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总第155期

更快更好地实施沿江开发战略

更快更好地实施沿江开发战略

时间:2004-05-23 12:49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呼应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着眼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江阴的沿江开发,作为全省沿江开发的重要一环,不仅起步好,而且以建立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为标志,在全省率先跨江联动发展,开创了无锡由滨湖城市向沿江城市、跨江城市发展的先河,引起了全国经济界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等地区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我们视察所看到的沿江南岸的开发,可谓生机勃勃,引进外资的数量规模、增长幅度和项目质量,都是十分喜人的。江阴沿江开发热情高、力度大、势头好。南岸开发已初具规模,取得较大成绩,特别是沿江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北岸靖江园区的建设,也已经启动,取得一定进展,潜力很大。

  在肯定成绩,看到沿江开发顺利推进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们正处在宏观环境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一是经济发展周期出现了新的拐点,较长时期的通货紧缩局面,正在转向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二是党中央提出了全新的“科学发展观”,开始了一个发展观的重大转变时期,宏观政策环境也将相应发生重大改变。用地紧张、能源紧缺、融资困难等矛盾摆在我们的面前。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沿江开发如何展开,我想应该是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抢抓新机遇,自觉地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沿江开发工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概括地说,就是既要抓发展,又要讲科学,要又快又好、更快更好地实施沿江开发战略。

  抓发展,就是对沿江开发一定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离开了发展讲科学,就失去了意义。从江阴的实际来看,江阴的优势在沿江,未来发展的潜力在沿江。从大无锡的概念来看,江阴沿江开发不仅关系到江阴发展的未来,而且对整个无锡经济的幅射和带动,对无锡特大城市的建设,也影响重大。无锡资源紧缺,两头在外,新的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沿江开发。无锡交通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加上国际资本和产业向长三角加快转移,也确有条件和可能来加快沿江开发战略。因此,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应该毫不动摇地加快实施沿江开发。要千方百计,创新思路抓招商,要加大产业招商、借牌招商、专业招商、活动招商、服务招商的力度,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和功能开发,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沿江开发带,形成更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讲科学,就是要求真务实,求效益,求质量,求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此,具体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搞好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切实控制好岸线有限资源。沿江开发要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必须规划先行。宁愿牺牲一点速度,也要科学编制、严格执行好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以及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园区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把岸线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合理分工、有序开发。不搞重复开发和破坏性开发,避免有限资源的浪费和低产出、低效益。对那些具备良好开发前景,而近期还暂不具备条件的岸线与地区,禁止乱占滥用,为未来大型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战略储备,充分提高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益。

  二要坚持集约开发,着力提升利用外资的水平。国家对开发区实行严格控制,表明以前那种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大开发已经走到了尽头,因此,今后的开发,必须在充分利用现有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园区的开发水平上下功夫、做文章。要用新的集约高效的理念,整合和利用沿江开发资源。尤其要十分注重集约用地、节约用地,坚持“以规划定方向,项目定土地,投入产出密度定面积”的原则,鼓励和推动中小项目进标准厂房,成片土地兴办和招引大型项目,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利用效益。还要充分发挥载体优势,着重引进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爆发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规模优势项目,构筑起产业链延伸和承接国际资本转移的高新平台,加快形成临江产业的集聚优势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放大开发区在产业、项目、资本等方面对全市的扩散、带动、辐射功能,把现代制造业的载体做大做优。还要注重资源整合,合理建设公用码头、公用基础设施,推动集中治污、集中供电供热,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尽量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三要重视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是不合算、不可取的。在沿江开发中,始终如一地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切实做好环保工作,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今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所必须兑现的承诺。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进入开发区,宁可少上项目,决不牺牲环境,尤其要确保长江水资源的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好生态园区、生态景观、生态林带,加大治山治气治水的力度,不断改善开发区的环境质量,真正把开发区建设成为绿色开发区。

  四要注意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沿江开发应在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这一大目标的同时,要注意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商贸、房产、中介、生活服务等行业。在征土拆迁过程中,注意维护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合法权益,搞好安置房建设,搞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五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投资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文明服务水平。强化依法行政观念,严格按照法律和国际惯例行事,恪守信誉和职业道德。进一步改善外商居住、子女教育、医疗和休闲服务等条件,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还要积极探索和出台有利于促进长江两岸联动,协调发展的组织机制、工作方法和配套政策,确保跨江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