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大会专题

因地制宜打开运动新空间

发布时间:2025-01-12      来源: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建设运动友好型城市,是两会会场中引发不少代表共鸣的热议话题。如何让人们更好地在城市中“动起来”?代表们从多个维度给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目前大型体育设施正在完善,但从全民健身的角度讲,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单一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老旧小区因体育设施供给不足,时常产生矛盾。周燕代表建议,规划建设更多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需求、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等,探索租赁、置换、改造等方式,让主城区里的高架空间、屋顶、厂房、仓库、停车场、商场等“城市边角料”成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空间新资源”。

  桥梁多是我市重要的城市特点。2022年起,由城管部门牵头,我市全面启动桥下空间整治利用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35座桥下空间高品质利用提升,大部分成为市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杨晓君代表建议,全市各地应汇集多方力量,进一步对桥下空间进行梳理,“一桥一策”按需改造,共同持续将城市原本的“灰空间”改造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力空间,增加更多体育锻炼设施,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让群众用得上、用得好,在家门口实现“健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