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吴区人大:以民生“微实事”撬动群众“大幸福”
时间:2021-11-05 09:01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锡市新吴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坚决贯彻落实省人大、市人大工作部署,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根据人大工作实际,找准查实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将推动重点工作和回应民生关切相结合,压实责任、回应关切、探索创新,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压实责任 聚焦聚力重点任务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立足发展大局,结合工作职能,明确要求常委会领导都要挂钩1至2件实事好事重点项目,由常委会领导班子和机关各委室包抓负责,分别深入社区或企业,听民声、察民意、访民情,摸清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精准掌握群众需求,形成具体项目清单并统一上报常委会党组。清单聚焦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将“改善居民游乐设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推动社区共建共治”“政法服务进社区”等项目纳入其中,按照“调研一批梳理一批”“梳理一批成熟一批”“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推进一批办成一批”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压实责任,有力有序,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回应关切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以前孙女放学后只能呆在家里,以后有了这些新设施,我就能经常带她过来,我也可以和邻居聊聊天!”旺庄街道长欣公寓居民顾阿姨喜笑颜开。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结合代表建议和群众关切,推进旺庄街道长欣公寓户外儿童游乐设施共建项目,从收集居民意见到协商选址、验证研判、招募资金、到如今正式施工,在建的儿童乐园不仅为孩子们带来惊喜,还能在无形中撬动了整个小区的活力,拉近邻里关系。
“保护绿水青山,必须发挥人大作用。”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紧紧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治废”四大攻坚目标,夯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础,抓好突出问题整改,推动环境质量提升。通过对生态环境视察、督查、执法检查,在黑臭河道和劣五类河道整治方面,推动绝大部分问题得到消除和解决,使污水处理设施明显改进,水处理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多措并举,带来了阶段性成果。许多市民都说,加强环境治理以来,明显感到“空气更清新明亮一些了。”
安全、优质、均衡的育人环境是家长最大的关切,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持续关注教育问题,组织赴学校开展专题调研,组织听取区政府汇报,进一步推动校园周边安全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校园内部隐患得到有效清除;组织开展学校及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视察,以波士顿国际学校新吴实验中学、小学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全区优质品牌教育资源布局持续优化;同时,专题调研审议教育国际化合作等重点工作,起草形成相关的人大审议意见并跟踪督查落实情况等,推动全区品牌教育、国际教育、校园安全等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探索创新 拓展为民服务渠道
民生跟着民声走,实事办到心坎上。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在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开展特色活动,拓展为民服务渠道。构建“最多跑一地服务零距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建成区“两诉中心”,全面建成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使社区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室覆盖率达95%;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区域联建、群团助力”的工作模式,推动建立起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和社区志愿者等联动工作机制,借助共建共治、网格管理、便民服务等平台,大力推进“温暖社区”“熟人社区”“和谐社区”建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生人”变成“熟人”,让社区更有温度,打造和谐温馨的幸福港湾;同时,开展“政法进社区,服务零距离”活动,推进社会及信访稳定工作联动机制向基层延伸,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重大涉稳风险“清源行动”,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学史力行,实干为民。下阶段,新吴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在的工作效能,办好一件件接地气、有温度、群众满意的民生实事,以民生“微实事”撬动群众“大幸福”。 (新吴区人大办 甘心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