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济世守初心 履职为民践担当
——人大代表万燕的“大医精诚”之路
时间:2025-05-15 16:21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在宜兴市新建镇卫生院,常有患者不远百里慕名而来,只为求一针万氏针灸。作为万氏针灸第七代传人,同时也是人大代表的万燕,用银针传递温暖,以仁心守护健康,在传承中医瑰宝与践行代表使命的道路上,诠释着“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一、七代传承守初心,扎根基层践仁心
冬日清晨,寒风凛冽,79岁的张锁福裹紧外套,从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专程赶到新建镇卫生院。“万家三代针灸传人都给我看过病,这双手,我信得过!”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信赖。这份跨越地域、历经岁月沉淀的信任,源于万氏家族 200多年的行医传承。
万燕的针灸人生,自小就浸润在父亲万兆和的言传身教中。记忆里,父亲行医无节假日,曾在除夕放下团圆饭,步行三公里为突发腰疾的老人治疗。他在祖传的针术上结合现代理论,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针刺手法,对神经系统疾病效果显著。
受父亲影响,万燕初中时便展现出惊人的毅力与天赋。她将针灸四总穴歌、十二对脑神经歌抄在小卡片上,课间休息时拿出来背诵;在草纸上反复练习扎针,直到能精准刺入米粒大小的目标。“学医没有捷径,只有反复实践,才能体悟其中精髓。”父亲的教诲,她始终铭记于心。
2002年,万燕大专毕业后毅然回到新建镇卫生院针灸科。工作中,她始终坚守廉洁底线,面对患者的红包坚决拒收,反而经常自掏腰包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车费。面对疑难病症,她虚心向父亲请教,同时查阅大量学术资料,结合临床实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20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让她收获了周边村民的广泛赞誉,2015年被评为“无锡好人”,成为万氏家族医者仁心的又一鲜活写照。
二、履职尽责解民忧,积极作为显担当
当选人大代表后,万燕深感责任重大。她深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凭借扎根基层多年的优势,她深入群众,倾听民声,聚焦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新建镇卫生院现有建筑多为多层结构,长期以来,就医群众尤其是老年患者、残障人士上下楼不便,就医体验受到影响。万燕代表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新建镇卫生院加装电梯的建议》,详细阐述了就医群众尤其是老年患者、残障人士的迫切需求。该建议获新建镇政府高度重视,经实地勘察、方案论证后迅速启动实施,目前项目已圆满竣工。这一民生工程彻底打通了困扰基层医疗服务的 “垂直通道”,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此外,万燕还积极参与人大代表联络日活动,定期接待来访群众。无论是医疗健康问题,还是生活中的琐事,她都耐心倾听,认真记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在她的努力下,多个乡村道路修缮、环境卫生改善等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三、薪火相传扬国粹,坚守使命谱新篇
“中医的传承,不仅是技术的延续,更是医德的坚守。”万燕作为万氏针灸非遗传承人,深知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借助新建镇“打造中医康养特色街区”契机,她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程”,提出《关于推动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将中医药文化纳入课堂教育活动,精心打造中医药“百草园”特色实践基地。作为特聘导师,在课程中,她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解中医理论,手把手教学生认识穴位、练习推拿手法,还将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融入教学。在新建中学建设的“百草园”中,教孩子们观察药材生长、参与采摘晾晒,感受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她组织中医文化讲座和义诊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超 1000人次,让中医文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银针闪烁,传递的是千年中医智慧;步履不停,践行的是人大代表担当。从医二十余载,履职数春秋,万燕始终以“大医精诚”为准则,在传承与创新中坚守初心,在服务群众中践行使命。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不仅能在诊疗台上妙手仁心,更能在履职路上心系民生,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宜兴市新建镇人大办 蒋莉芳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