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结合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时间:2023-07-11 08:5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不断深化拓展民主立法途径的重要举措,是“全过程民主”在地方立法中的生动实践。2021年4月,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被无锡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确定为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两年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市、区人大的正确指导下,建架构、融网格、定规程,以“点线面”联动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具有旺庄特色的家门口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地,参与了多部法规草案的意见征求,充分发挥了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民主立法“直通车”作用。
一是强组织、搭平台,建好一个“点”。深刻认识建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切实发挥其民意“直通车”、开门立法“最前线”作用,首要任务即建好一个集立法意见征集、协助开展立法调研、法规实施情况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2022年3月,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指导下,街道率先在“人大代表之家”建成民主法治基层实践空间,以“六到位”高标准完成基层立法联系点阵地标准化建设,并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抓总、人大工委主任具体负责的立法联系点领导小组,构建形成“基层立法联系点办公室统筹,16个社区立法点联络站采集,N个立法信息采集员反馈(行业专家、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等组成)”的“1+16+N”立法调研信息网络,结合立法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职责、主要任务等细化梳理,确保以“点”上职责清晰、环环相扣、流程顺畅,辐射带动街道立法意见建议收集工作,切实做到立法征询离百姓近、和群众亲,赢得居民信任。
二是强融合、优载体,抓好两条“线”。以人大代表“家站点”建设作为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并依托“线上载体+线下站点”融合创新,有效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让不同群体感受“身边”法治和民主的温度。积极组织开展“代表下‘沉’,问题上‘浮’”行动,借力“社区代表联络站+立法信息采集点”融合机制、“融智”双微平台优势,推动形成“原汁原味收集+适时专题调研”工作模式,切实为立法提供综合性民意参考。《无锡市燃气管理条例(草案)》是2023年旺庄基层立法联系点认领的重点参与立法项目,街道在接到立法意见建议征求任务的第一时间,通过“融智旺庄”微信公众号发布《条例(草案)》意见征集公告,各社区代表联络站采集点第一时间广泛转发,织密线上民意采集网,并结合“132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在接待选民的同时开展了对《条例》草案的解读与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确保意见征询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三是强实效、增活力,赋能多个“面”。始终以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为引领,建立完善接受任务、制定方案、宣传辅导、征求意见、形成报告的工作流程,在全面客观地反映基层的意见和呼声的同时,认真听取专业代表意见建议,以“群众性+专业性”前置全力确保意见建议高质量。截至目前,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参与了《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无锡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无锡市公路条例》《无锡市燃气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草案意见征求,累计组织专家顾问、人大代表、政府职能部门和部分采集点负责人、群众智囊团成员、企业代表召开立法征询座谈会18次,共收集问题80余条,为提高意见建议的条理性、可行性、操作性,对采集的问题进行梳理审核和研讨论证,提供修改建议12条,5条有针对性建议被市人大法工委采纳。
下一步,旺庄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将在市人大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工作新形式和业务联动新机制,坚持“走出去、沉下去”,延伸触角、广泛联系,统筹整合资源,促进优势互补,深化推进意见征询“拓展广度、挖掘深度、提升高度、夯实厚度”全方位工作,更好助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积极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贡献力量。 (新吴区人大旺庄街道工委 夏敏)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