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欧阳华:
让更多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时间:2025-02-26 15:12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村庄发展还需要破解哪些痛点?”“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过程中村民关心什么?”“群众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日,在白塔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全国人大代表、宜兴市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正与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民生需求,将更多的基层声音带到全国两会。
在过去履职的一年间,从乡村富民产业的打造到优化基层干部提拔考核机制,从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到优化农业生产空间,欧阳华带着对乡村发展的思考,步履不停,广泛调研听取意见,将大家的期盼和智慧凝聚成一条条切实可行的建议,践行使命担当。今年,针对太湖治理、农村农民“三块地”、乡村人才振兴等,欧阳华共提交了7条建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3年,无锡每年投入超100亿元,实施太湖治理工程576项,太湖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在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需要沿太湖江苏、浙江各地共同努力,协同推进。”欧阳华说。
农村农民“三块地”是欧阳华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在“地”“钱”“人”三个关键要素上深化改革,尤其是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要在“三块地”上进一步下功夫。“助力农民增收增效,需要挖掘‘三块地’增收潜力,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欧阳华说。以白塔村为例,在村集体土地指标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创新形式,利用22亩集体经营土地以合作社名义向企业入股,建成“千年铁魂?江苏情”大型演艺项目,每年新增游客20万人次,培育了乡村旅游新业态。欧阳华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明确入市的具体流程、收益分配机制和监管措施,激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内生动力。可以鼓励村民将闲置宅基地委托给村集体,由村集体集中管理,通过出租、合股等形式实现闲置宅基地的有效利用。
“文化旅游是富民产业,也是宜兴的一张特色名片,大有可为。”欧阳华认为。做好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乡村全面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白塔村打造了7.6平方公里的乡村旅游致富平台,让老百姓一起参与进来、共同致富。2024年,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6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达2000多万元,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大大提高。扶持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欧阳华建议要完善政策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让更多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针对乡村文化旅游项目涉及的建设用地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简化审批流程,加快项目落地。
如今,村里的“欧阳华代表工作室”成为接待选民、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商讨乡村振兴举措的重要阵地。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接待选民1500多次,收到来信80余封,有效协调解决了群众反馈的土地纠纷、房产纠纷、社会稳定等问题60余起,接待全国各地人大代表团交流学习达百余次。(蒋梦蝶)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