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

“声”入人心,人大代表开讲啦!

时间:2025-05-15 16:12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大家好!我是惠山区人大代表王小娟,担任代表职务已经有三年多了。三年多的履职之路,就像一部丰富多彩的纪录片,每一帧画面都记录着选民群众的热切参与,定格着人大代表的辛勤付出。下面,我截取几个画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人大故事’。”4月18日下午,惠山区钱桥街道人大工委举办了首场“代表开讲啦”学习培训活动。区人大代表王小娟作为主讲人,与其他30多位区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和选民代表济济一堂,共话“厚植为民情怀、常思百姓冷暖”话题。

  从“专家讲”到“自己讲”

  今年以来,为持续丰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内涵,深入推进“看吴江、学相城、比锡山”惠山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营造钱桥街道人大代表参与大讨论活动的浓厚氛围,街道人大工委创新开设了便于代表与代表之间、代表与选民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互动的“精装版”学习培训平台——“代表开讲啦”。“代表开讲啦”改变了过去请专家学者作讲座的方式,由代表自己作为主讲人,用鲜活生动的事例、真实可信的数据、科学客观的分析、为民惠民的建议来讲好“发展金点子”和“履职小故事”首场“代表开讲啦”的主讲人、区人大代表王小娟就以自己担任代表职务三年多来的4个履职画面,讲述了一名人大代表与基层单位、选民群众一起努力,共同解决民生问题的履职故事,赢得了在场代表和群众的阵阵掌声。

  “开讲前我足足做了一个多星期的准备工作,从履职记录本中摘取事例,现场再去复查一些建议的办理成效,整理讲义、书写提纲、制作PPT,作为首个开讲代表,我倍感压力!”王小娟坦言,过去参加学习培训,只要听专家讲,现在要自己讲,这一“开讲”主体的变换,既促进了代表们相互启发履职思考,获取履职经验,更能培养代表个人的履职自觉。

  从“高大上”到“小而精”

  “过去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培训,主要依托‘崇德讲堂’平台,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为代表们授课。讲课内容宏观性、思想性、专业性比较强。由于代表们来自社会各界,年龄层次、知识程度、工作性质等不尽相同,学习效果参差不齐。”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在继续定期办好“崇德讲堂”的同时,今年专门开设了“小而精”的“代表开讲啦”,让代表作为培训主讲人,以身边事、身边人、身边话“讲课”,让其他代表和选民群众更易接受,易于学习。

  街道人大工委在制定培训方案时,就确定了三条标准:一是“代表开讲啦”举办的地点既可以在选区的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系点,也可以在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代表履职的其他场所。二是代表开讲的内容既可以立足代表职责,谈履职体会和履职感悟,也可以结合代表本人的工作专长,探讨交流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和研究。三是代表开讲的时长一般控制在45分钟之内,不求长篇大论,务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言之有物。

  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在接下来的大半年中,该街道从事企业经营、高校教学、社会服务、基层治理的5位人大代表将围绕自身专业、工作感悟、履职感受等轮流“开讲”。

  从“随意听”到“用心记”

  “过去参加培训听讲座,有的内容比较专业,不太能理解,听过也就忘了。”“遇到不感兴趣的讲座内容,脑子就时不时地‘开小差’,貌似很认真,其实听进去的并不多。”首场“代表开讲啦”活动一结束,几位参加培训的代表表示,现在听身边的代表讲“履职小故事”,鲜活生动之余,代入感也特别强,时不时地会把自己和主讲代表作比较,寻找差距,取长补短,讲课的内容一下子就融进心里去了,特别是主讲代表那些听得懂、看得见、用得上的履职经验可以充分借鉴。

  为增强培训效果,主讲代表王小娟在“讲课”结束前,还就“每年各级政府向社会各界征集民生实事项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建议”“人大代表提建议意见,如何坚持群众性”等问题与参加培训活动的人大代表和选民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一问一答,观点碰撞之间让“代表开讲啦”从代表“单个讲”向大家“共同讲”拓展,提升了培训的实效。

  撰稿:庄晓恒、王蕾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