。健全土地行政执行案件“裁执分离”机制,裁定准予强制执行447件。全力保障房屋征收清点清障攻坚行动,妥善处理涉及28个重大工程项目的征地拆迁案件55件。加强与行政机关良性互动,发布行政审判年报,联合召开行政执法疑难问题研讨会,促进执法与司法尺度统一。

  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出台实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25条意见,促进实现高效能治理。加强“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参与“无讼村居”创建,推动压降“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联合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建立涵盖家事、劳争、物业、金融等领域的多元解纷平台,设立“施秋珍调解工作室”等以人民调解员命名的调解室、律师服务工作站。滨湖法院联合司法局建立全省首家区级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区块链服务中心,开拓一站式建设新路子。一年来,诉源治理初见成效,新收一审民事案件同比下降12.27%,市法院、新吴法院被评为全省“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示范法院”。开展“百日百场民法典大宣讲”活动,成立由124名法官组成的宣讲团,打造“四个课堂”、实行“宣讲六进”,切实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

  四、站稳人民立场,不断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筑牢惠民司法保障网。坚持法理情有机融合,审结“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民事案件19380件。深化家事审判改革,联合妇联建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机制,新吴法院设立“大玫法官工作室”,构建集漫画普法、人民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家事纠纷化解平台,得到央视、人民网等媒体的推介。创新构建劳动争议调裁审一体化机制,荣获2020年全市政法优秀创新项目二等奖。研发运用民商事案件繁简智能识别分流系统,打造速裁快审“快车道”,市法院二审民商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获评“2019年度全省法治惠民实事优秀项目”。

  推进综合治理执行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一号文件”精神,向市委专题汇报执行工作,推动出台《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强化执行联动,建立由43家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与市公安局、市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建立查控财产、失信联合惩戒等机制,促进完善综合治理大格局。深化执行改革,启动执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方位强化市法院对基层法院执行工作的管理、指挥和协调。优化执行模式,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854模式”迭代升级,实现执行工作的智能化、规范化管理。一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69302件,执结63423件,执行到位134.09亿元,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位居全省第1位。

  开拓智慧司法新路径。与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开展物联网司法应用战略合作,研发物联网查封财产监管系统,最大限度降低因诉讼对企业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运用该系统对一家被多方起诉的铜业公司实施“智”监管,实现“生产经营可延续、保值增值有预期”,该公司整体资产被竞拍到1.6亿元,溢价4000余万元。研发运用物联网电子封条、物联网称重系统,为实现“活”查封和特殊动产“快”处置提供新技术支撑。深入总结物联网技术司法应用经验,创建的“物联网+执行”促进善意文明执行新模式在全省法院推广,得到最高法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督察组作为典型经验上报。2020年,最高法院发布全国智慧法院建设评估报告,市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指数位居全国中级法院第5位和全省第1位,宜兴法院位列全国基层法院第6位和全省第1位。

  五、坚持从严治院,努力锻造过硬法院队伍

  旗帜鲜明讲政治。组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培训等学习实践活动,切实以新思想定向领航、向新思想寻策问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深入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政治生态建设年”活动,集中开展政治轮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强化党建引领,出台提升党建工作质量20条意见,建立覆盖院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的“三级党建责任清单”,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创建活动。

  从严从实抓整改。认真接受市委“一体化巡察”,把抓好巡察整改作为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重塑队伍形象的有力契机。坚决扛起整改政治责任,实行项目化整改、节点式管理、销号制落实。坚持重点问题“当下改”,集中开展案款发放管理、破产管理人选任、警车特权行为“三大专项整治”,强力破解顽瘴痼疾。突出制度机制“长久立”,聚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权力制约监督体系、规范案款管理等建立30余项制度,切实做到以健全长效机制固化整改成果。

  持之以恒正风纪。坚持刀刃向内,严肃执纪问责,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深入开展“三个规定”专项整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研发上线办案回避自动预警系统,严格离职退休人员管理,完善特约监督员制度,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深刻汲取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开展“以案三释”警示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坚持不懈强素质。开展“业务素质提升年”行动,举办“民法典周末大讲堂”、青年法官论坛、法学沙龙等活动,促进提升干警专业素养。注重培养高层次审判人才,2名法官被评为“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坚持打造精品调研、精品文书和经典案件,4篇论文分获全国法院第32届学术讨论会二等奖、优秀奖,7篇文书分别入选全国、全省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104篇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等国家级刊物采用。市法院获评“全国法院系统年度优秀案例分析先进组织单位”。

  坚持把主动接受监督作为公正司法、依法履职的重要保障。认真落实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对员额法官开展履职评议。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通报工作,听取意见建议。组织开展“联络百名代表委员”专项行动,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活动。深入贯彻监察法,自觉接受监察监督。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加强与新闻媒体互动,主动接受舆论监督。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法院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审判制约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审判质效仍需进一步提升;案件总量依然高位运行,诉源治理成效有待进一步巩固;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2021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要求,以争当全省法院高质量司法领跑者为目标,加强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更高站位狠抓政治建设,以更大作为服务工作大局,以更强力度深化改革创新,以更严要求锻造过硬队伍,为无锡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市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努力以一流司法业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责编: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