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议专题 > 代表大会会议 > 第十六届人大会议 >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大会要闻

奋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来源: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时间:2019-01-23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外贸进出口稳中提效;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定范围内;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谈成绩
  过去一年,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中共无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广大人民,按照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目标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六大发展战略,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决胜“十三五”后半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看形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强化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聚焦思维、底线思维,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勇气,恪尽职守、毫不懈怠,开拓创新、奋力攻坚,努力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谋发展
  做好今年工作,市政府将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坚决有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基础,夺取“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关键性胜利,奋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8 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1 经济运行 稳中有进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0亿元,预计增长7.4%,增幅跃居全省第二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618.71亿元,增长9%,增幅20年来首次跃居全省第一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上千亿元台阶,达到1012.28亿元,增长8.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其中工业投入增长10.5%、民间投资增长10.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72.7亿元,增长9%,消费满意度测评全国第一
  □外贸进出口总额934.4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总量保持全省第一□100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78.5亿元,超过年度计划12.8个百分点;华虹集成电路、中环大硅片、恩捷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领途汽车、村田锂电池新工厂等项目竣工投产
  2 产业强市 成效明显
  □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积极筹建国家物联网创新中心,海尔物联生态网基地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揭牌
  □传统产业智能化步伐加快,举办首届雪浪大会,启动“千企上云”行动
  □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富华高技术研究院等重点项目成功落地
  □现代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新认定市级总部企业5家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5%,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7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9%,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8件,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3 改革开放 协同发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200亿元以上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江阴市县级集成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第二批省级经济发达镇改革正式启动,太湖新城管理体制优化调整基本到位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到位注册外资37.1亿美元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预计完成1000万美元以上重大境外投资项目23个,柬埔寨西港特区入驻企业达到153家,埃塞俄比亚纺织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苏南硕放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21万人次、增长7.8%,货邮吞吐量12.4万吨、增长15.1%,洲际货运航班频次位列全省第一
  4 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
  □锡澄锡宜一体化取得新进展,南沿江铁路开工建设,苏锡常南部高速进入太湖隧道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锡澄城际轨道S1线完成工可报告编制,宜兴丁蜀通用机场获批立项,340省道无锡段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
  □地铁1号线南延线全线“电通”,3号线一期全线“洞通”,4号线一期进入盾构施工
  □蠡湖大道、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及具区路、吴桥东路等重点道桥建成通车
  □启动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开展七大专项提升行动和“小飞龙”专项整治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大工程建设取得良好开局,启动农村住房更新改造首批试点工作
  5 环境质量 持续向好
  □“减煤”“减化”任务超额完成;扎实推进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关停化工企业250家,升级改造373家
  □组织实施261项太湖治理和114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基本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太湖无锡水域主要水质指标好于全太湖,连续第11年实现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
  □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70.7%,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考核综合评分全省第一
  □固危废处置能力稳步提升,惠联餐厨废弃物处理厂、蓝藻藻泥和市政污泥处置项目启动建设,益多环保大修项目如期复产,江阴秦望山危废集中焚烧处置设施、宜兴凌霞危废焚烧扩建项目顺利建成
  6 人民生活 不断改善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效果满意度全省第一
  □公众安全感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阳光扶贫”覆盖全市2.36万户、3.45万人,26个经济薄弱村实现脱困转化
  □与东南大学签署新一轮市校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无锡校区正式招生,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南大学宜兴研究生院开工建设,江南大学江阴校区正式签约,无锡太湖学院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优化方案,锡山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提档升级

2019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聚焦责任政府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聚焦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聚焦服务政府建设,切实提高运转效能聚焦廉洁政府建设,坚决扎紧制度笼子
  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落实好33条降本减负新举措;更大力度开展“稳心留根”和“亲商暖企”行动;推进锡商民营银行筹建工作;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镇(街)管理体制改革
  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 加大外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总部及功能性机构,确保到位注册外资36亿美元;积极融入全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大局,打造柬埔寨西港特区升级版2.0
  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持续改善,确保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到省下达目标
  进一步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加快化工钢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积极推进餐厨垃圾、蓝藻藻泥、市政污泥、酸洗污泥等固废处置设施建设
  持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打造太湖生态保护圈,建设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推进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
  着力推进产业强市建设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力 全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超4700亿元,推动LG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深海空间站无锡研发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提升现代产业竞争力 培育发展1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加大对5G、人工智能、石墨烯、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的布局力度;积极推进智能交通、智慧健康等园区建设,提高鸿山、慧海湾、雪浪小镇发展水平;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实施100个智能制造重点项目,重点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
  扩大军民融合影响力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枢纽功能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启动苏南硕放机场停机坪、新货站扩建,持续增加国际客货运航线
  加快锡澄锡宜一体化发展 开工建设锡澄城际轨道S1线、宜马快速通道、宜兴丁蜀通用机场等项目,推进锡宜城际轨道S2线、暨南大道西延等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成锡澄、锡宜协同区规划
  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 启动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地铁1号线南延线年底开通试运营
  建设更高水平的智慧城市 加快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5G商用网络建设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国家物联网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技术创新中心(筹)、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强化与驻锡科研院所“一所一策”合作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 新增各级各类研发机构8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00家
  培育和集聚各类优秀人才 深入实施“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2.0和名校名院名所名企“四名工程”,高水平打造一流人才生态环境
  着力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大力开展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扎实推进七大专项提升行动;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75%
  推进城市安全发展 启动实施“雪亮工程”二期和“慧眼工程”,争创平安中国示范区;强化市场监督综合管理,守好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深化基层治理创新 健全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减轻村(社区)负担
  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培育壮大“锡”字号农产品品牌;扎实推进“百企建百园”工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 加快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依法依规开展土地流转;进一步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 加快村庄规划全覆盖,有序推进农村住房更新改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设100个美丽宜居村庄;力争全面完成经济薄弱村脱困转化任务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新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30家以上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支持江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加快东南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无锡校区二期工程、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建设
  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建成启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南院区,完成市妇幼保健院妇保、儿保大楼建设
  提升城市文化旅游体育软实力 高标准推进无锡美术馆建设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责编: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