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人大:汇聚代表之力 赋能新质生产力有“智”又有“质”
时间:2025-05-15 16:1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4月下旬以来,江阴市人大代表各小组陆续开展以“加快‘科创江阴’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履职问计活动周”活动,组织人大代表走进企业视察调研,为“科创江阴”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而这正是江阴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行动体现。
近年来,江阴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精准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中心议题,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江阴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加码,奋力扛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的人大使命。
凝共识,共绘创新发展“同心圆”
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分层分类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题培训+多点培训”,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要义,引导代表立足岗位、坚定信心,锚定新方向、提增新质效,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履职尽责。
2024年以来,江阴市组织开展市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3期,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开展市镇两级“代表大讲堂”10期,来自长电科技、优燃科技、必得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大代表走进讲堂,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节能、高端制造等热点问题,分享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做法;周江、吴锦明等一批在传统产业中深耕的代表,讲述各自企业借助数字化、智能化东风实现“华丽转身”的实践经验。以讲促学,学在深处,以学促干、干在实处,江阴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凝聚共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殷殷嘱托上来,形成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良好氛围。
建真言,共商助推高质量发展“金点子”
以“履职问计活动周”为抓手,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经济挑大梁”中心任务,定主题、抓重点,瞄准江阴“34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等,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走企业、进车间、看项目、提建议,与党委、政府、企业群策群力,找准和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症结,直击要害、透彻分析、精准谋策,共梳理形成意见建议111件、调研报告31篇,向市委政府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获得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肯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布局的关键节点,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成为代表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在年初的江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积极集智建言,提出了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推进工业数字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建议14件,占全部代表建议的9.27%,其中5件被纳入年度重点督办建议,《关于深化校地融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服务区域打造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江阴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的建议》更是作为一号重点建议由市委书记、市长“领衔督、领衔办”,促进政府及相关部门扛起使命责任,将人大代表建议转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策实招”。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围绕“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开设“民生议事厅”,组织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互动交流,就营商环境相关热点难题现场考问答疑,在共商议事、凝聚共识中擦亮江阴“澄心办、办澄事”营商环境品牌。
聚合力,打好护航发展“组合拳”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改革课题,也是人大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必答题”。江阴市人大常委会科学安排监督议题,集成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视察调研等多种形式,打好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组合拳”。
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是“科创江阴”建设的头号工程,也是江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有力抓手。自2022年作出《关于扎实推进“一湾一谷”建设的决议》以来,江阴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强化跟踪监督,不仅定期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还多次开展专题视察,就决议中有关科学规划、科创平台、产业支撑、绿色生态等重点工作进展开展常委会“回头看”专题询问,持续放大人大监督叠加集成效应;向江阴市委报送的《关于扎实推进“一湾一谷”建设的决议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其中“优化完善功能布局,加快建设步伐”“加强资源要素保障,提高行政效率”“聚焦科技创新驱动,提升产业能级”等建议被政府采纳转化为“一湾一谷”开发建设的具体举措。
俯身一线破壁攻坚。依托在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所在单位设立的10个经济运行观察点,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定期走访调研重点企业,对企业开展“零距离问诊”,深刻剖析企业在“智改数转网联”转型中面临的“阻梗”困境,及时提出扩大金融资源供给、支持企业加快智改数转、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等方面对策建议,推动出台一批支持政策,为实体经济稳健前行注入强心剂。依托全市42家企业代表联系点,定期组织开展“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群众日”活动,收集所在行业及产业相关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交办处理,推动问题“举一反三”快速解决。
“我们将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充分依靠代表、发动代表、服务代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展现人大担当,为江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江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计军表示。
(供稿:江阴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董羚羚)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