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

江阴市人大代表陈华中:履职尽责“领头雁” 心系群众“代言人”

时间:2025-06-12 15:0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陈华中是江阴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利港街道西奚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积极履行代表职责,秉持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察民情、解民忧,搭好联系群众“连心桥”、争当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领头雁”。

  念好服务企业致富经

  “陈书记,咱们村靠近园区,怎么来借力园区富西奚墅。”“陈书记,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是持续壮大村级经济的有效渠道,我们得往这方面多想想路径。”群众出问卷,代表写答卷。陈华中大力推动园区经济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融合,积极盘活村级资源,主动对接服务企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大动能。

  2022年,中新智地项目入驻西奚墅村曹庄区域,为解决该区域雨季排水困难问题,陈华中一方面带领村“两委”干部,多次下沉到易涝点,查看现场、主动作为,确定整改提升方案。另一方面,他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成功把易涝点整治纳入街道年度民生实事,获取上级财政支持,最终建成曹庄临时排水沟工程、后曹庄老排水沟维修工程以及东向阳河水质提升工程。小小的排水沟,不仅疏通了积水,保障了企业顺利入驻,更充盈了工业反哺农村的蓄水池。

  在氢能产业园项目入驻前,陈华中带领氢能源项目保障组详细梳理“即征即保”各项政策文件要求,全面了解各类失地保障政策,最大限度用足政策维护群众权益。他亲自上门入户摸排,厘清底数清单,高效办理75名失地农民进入“即征即保”,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让失地农民老有所保,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绘就美丽乡村宜居画

  白墙黛瓦的小楼整齐划一,翻修一新的彩色小道直通家门……漫步在西奚墅村,让人感受到宜居宜业的生态之美。这一幅幅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美丽景象,源于一次“132、找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中,有群众建议“能不能实现水清岸绿路平,再修些健身器材,促进农村旧貌换新颜。”

  陈华中把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代表履职的落脚点,按照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全力推动西奚墅村美丽乡村建设。他围绕垃圾处理、美丽河湖、道路质量等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邀请街道农业农村条线负责人、专家设计师、群众代表开展座谈,集思广益、现场办公,把一个个工作事项细化为一张张清单列表,逐项落实、逐个攻坚。此外,他还以身作则,加入到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的工作队伍中,来到村民的家前屋后,清理无人认领的垃圾,整治提升家河家塘。在他的号召示范下,西奚墅村村民自发落实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门前三包”措施,形成了“人人参与、共抓环境”的良好氛围。

  农村人居环境七分管、三分建。陈华中经常跑街道、跑开发区,为建设美丽乡村争资金、争政策。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超600万元,用于村庄道路硬化、村民户表改造、健身场地新建等惠民实事。他始终坚信,只要一年接着一年干,真金白银的投入定会换来水清岸绿的实效,2021年西奚墅村获评“江苏省绿美乡村”。

  守护群众安居幸福梦

  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办理关系民生福祉,是实现安置群众从“居有其屋”到“居有所权、居有所安”的重要途径。陈华中在一次选民代表见面会上,了解到西奚墅村从2002年起已安置了近950套拆迁安置房,而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办理却成了拆迁户最大的忧虑。

  他坚持问题导向,本着“摸透、摸准、摸实”问题的原则,深入开展调研,对不动产权证办理涉及的各项问题进行细致梳理,形成“办证问题清单”。此外,他多次走访资规、动迁等相关条线,对照现行不动产权登记制度,积极沟通协调,走访请教,探求解决办法。在江阴市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提出的“加快推进拆迁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办理”的建议,被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建议持续跟踪督办,有力助推全市对历史遗留问题143个安置小区76109套安置房办证问题开展三年“清零”行动。

  陈华中既当建议的提出者,又当过程的监督者,更当落实的参与者。针对本村没有拿到不动产权证的拆迁安置户,他靠着自己的“铁脚板”,和村干部一起开展“敲门行动”,等群众下班后逐户上门收集资料、整理成册,再送给街道相关条线统一办理。“现在,已经有部分群众的房本办下来了,看到村民们拿证的笑容,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访民情、听民声、传民意、解民忧,作为一名江阴市人大代表,理当有一种为民的情怀,他常说,人大代表不是光环和荣誉,而是责任和担当,能够为群众做点实事,感觉心里踏实。

  (江阴市利港街道人大工委:缪磊  15950122270 )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