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次会议

关于无锡市200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无锡市200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04-01-30 17:1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汇报无锡市200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4年预算草案,请予以审议。
  一、200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主要工作
  2003年,在中共无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总揽全局,紧紧围绕“三个进一步提升”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为推进全市改革开放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预算任务。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为226.9608亿元,全市财政支出预算为119.7294亿元。预算执行结果,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65.5800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7.02%,同口径增长26.48%;全市财政预计支出146.660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2.49%,同口径增长25.60%。
  (二)市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2003年市区财政总收入预算为152.2700亿元,市区财政支出预算为81.2351亿元。预算执行结果,2003年市区财政总收入166.908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61%,同口径增长24.01%;市区财政预计支出95.825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7.96%,同口径增长15.83%。
  以上全市和市区支出预计数是根据各市(县)、区快报数汇总,待各市(县)、区支出执行情况批准上报后,我们将以正式决算形式向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汇报。
  (三)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本级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2003年本级财政总收入调整预算为34.9863亿元,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6..642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9.5360亿元,基金收入18.8077亿元。
  预算执行结果,2003年本级财政总收入37.880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8.27%,同口径增长19.07%。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6.276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49%,增长6.85%;一般预算收入10.508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0.20%,同口径增长30.87%,其中,地方税收6.507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6.92%,增长29.33%,各项专项收入4.0010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77%,增长5.25%;基金收入21.0960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2.17%,增长31.82%。
  2.本级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2003年本级财政支出调整预算为46.449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7.4316亿元,基金支出19.0182亿元(含下级上解基金)。预算执行结果,2003年本级财政支出49.745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7.10%,同口径增长22.0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8.470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79%,同口径增长14.98%;基金支出21.2752亿元(含下级上解基金),完成调整预算的111.87%,增长31.60%。
本级财政支出主要项目执行情况:
  (1)基本建设支出2.623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33.91%,同口径增长15.82%。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1.925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7.79%,同口径增长15.9%。
  (3)科技支出771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1.97%,同口径增长22.42%。
  (4)支农支出836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3.34%,同口径增长13.63%。
  (5)城市维护费支出4.802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1.65%,增长19.54%。
  (6)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5.298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34%,增长21.87%,其中:教育支出2.798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2.55%,增长15.99%。
  (7)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890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31.46%,同口径增长13.89%
  (8)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232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0.22%,同口径增长38.78%。
  (9)行政管理费支出2.2570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3.23%,同口径增长14.14%。
  (10)公检法司支出3.425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33.55%,增长16.87%。
  (11)排污费支出231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8.71%,下降18.27%。
  (12)教育费附加支出905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22%,增长28.58%。
  3.本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结算,2003年市本级一般预算财力预计26.0986亿元,加上2002年结转5.7897亿元,上级追加2.4917亿元,调入资金600万元,市本级2002年净结余3097万元,总财力预计为34.7497亿元。预计安排预算支出34.4400亿元(含上级追加、上年结转等),实际支出28.4703亿元,当年预计滚存结余6.2794亿元,结转2004年支出5.9697亿元,净结余3097万元。
  基金预算财力预计21.0925亿元,加上2002年结转2657万元,上级追加84万元,基金总财力预计为21.3666亿元。预计安排预算支出21.3666亿元(含上级追加、上年结转等),实际支出21.2752亿元,基金滚存结余(即结转2004年支出)预计914万元。
  (四)实施2003年财政预算的主要工作
  1.加强政策研究,工作思路不断创新。一是研究经济,促进发展。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机制为首要任务。提出促进发展的20余项财税政策建议。二是研究政策,服务“两个率先”。积极落实财税扶持政策,促进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围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就业等开展调查研究,确保富民目标实现:研究出台农业税征管改革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研究制订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推进城市建设。三是研究应对举措,适应形势变化。面对“非典”,及时提出财税政策建议。面对中央税制改革动向和出口退税政策变化情况,及时提出应对方案。
  2.加强收入征管,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一是创新机制,调动部门征收积极性。建立收入责任机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实施财税库行联网,建立定期收入分析预测制度和与省及周边城市联络通报制度,选定165家重点企业进行税源分析。全年国税征收收入同口径增长19%,地税征收收入同口径增长35%以上,财政征收收入同口径增长60%以上,确保了全年收入目标任务的全面超额完成。二是调整结构,做大地方财力。着力抓好地方税收征管,增值税增长15%,企业所得税增长33%,个人所得税增长35%,营业税增长64%,契税增长1.6倍。三是属地征管,调动区级征收积极性。开展企业税收属地征管,切实保障市本级和各区的既得财力。实施建设项目税收属地征管,增量部分充实了市和区的可用财力。四是财政运作,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通过收缴国有资产收益、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追缴违规违纪金额、间歇资金规范运作增加收入、加强城建资金拨付审核、积极对上争取等增加了全市和本级财力。
  3.加强支出控制,资金效益全面提高。一是强化预算约束。及时下达2003年部门预算,稳步推进、逐步规范2004年部门预算,统筹安排资金,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总量和安排支出。二是严格控制支出。规定人员经费等八大类项目追加办法和程序,财政支出追加过猛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明确支出责任。对涉及全市性重大支出,按财力匹配原则要求各市(县)区落实配套资金,放大了资金效应。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全年完成采购金额比去年增长79.4%,资金节约率13.21%。对部分大宗项目政府采购资金实施财政直接支付,减少支付环节,确保资金安全。五是开展支出效益评价。对市本级教育事业、市第九中学、西新中学和宜兴横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展支出效益评价,综合评定财政支出管理和资金使用成效,为今后的财政安排提供了依据。
  4.加强宏观调控,重点支出充分保障。一是确保机关正常运转。在部门预算中足额安排经费,保证部门运转的支出需要。二是确保社会稳定。足额安排社会保障支出,调度国企改革改制下岗职工分流安置资金,全力保证“两个确保、一个低保”等社会保障工作。落实“非典”防治专项资金,实现了“非典”的平稳过渡。三是合理安排资金。加大对农业、科技、文教卫生等事业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四是促进经济发展。通过资金安排和政策导向,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持。
  5.加强监督管理,财经秩序更加规范。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围绕税收属地管理、规范财政支出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13个政策性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收入征管,规范了支出追加,提高了财政管理水平。二是规范财税秩序。制止先征后返等办法造成不公平竞争,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三是切实加强非税收入减免管理。建立非税收入减免视同支出机制,除政策允许的减免外都得到严格控制。四是严格资金管理。将财政资金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对投资往来和债权债务进行集中清理,完善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制订国库资金拨付管理办法和业务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了国库帐务核算体系。
  2003年,全市预算任务完成较好,但在预算执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重视:一是财力增长与收入增长不同步,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很大;二是收入结构尚需优化,地方税收比重有待提高;三是财政改革应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征管等公共财政建设步伐需要加快。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4年全市财政预算草案
  2004年,是我市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促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一年。合理安排今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根据市委“两加快、两确保”的总体要求,今年我市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完善财政收入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明确政府支出责任,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构建预算监督制衡机制,为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
  (一)全市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江苏省财政厅苏财预[2003]68号文件要求,自编制2004年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起,各地按一般预算收支口径报送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确定的预期目标,依据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考虑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等政策因素,2004年全市同口径一般预算收入118.9476亿元,同口径增长14.00%。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实现2004年收入预算后,全市一般预算财力预计为112.8900亿元,预算外调入资金1.7200亿元,安排全市财政支出预算114.6100亿元。当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二)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在实现全市收入预算,本级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后,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并充分考虑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本级财力的影响,预计2004年本级一般预算财力27.6469亿元,增长6.00%,预算外调入资金1.7200亿元,本级可用总财力29.3669亿元。本级财政安排一般预算支出29.3669亿元,比2003年年初预算增长16.24%。当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三、完成2004年度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一)围绕发展,充分履行职能。一是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导向作用,促进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工业布局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应对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确保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研究落实支持中小企业、个私经济发展政策、制定和完善城区企业“出城入园”的专项政策,推动企业按园区集聚和按产业群集聚。扶持重大项目投入,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产业给予政策支持。二是充分发挥政府财力支撑作用,促进率先富民目标的实现。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养老保险市级统筹,确保社会保障资金足额到位。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援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等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重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办好农村五件实事,实行农业税征管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保障作用,加快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规范项目立项程序,确保合理有效使用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加快建立操作透明、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投融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投融资主体运作效率。扩大资金筹措范围,最大限度的运作财政资金,实现良性循环,推进城市化建设。
  (二)围绕收入,健全征管体系。一是千方百计做大财政“蛋糕”。把壮大财政实力作为第一要务,建立健全以税收收入为主、各种非税收入为辅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调动增收积极性,各征收部门和地区分别争取达到全省平均增长率和目标增长率。二是促进财力增长。进一步调整税收结构,尽力扩大地方税种占税收总体结构的比重,促进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纵深加大建设项目、装饰装潢、房屋租赁、餐饮娱乐等行业税收征管,增加市、区两级财力。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强非税收入监管,推进市级部分非税收入征管改革,规范非税收入政策和收缴管理制度,确保非税收入任务完成。四是抓好政府性资源收益征收。加强经营性项目收益、城市资源使用权收益等收入征收工作,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改制进程,将政府性资产导向改制和变现,最大限度地筹措和集中资金。
  (三)围绕支出,强化预算管理。一是分清支出责任。正确界定各级政府财权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合理匹配各级政府财力。二是优化支出结构。根据公共财政要求安排财政支出,统筹预算内外财力,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改革事业单位财政供给方式,根据效益优先原则,试行按事业成果确定财政投入总额。三是控制支出追加。严格控制支出追加规模,定期进行预算平衡分析,实行总量控制。四是引入市场机制。对非公益性重大项目,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市场运作;对政府资金支持的项目,引入招投标机制,并研究市区财力匹配的具体办法;对各项经贸活动,提倡承办单位实行市场化运作;研究制定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运作水平。
  (四)围绕改革,加快体制创新。一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完善项目库和基础信息库等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地调整和完善标准定额,逐步实现部门预算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二是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在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预算执行主体和会计核算主体“三不变”的前提下,选择部分市级预算单位进行改革试点,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在有条件的主管部门建立支付执行分支机构,构筑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三是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稳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探索将工程等项目纳入政府采购。四是推进非税收入收支管理改革。根据“财政性资金所有权归国家、调控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的原则,将各种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办法,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等征管手段,实现非税收入管理“收入税收化、支出预算化、专户金库化、督查经常化”目标。
  (五)围绕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一是建立预算编制和执行制衡机制。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控。二是加强财政资金有效性监督。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追踪问效,促进支出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推动资产重组,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理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为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提供财力运作的保证。积极探索资产监管模式,对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委派财务总监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高效。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对收入征管质量、收入减免政策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以及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等进行检查,努力促进财政增收。开展财政政策执行效率监督检查,提高财政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五是加强基础管理。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财会人员管理,做到诚实守信,不做假帐。抓好“金财工程”建设,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财政工作水平和服务效率。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04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繁重而又艰巨,我们将按照中共无锡市委的统一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聚精会神抓改革,开拓创新求发展,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奋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无锡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