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人大助推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
时间:2023-07-21 08:4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金融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近日,宜兴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在分管领导带领下,专题调研了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工作。
调研组赴地方金融监管局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金融局及地方金融机构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及意见建议,并深入环科园、经开区相关企业实地了解绿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宜兴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在江苏省、无锡市两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创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健全体制机制、制定绿色金融认定标准、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成效值得充分肯定。
为进一步推动省级绿色金改区创建工作,调研组建议:一是要强化高位统筹,多维度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制机制。市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各项决策部署,高位统筹、精心组织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密切跟踪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协调痛点堵点难点,确保创建工作稳妥有序推进。要加大政策整合力度,在供需对接、经验推广、品牌建设、体系完善、服务升级等方面争取更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建立具备金融、法律、环保、规划等绿色经济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我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效。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效能。鼓励企业加快开展全范围碳核算,摸清碳排放家底,结合实际制定面向碳达锋、碳中和的阶段性目标和转型路线图。加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覆盖面广、共享度高、时效性强的绿色企业和项目征信数据库和一体化服务平台。三是要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融资需求。以2023年最新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为导向,在分析宜兴产业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绿色低碳产业趋势及绿色金融支持转型的重点领域,积极扩展企业ESG信息披露、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形成较为健全且符合宜兴实际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围绕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现代农业等领域,推动绿色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创新案例和服务模式。四是要依托生态和产业优势,前瞻性谋划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加强对自然资源基础数据的调查,建好生态产品基础台账,为自然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依据。鼓励企业深挖绿色发展潜力,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实施绿色化改造提升项目,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做强做优新能源、生命健康、高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低碳科技产业集群。通过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生态修复贷”等产品,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修复、太湖流域综合整治等生态治理修复工程提供金融支持。(宜兴人大办 周琳)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