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专题

聚力擘画区域融合发展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2-03-18      来源: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从“体量增加”向“存量更新”转变、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样式”迈进的过程中,加速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成为建设者的共识。这几天,市两会会场内外,如何聚力增强综合承载力、高质量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热点直击

  新型城镇化之路 无锡如何彰显“C”位担当?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杜小刚提出“关于在江苏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及苏南先行实践的建议”。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质,着力打造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无锡该如何彰显“C”位担当,贡献“先行经验”?

  让“圈内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交通网络是实现都市圈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公共服务合作是都市圈发展的必要前提,消除公共服务壁垒,让城市间各类资源自由流动。提升“圈内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无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把服务推动苏锡常一体化发展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抓手,以交通基础设施的联通加密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与苏州、常州的全方位高水平协作,共建苏锡常国际大都市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共建苏锡常国际大都市区,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无锡应围绕建设更高能级枢纽,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通达度、公共服务共享度,探索建立更多“一单制”结算、“一卡式”通行、“一站化”服务应用,强化纵向合作机制,协同建设环太湖科创圈,推动融入产业链分工协作。

  让每一方城市空间都令人心旷神怡

  杜小刚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建议的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既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又有利于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为乡村产业拓宽发展空间。
  让城市空间心旷神怡,人才近悦远来。“无锡将持续推进非住宅类存量房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为来锡青年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市住建局局长陈雪峰介绍,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多种建设模式,出台相关指导方案和配套文件,推进这一事关“留住人才”的政策尽快落地实施。

  让“含绿量”成为美丽无锡硬核指标

  “要高水平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支持无锡经开区建设全域‘双碳’示范区。”报告旗帜鲜明地为经开区“双碳”建设指明方向。朱刚代表说,着力打造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承载着未来之城发展愿景的太湖新城有责任在无锡建设碳达峰试点城市中先行先试,走在前列。
  朱刚建议,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产业结构三个维度来优化城市现有碳排结构。下一步,将从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街区、零碳示范公建等方面助力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结合节能改造、能源综合管理等助力能源效率提升,高标准建成“双碳”应用示范场景,加快实现碳达峰目标。同时,积极引入培育低碳产业和数字产业,提升区域低碳数字经济占比,赋能现有产业绿色升级,通过提高新城产业“含绿量”这个美丽无锡建设的“硬核”指标,助推无锡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

  话题聚焦

  建设现代“美丽农居” 让城乡生活不再有明显落差

  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高标准建设现代“美丽农居”。去年11月,我市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现代“美丽农居”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约七成规划发展村的农房要焕新,其中,50户以上的规划发展村都要建“美丽农居”,基本形成白墙黑瓦、清清爽爽的“新江南人家”村落,农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市住建局局长陈雪峰说,乡村建设将由“功能要求”向“品质需求”迈进,让农民市民不再有明显身份界限、让城乡生活不再有明显落差。今年将统筹推进现代“美丽农居”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力争完成6个“美丽农居”先行示范村,打造现代化新农村的现实样板。

  落实最严耕地保护制度 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确保粮食安全,稳住农业基本盘,对于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意义非同寻常。“粮食安全的基础是耕地,无锡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在全省最少,更要不折不扣落实最严耕地保护制度。”来自农业农村领域的惠莲代表认为,要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促进耕地规模连片、合理布局,确保完成12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任务。
  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惠莲建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尽快建成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加大节能、环保、高效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粮食精细化、高效化生产。此外,保障粮食安全,还要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加强政府粮食储备管理,提升仓储设施设备能级,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公交、地铁加速两网融合 打通地铁出站“最后500米”

  “提升公交、地铁便利度的核心举措是打通其与公共服务空间之间的‘断点’,形成无缝对接。”市公交集团副总经理方伟表示,下一步,在全面落实90分钟内公交、地铁免费换乘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将加快推进公交、地铁两网融合,成立“线路研究发展中心”,制定两网融合配套方案,接驳地铁、覆盖盲区,形成有效循环的“大公交”出行网络。
  “地铁到站、公交到家”是打通“断点”的首要目标。方伟建议,通过发挥两网协同作用,推行社区微公交、错峰错站等新模式,着力打通医院、重要景区、学校、社区等与地铁站点之间的“最后500米”,进一步凸显地铁枢纽和公交集散接驳功能,投建新型智能、智慧公交候车亭,提升整体公交出行效率。

  短评

  让“锡式乡村生活” 触手可及

  无锡的高质量发展,不能少了乡村这个重要一翼,应该是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但不容回避的是,与城市的发展相比,无锡乡村建设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比如农房翻建的扩面工作还不够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如何巩固,体育健身设施、文化场馆的建设质量亟待提高等。
  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无锡需要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加大投入,补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让乡村美起来、火起来,使得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优质服务。
  乡村热闹起来了,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带动村民一起共建美丽乡村,让“锡式乡村生活”从令人向往变成触手可及。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提速
  市域协同发展融入“大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市域协同发展,地铁形成“四线共建”态势,加快改造提升快速中环,畅通断头路、疏通拥堵点。
  市域轨道交通既是城市能级的重磅砝码,也是民生获得感的重要载体。来自轨道交通行业的张军代表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了轨道交通和地铁发展,肯定了第三期规划获批、4号线开通、实现网络化运营、锡澄S1线建设等成绩,对新一轮建设做了明确的部署,也为新一轮地铁建设锚定了方向。
  张军说,下阶段,无锡地铁将高质量推动新线建设“滚动开发”,深入推进“站城一体化”,加快地铁与周边的一体设计、一体开发,打造更具现代气派新都市的TOD新地标。在新线建设方面,无锡地铁将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在新线推行自动驾驶、5G联网、智慧车站等技术,让广大市民乘坐上现代感的智慧列车。
  加快市域协同发展,公路交通承载力亟须加强。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震宇表示,今年,力争开工建设锡宜高速扩建工程、锡太高速。下阶段,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中,加快形成跨域开放、市域畅达、县乡覆盖的立体式现代综合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