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促发展 依法治市开新局
市人大代表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院”工作报告
时间:2015-01-23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昨天下午,参加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对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
献良策、谏诤言。分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代表们结合实际,畅所欲言。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不足客观中肯,对今年工作的谋划部署,立意高、思路清、举措实,既体现了工作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又突出了工作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谈发展,群策群力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代表们认为,去年市人大常委会无论是立法、监督,还是重大事项决定、代表工作等,立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紧扣市委决策部署,都可圈可点。制定旅游业促进条例,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法制保障;持续抓好生态补偿机制议案决议实施情况的督办工作,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改革;就实体经济加快发展、重大产业项目深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镇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监督,力推新常态下经济平稳增长。
依法治市,立法先行。“适应发展新常态,着力推动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市,需要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代表们建议,下阶段要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深入推进科学、民主、精细化立法,拓宽公民有序参与地方立法途径,尤其要在促进法规实施方面取得新成效,提高服务依法治市的能力和水平。此外,要从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依法治市的高度来把握监督取向,注重“减量提质”,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推动解决重点领域难点问题。
■话民生,真情实意
民生连着民心。代表们认为,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履职重点,制定的养老机构条例、物业管理条例,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运行和作用发挥情况”专题询问,农民增收、职业教育、建设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视察和调研,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促进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不止于此,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推进民主立法规定,确定首批18个基层立法联系点,邀请普通市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建立代表履职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制度,使地方立法更加民主、更接“地气”,履职尽责自觉接受监督。
民生无小事。代表们建议,下阶段要依法用好重大事项决定权,推动建立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市人大常委会已作出的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持续跟踪检查,进一步放大工作效果和社会效应。同时,创新完善代表议案建议督办方式,进一步提高建议办成率。
■议法治,务实中肯“法治”、“公平”、“正义”,无疑是本次“两会”期间代表们口中的热词。
让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这是我市“两院”工作的目标所向。代表们认为,一年来,全市法院融入大局抓审判,保障民生促和谐,为无锡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市人民检察院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检察改革,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成绩较好,但“两院”工作还需努力。代表们建议,市中级人民法院要主动研判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六难三案”问题,完善审判权内部运行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法官队伍。市人民检察院要全面提升法律监督水平和成效,不断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检察队伍素能,畅通联系基层群众的渠道,不断增强司法公信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记者 高美梅)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 责编:无锡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