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变赢商,探路更优解
发布时间:2025-01-14 来源: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无锡行动方案已进行到第7版,任务完成了近150项。项目审批速度在持续提速、办事便利度不断提升,但仅仅完成这些指标还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最终归宿,还能再突破些什么?考评营商环境最有发言权的是经营主体,特别是其中的企业,他们还有什么痛点和诉求?
坚持“放管服”改革理念,通过简政放权“放水养鱼”,让经营主体经营自由,释放出活力。当微观层面的举措已有序推进,代表们把目光投向了更深层、更宏观的环境。
需求侧与供给端精准适配,“高效办成一件事”
“高效办成一件事”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去年,“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印发,以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的方式优化政务服务,体现了服务提档升级、便民惠企的“温度”,审批制度改革和数字化改革融合的“力度”。目前无锡累计落地16个国定、22个省定、42个市设、25个区级“一件事”,年办件量达88万件。随着锡企服务平台3.0版上线,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一件事”跑出新速度。
“高效的审批速度、舒心的办事过程,让企业的获得感越来越强,说明企业需求侧与政务服务供给端实现了精准适配。”匡宏代表认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质在于“办成”,这是关键、是目标,办事方式的革新反映出政务服务理念、视角的深刻转变,最终是为了满足经营主体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政务服务改革的持续提档升级,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深度融合。“立足企业和群众视角,我们将确保改革有的放矢、亮点突出、精准高效。”列席人代会的市数据局局长胡逸表示,将探索运用AI智能化服务优化“一件事”服务体验。全年市区两级新增打造不少于10个特色“一件事”,探索产业链服务“一类事”,从“办好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延伸拓展,让“无难事、悉心办”有口皆碑。
减少获得感和政策间“温差”,拆除更多“隐形门”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能否让利好第一时间直达企业,制度型开放能不能做到位,是评判新一阶段营商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准。聚焦企业“诉求直达难”,锡企服务平台自2023年6月上线以来,已归集各级各类惠企政策4805条,累计兑现惠企资金18.66亿元,惠及经营主体19.1万余家(次),在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难点上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而一些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延时效应。有些文件政府发布了、官方解读了、新闻刊登了,但施行并不完全顺利。对此,张晶晶代表认为,这说明在准入和经营环节一些显性壁垒不存在了,但涉及多部门联审联动仍有“隐形门”,政策落地有延迟,需要制定者从受众角度去考虑实操性。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不仅在于给出的‘惠’有多少,更在于‘达’的精准。”逄振代表认为,把“政府有的”变成“企业要的”,不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要减少企业感受和政策之间“温差”。无锡聚集了不同产业类型、不同阶段和成熟度的企业,对营商环境的需求也多样,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通过逐年升级,持续把“温差”减小,才能更好地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热点聚焦
壮大耐心资本,浇灌企业主体
自2024年以来,“耐心资本”一词持续成为市场焦点。今年,无锡将全面对接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探索“财政+创投+产投”的组合模式,进一步壮大以国资为基础的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如何使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有作为?代表们展开热议。
资本愿意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能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突破。许可代表说,国联集团去年全年投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19个,其中天使项目就达37个。集团还成功落地总规模120亿元的4支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并设立了Fast并购基金、比特淞灵人工智能基金、梁溪空天基金等。壮大耐心资本,他认为要置于“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中:进一步拓宽资本来源渠道,如加强与央企集团战略合作,引进养老基金、保险资金、产业机构等战略投资者,让更多资本进入前沿创新领域;放大“投资、投行、投研”三投联动优势,强化与市场化投资机构深度合作,深入推动产业并购,赋能无锡新兴产业发展。
“优化管理”一词被大家共同关注。许可代表建议,对耐心资本确定合理的投资风险容忍度,坚持对耐心资本进行中长期、综合性考核评价。姜友卓委员认为,建设多层次风险共担机制可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容错率”,政府可牵头金融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出资设立耐心资本风险缓释基金,在因长期投入创新项目而产生亏损时给予一定比例补偿,为投资方和企业方给予更多发展信心。
锡报微评
在“双向奔赴”中厚培营商沃土
营商环境是城市竞争最重要的软实力。如何创优营商环境、实现政企双向奔赴,是当下经济生活中的热议话题。无锡产业基底深厚,民营企业向高攀登,规模和数量都迈上新台阶。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创新做法,我市在营商环境上仍有优化空间。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政企良好互动中,厚培营商环境沃土。
企有所呼、政必有应,是政企良性互动的前提。打造“金牌”营商环境,政府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当好“店小二”。要尽力在服务企业的各个方面、多个环节上想在企业办事之前,强化惠企政策精准性与前瞻性,在完善工作方法、优化办事流程上提质增效,让更多惠企政策“一键直达”,助力企业添活力、筑信心。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把脉”营商环境,要将企业感受放在第一位,始终站在企业端,搭好政企“连心桥”。去年,《无锡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4》发布,无锡的营商环境改革迭代至7.0版,升级打造锡企服务平台3.0版,架起沟通“金桥”。开通政企直通车,让企业“能言、敢言”,要建立务实高效的沟通机制,通过走访基层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发现、解决更多实际困难,在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中实现政企双向奔赴。
场内热议
持续优化税费服务 提升满意度获得感
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沃土。“近年来,市税务局增便民之利,行惠企之策,紧扣纳税人缴费人所急所需深化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厚植营商环境‘沃土’,有力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曹筱三代表说。去年市税务局连续11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集成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六大服务举措,全面升级“无柜台”服务模式,创新推行契税“一窗受理”,97%以上的税费业务可足不出户“线上办”“掌上办”。在税收服务的有力支持下,全市创新创业活力涌动,去年新增涉税经营主体数量9.6万户,A级纳税人占比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一。优化服务没有止境。今年全市税务系统将坚持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努力方向,更快更好地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优化办税缴费服务举措,继续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无锡样板”。 (撰稿:周茗芳、韩依纯、朱雪霞、龚 燕、周邾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