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钱桥:“移动联络站”架起民情民意“连心桥”
时间:2025-04-22 16:19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惠山区钱桥街道人大工委以全街道1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把选民群众“请进来”的同时,积极组织人大代表“走出去”,构建起“站内站外联动、时点地点机动、线上线下互动”的“移动联络站”工作模式,不断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全力督办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民生问题快速响应、有效解决。
“站内站外联动”有效解决问题
区人大代表周明霞在华新社区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过程中收集到了某小区消防栓水压不足的问题,根据代表联络站工作规程,及时把问题报给街道人大工委和社区居委会。街道人大工委针对小区物业管理中的消防安全问题,把单向“坐等”群众建议意见的代表接待活动办成“上门”服务的代表帮办活动。3月16日,在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下,华新社区代表联络站的2位人大代表和2位议政代表与蓝天救援队一起,走进华新社区的多个小区“摆摊设点”,开展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代表们与志愿者一同现场指导居民使用灭火器,带头参加逃生演练,并入户宣传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听取居民们对于完善小区消防设施、加强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与此同时,由华新社区代表联络站提交、街道人大工委交办、街道物管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共同办理的消防栓水压不足问题在三天内就得到了解决。“站内站外联动”模式促进了代表深入履职、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时点地点机动”广泛收集民意
“爱心食堂的鸡肉肉质老,不太适合老年人。”“能不能在菜单中把巴沙鱼去掉,多数人不喜欢吃!”午饭前,一辆助老就餐微巴专线上,满满一车老年乘客你一句我一言地就“惠老餐”提着建议意见。在车上与乘客们热切互动、认真记录着的是晴山蓝城社区代表联络站的区人大代表王小娟。为落实街道人大工委推进的“移动联络站”工作模式,晴山蓝城社区代表联络站注重选择合适的时点和地点,将代表联系选民工作充分机动化,先后在社区内的“巴士邻居”服务站、“惠爱餐厅”老年餐服务点、定制公交专线上和学校门口家长等候区开设了“代表帮你办”联络点,人大代表更多地走出了联络站,在居民相对集中的空间与他们一起拉家常,在交流中提炼出居民们的所思所盼问题。今年第一季度,晴山蓝城社区代表联络站的6位代表共收集到老年爱心餐优化、小区物管提升、社区活动场所功能完善等建议意见10条,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3件,已全部办理完成。与此做法相同的还有洋溪社区代表联络站的代表们定期把桌椅搬到了小区活动广场上,趁着早晚锻炼时间段,收集居民建议意见,以“时点地点机动”的方式进一步凸显“移动联络站”的优势。
“线上线下互动”便捷畅通联系
居民王女士被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地下车库地面潮湿及带有安全隐患问题困扰已久,偶然的机会,走进社区代表联络站的她发现了标贴在站内人大代表信息栏下方的专属二维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她用手机“扫一扫”的方式向区人大代表、某物业公司管理人员江芳芳提交了小区地下车库除湿的建议。江芳芳代表及时进行网上回复,并在现场确认的基础上,将办理工作交办给了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一周后,王女士居住的小区地下车库不但进行了空间分隔,还投放了干燥剂,增设了干风机、除湿机、高速风扇等设备。王女士感慨:“没想到线上一联系,线下马上就解决了问题,这种与人大代表的交流方式我觉得很便捷、很高效。”钱桥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介绍,在街道内的各个代表联络站都有驻站的区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的个人信息介绍,同时都标贴了代表们的专属二维码,居民可以根据代表的不同身份,自主选择想要反映问题的代表,提交自己的建议意见。江芳芳表示,由于自己从事的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工作,所以自己每天都会及时查看平台留言:“居民点对点向我反映问题,既是对我的信赖,也是对我履职工作的监督,我必须做到件件有回应。”截至目前,全街道各级代表共收到并办结居民反映的问题建议593件,切实做到“民有所呼,代表必应”。
从代表联络站里固定的会议桌到站外移动变换的场景,从定时定点接待选民群众到随时随地倾听民情民意,从递上书面材料到手机屏幕上的指尖飞舞,钱桥街道的代表“移动联络站”引导着驻站代表们以新方式、新姿态走进烟火巷陌,架起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民情民意“连心桥”。
撰稿:王蕾、庄晓恒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