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海归新农人的“田间课堂”
朱一鸣
时间:2024-09-19 10:2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在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的光辉时刻,我作为一位扎根乡土的90后海归“新农人”及锡山区人大代表,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回望这段历程,我深刻体会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基石,更是连接人民与政府、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从海外学成归来,我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对农业的热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乡创业的道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不仅成为了一名致力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农人,更在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下,有幸当选为人大代表。这一身份,不仅是对我努力的认可,更是赋予了我为群众发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神圣使命。
2013年,我从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相较于他人对于职业规划的迷茫,我的心中已有了坚定的指引,那就是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回到我的茶园。同宿舍舍友曾不解的问我:“身为海归的你甘心呆在农村?那你出来上学还有什么意义?”我犹然记得很清楚,当时对着他慷慨激昂地说道:“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能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那才是真的牛。”时光流转,毕业已11年,而我对这片茶园的坚守也已11个年头。毕业至今,我不断打磨自身农业专业技能,从改善土壤酸碱度,调整生态肥料配比,到用新型微生物菌剂代替传统化学肥料,再将水肥一体化、气象监测等物联网技术融入茶田管理,为当地农业开启现代科技化新篇章。我深入构思产业发展蓝图,研发高附加值新产品,深挖农业价值,辐射带动周边2000余亩茶园增产增收,带领茶企同行突破守旧发展的瓶颈。我持续推广茶文化,做好茶文章,谋划茶旅融合发展路径,致力打响“太湖翠竹”金字招牌。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今年是我当选为锡山区人大代表的第三年。三年来,作为人大代表的我在前行的道路上虽步履蹒跚但未敢有丝毫的懈怠,一步一步走来,伴随的是内心无比的自信与自豪,承载的是自身无悔的青春与梦想,同时,也陪伴着个人的不断成长和进步。
为服务好周边群众,我定期组织知识讲座、农技指导等惠农活动,通过“田间课堂”将先进的知识技能免费教授给周边农户,提高农户农技水平;积极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聘用赋闲劳动力,带动农户增收。目前,企业在春茶季、茶田养护等时段聘用不少斗山村赋闲在家的老人来到茶园工作,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采茶、除草、剪枝等农务劳动,每逢中秋等节日,我也会带领员工前往村中孤寡、失独家庭进行慰问拜访。每次参与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我都会认真听取周边群众反馈的社情民意,先后通过人大代表建议制度反映群众心声,提出了《关于锡山区规范乡镇停车位僵尸车问题的建议》、《关于完善新学路延长线以解决八士实验小学及金马幼儿园上下学高峰拥堵现象的建议》等建议,获得群众广泛的认可和好评,荣获“2023年度区人大代表履职先进个人”称号。
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我带领企业团队加入省级农业产业星创天地以及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通过组织成立技术导师团队,为计划从事农业产业的创业团队和农户提供优质的创业咨询、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等服务,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为家乡的人才振兴打开了一道门。
2023年,我积极响应号召,认真贯彻落实锡山区人大常委会关于高质量推进人大代表“家站点”建设的工作要求,在镇人大的关怀指导下,建设了以公司为载体平台的人大代表联系点。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在联系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服务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致力于将联系点打造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好桥梁、履行职责的好载体、学习交流的好园地、国家机关听取民意的好场所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好平台,切实发挥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协调推进民生实事的开展和落实。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而我也已深深地将扎根农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未来,我将永葆新农人的精气神,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农业强国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答卷。
(作者系锡山区第五届人大代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