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要闻

“人大代表议事厅”聚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守住兜牢民生底线

织密民生“保障网” 撑起惠民“幸福伞”

时间:2025-03-26 09:1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惠民政策的“精度”,折射着民生保障的“温度”,标注着幸福无锡的“刻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

  一席嘱托,为无锡行动提供遵循。3月25日,2025年第一期“人大代表议事厅”聚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守住兜牢民生底线,将“镜头”对准百姓最为关切的民生保障领域,社会保险、养老服务、医疗保障、就业引才有啥政策、如何落实、成效如何?职能部门、人大代表、市民代表、行业专家入厅议事,围绕“代表关注、群众关切、政府所为”答疑解惑,架起“连心桥”,共同织密民生“保障网”,撑起惠民“幸福伞”。

  如何织好“民生大网”?

  社会保障关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如何在养老、医疗、就业等领域发挥“稳定器”作用,考验着我市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程度。

  “截至去年底,全市参保人数517.4万,在奔向全民参保的路上,我市如何破除‘盲区’,让社会保障精准覆盖每一位劳动者?”面对市人大代表卢勇其的首个发问,市人社局局长张映雪表示,我市在省内首创“贴息续保”,有效解决一部分本地户籍困难群众断保难题,下一步将深化“数据找人”,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识别未参保人员,主动提供参保服务。

  “农村和城镇非就业群体如何保障?”周燕代表一直关心非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安全感。“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共有五个档次,这类群体可自主缴纳,政府不仅给予困难群众缴费补贴,还鼓励‘多缴多补’,对于1000元以上的缴费档次,给予最高350元的缴费补贴,以此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市财政局二级调研员缪燕青道出满满干货。

  无锡多层次参保有多好,群众的幸福感就有多强。“调研时发现,眼下在无锡参加居民养老保险,村级集体也有补贴,我市还有啥创新举措,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托底保障?”面对市人大代表朱成平的提问,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松说,2022年以来我市已在全省率先实现集体补助“全域覆盖、全员共进”,参保居民退休后养老待遇人均每月可以多拿54元。下一步,还将探索公益慈善信托、开发“互联网+众筹”平台、企业社区联动定向资助等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的多种方式。

  “个人养老金”概念一出即成热点,这也是人大代表浦晓云密切关注的社会保障要素。“职工退休后想要更好保障,缴纳个人养老金就是‘升级包’,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每年最多能存1.2万元,相当于给自己养老攒钱,用手机就能办理。”市人社局副局长孔祥年介绍。

  如何关怀“重点群体”?

  “不敢生病,我们这种工作就是活在当下,没有保障。”某网络平台上,外卖小哥道出职业辛酸。前不久,京东给骑手交社保的新闻引发热议。“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岗位成为解决就业的主力军,该如何为这群人提供社会保障?”包一林代表的关注引发在场不少代表的共鸣。

  “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累计不超过3年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是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的50%,凭身份证在镇街人社窗口就能办理。”市社保中心主任荣怡介绍,我市对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七个平台企业总体做到应保尽保,一旦发生事故,灵活就业形态劳动者只需在平台上“一键报案”,就能享受社保专员全程化服务。目前,全市已有3400多人次申领了职业伤害保障待遇。

  对建筑工人的保障折射出城市温度。“除了工伤保险,无锡在维护务工人员工伤保障权益方面,有啥特色举措?”周华宝代表关注的建筑工人,也是我市倾注心力保障的群体。市住建局四级调研员祁林介绍,目前,新开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保持100%,每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为建筑工人开展工伤预防培训和免费法律咨询。市总工会副主席陈一方也现场分享了我市正在实施的保障职工权益的各种服务项目。

  门口安装声光门铃,房间和厨房装上了烟雾报警器,床头还有紧急报警器。前不久,本报记者敲开新吴区硕放街道香墅嘉苑88岁老人邹金娣的家,街道社区暖暖的关怀让这位独居老人安全感倍增。

  “家庭病床、社区助餐、长护险都实施到位了吗?”议事厅里,张建东等4位代表不约而同关注到老年人。“长护险已覆盖全市所有基本医保参保人,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建成助餐中心157家、社区(村)助餐服务设施689处;有需求的困难老年家庭适老化改造率达100%;建立‘探访关爱、适老化改造、数字养老’矩阵,‘养老’正在变‘享老’。”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负责人纷纷拿“数据说话”,道出“实打实”惠老举措。

  如何做好“就业保障”?

  “延迟退休”政策一出,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一边是在职人员热议何时退休,一边是青年人员“焦虑”如何就业。议事厅里,陶向东代表率先提出众所关心的延迟退休话题,包一林代表紧跟其后,针对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保障发问。

  “延迟退休是一个渐进过程,腾退岗位与青年就业岗位存在一定差异,对青年就业影响比较平缓。”市人社局副局长韩永介绍,我市目前正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政策支持、保险保障,促进不同年龄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广大青年的“娘家人”,团市委正发挥组织优势,开展“名企优岗”“百校千企万岗”就业招聘等多种促就业行动,搭设各式青年来锡求职服务平台。

  近年来,经济“优等生”城市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抢才留才。缪慧代表十分关注如何引留高层次人才,并直接发问人社局:“人才年金”如何实施?“企业办年金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标准可调整、流程能精简、覆盖范围还能灵活选,小微企业也不用望而却步。”市人社局副局长孔祥年说,眼下,无锡人才年金不只是博士、高工这些“大牛”们的专属福利,车间工匠等一线人才也能享受。去年全市新增4745人参加年金,下阶段准备将“人才+年金”捆绑,为更多企业拴心留人做足支撑。

  女性就业,尤其是“妈妈岗”备受关注。面对人大代表针对妇女就业保障的提问,市妇联副主席朱芳详细介绍了我市为女性“编织”的就业保障网,“根据需求,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直播电商、网约车和快递等8个行业妇联。”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晓妮带来了普惠托育“大礼包”,市医保局副局长徐叶站在女性生育、就业角度表示,当前,辅助生殖和无痛分娩、无创基因检测已纳入医保,生育保险产前检查保障额度提升至1500元,一次性生育营养费提高到1794元,同时扩大生育保障人群范围,将未婚生育女职工纳入生育待遇保障,为女性、妈妈们提供最暖“港湾”。

  “把难事议透、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人大代表议事厅正成为助推破解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办事’平台。”省人社厅专家点评说。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对本次“议事厅”中代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期待事项跟踪督办,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无锡暖意融融的社会保障服务。(孙倩茹)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