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总第161期

旨在和谐——无锡市人大监督可持续发展纪实

时间:2005-05-05 09:13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1996年2月14日,是无锡市人大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351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抓紧治理太湖无锡水域污染的议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是人数多,联名代表占到应到代表的三分之二;二是议题重,反映了无锡400多万人民共同的、迫切的心声;三是影响深,叩开了人大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监督之门。10年来,市人大代表提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议案有80多件、建议数百件,人代会及常委会作出的相关决议、决定12个。功夫不负有心人。人大、政府10年如一日的努力,终于使今日的无锡呈现出“环境美,经济旺,人心和”的喜人局面。

  污进人退 代表议案急
  无锡是山清水秀、富饶繁荣、经济发达的江南名城。曾几何时,这座以水而闻名于世的城市,不得不接受一个令人尴尬、使人痛心的事实:无锡被国家确定为160个“水质型缺水”城市。20世纪90年代前叶,太湖先后两次爆发蓝藻,造成自来水停水、臭水事件。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迫使自来水厂取水口不断外迁,形成了“污进人退”、“守着太湖,担心无水喝”的困难局面。
  问题还不仅仅如此。无锡市6200多条河20多年没有清淤,平均淤积达1.5米,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泄洪、通航、灌溉,仅1997年,就有38万亩水稻因河道淤积断流而得不到灌溉。
  农村有1100多口工业深井,日夜滥采地下水,造成大范围地面沉降。看到公路龟裂、农宅斜歪、校舍断墙,看到农民有屋不能居住、学生有校不能听课、工人有厂不能上班的状况,许多人都痛心地叹息。
  一味追求发展速度,让许多重污染、高能耗的工厂应运而生,300多台工业锅炉、230多座窑炉排放大量烟尘,使得城市长年累月烟尘蒙蒙,难见蓝天白云。26万多辆摩托车、燃油助力车穿梭于市区的大街小巷,尾气呛得行人要掩鼻穿越马路。
  城区河道绝大多数水质为劣V类,常年黑臭。
  许多青山由于无节制的开山采石,变成“癞痢头”山。
    …………
  无锡在呻吟!面对“天”、“地”、“山”、“水”出现的环境灾难,有责任心的无锡人开始扪心自问: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无锡市人大代表作为无锡人民的代言人、当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急切地说:“决不能用绿水青山去换GDP”!“太湖是无锡最大的环境优势,决不能以牺牲太湖的代价来追求经济速度。”还有人大代表发表“生态也是生产力”的文章,指出:“一旦生态问题发展到超越了自然界的调节能力,人类将付出十倍、几十倍的成本”。代表们说:“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有道理,政府在加快经济建设时,必须遵循协调性、多样性、持续性原则,使无锡的经济、社会与自然建起一种长期共存、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
  人大代表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直面现实,广泛调查,深入研究,运用人民委托的国家权力,把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项,一件件地提交到庄严的人民代表大会上:
  1996年2月,351名市人大代表向人代会提出“关于抓紧治理太湖无锡水域污染的议案”,要求分阶段达到三个目标:5年内初见成效,控制住太湖水恶化趋势;10年内明显见效,部分水域水质达到三级水标准;15年内大见成效,无锡水域的太湖水质基本达到三级水标准。
  1998年1月,189名市人大代表向人代会提出“关于加快清除河道积淤的议案”。要求市政府编制好清淤的总体规划和每年实施计划,用5至8年,将城乡6221条河道淤泥清除一遍,使之河清水洁。
  1999年1月,180名市人大代表向人代会提出“关于开展‘蓝天绿地’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议案”。议案指出:“治理大气污染,还无锡一片蓝天;加快城乡绿化,给百姓一片绿地”,已经成为当前突出的社会舆论和强烈的民众愿望。议案要求本届市政府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和城乡绿化工作,在任期内,使城市大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水平,绿化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
  2000年3月,61名市人大代表、35名省人大代表分别向市和省人代会提出“关于禁采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的议案”,希望省、市人大加快禁采地下水的立法步伐。要求在5到8年内控制住地面沉降。
  2001年2月,169名市人大代表向人代会提出“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议案”,议案对解决食品在生产、销售、贮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并要求加强食品的检验、检测、检疫力度,建立食品的安全标准和保障制度。
  2003年1月,126名市人大代表向人代会提出“关于综合整治城市河道水环境的议案”,建议政府正视现实,采取得力措施,在5年任期内,使城区河道“水清,鱼游,两岸美”,切实解决两岸群众“夜夜枕河,日日闻臭”的问题。
  2005年1月,218名市人大代表向人代会提出“关于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的议案”,迫切要求政府综合运用政府职权和市场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乱停车的突出矛盾。
  人大代表的上述议案,得到市人民代表大会的高度重视,绝大多数被列入了大会议程,并一一作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从而将人大代表“持续、和谐”的意愿提升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内涵以及政府工作的重心,从“速度无锡”向“和谐无锡”转变。

  转变理念 政府下决心
  面对代表议案提出的这些棘手的问题,面对人代会决议的严肃要求,认识并不都是一致的。无锡的东面有上海、苏州,西面有南京,区域竞争非常激烈。有的干部担心:花大力气去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无锡“掉位”、落后怎么办?有的说,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办理这些议案不是分散精力、财力吗?有的觉得,前几任政府欠下的“环境债”,现在哪来那么大能力还?有的甚至怀疑,代表在人代会连续出难题,是不是与政府过不去?
   在这些疑虑面前,中共无锡市委的态度很明确:代表们提出的议案事关无锡的全局。政府必须
不折不扣地执行人代会决议,尽心尽责地把人大代表的议案办好。
   要大规模、立体型整治环境污染,提高生态质量,对于政府来讲,的确是困难重重:问题积淀深远;涉及面广量大;资金难以支撑。怎么办?10年间,历任无锡市的三位市长都坚持讲“三句话”:执行人代会决议,是政府的法律义务,不得讲条件;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是政府的份内工作,不得讲困难;解决议案提出的问题,是政府的应尽职责,不得打折扣。在强化政治责任感的同时,无锡市政府积极转变理念,大胆拓宽思路,使办理代表议案的路子越走越宽、效果越来越好:
  一是变由人大“推着走”为主动上手,使环境建设目标化。2000年,无锡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以治水、治气为重点,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决心举全市之力,将无锡建设成生态形的湖滨城市。仅“治水”一役:这几年已对5982条河道进行清淤,清出淤泥6589万立方;投入16.5亿元建成20座污水处理厂;在市区新铺设了截污管网500多公里,不让污水流入运河;通过退渔还湖、动力换水、污水截流、生态修复等综合手段,使五里湖变成水清湖美的市民乐园和旅游胜地。
  二是变经济粗放型增长为生态优先、集约发展,使环境污染最小化。10年中,大力治理重污染企业,其中关停168家。新批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加快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和清洁环保的产业,扶持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努力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三是变“要资金找市长”为“要资金找市场”,使投资主体多元化。财力是推进议案实施、建设绿色无锡的杠杆。市政府在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同时,还坚持“谁得益,谁投入”的方针,既解决了治理老污染的费用,又减轻了建设新环境的市政投入。市政府还通过经营城市获得的巨额资金,大手笔、高起点地治理太湖污染、整治城市河道水环境。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无锡市政府及相关方面,为治理太湖投入了40多亿元,为营造绿色无锡投入近50亿元。 
  四是变“就事论事”为“举一反三”,使社会利益最大化。市政府在办理代表议案时,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把议案中相关、相近、相似的问题一揽子予以解决,使人民群众广泛得益。如在办理整治城市河道水环境议案时,市政府不但对涉案的132条河逐一提出整治要求,而且明令水利部门在一二年内,同时解决城区88条断头浜脏、乱、臭的问题。今年3月初,饱受20多年臭气熏扰的居民,激动地对前去视察的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说:断头浜改造得太好了!现在我们等于住在花园里了!
谢谢共产党!谢谢人民政府!

  持续监督 人大支帮促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生命力、竞争力、亲和力。无锡市人大常委会认识到,牢牢把住对可持续发展的监督,就是把住了无锡当前的主要矛盾,牵住了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牛鼻子”。为此,10年来,他们以代表议案为主题,集中力量,持续监督,强力推进。据不完全统计,十年间,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关于持续发展方面的专题调研和视察50多次、审议政府这方面的工作汇报近40次、评议政府相关部门9次,市人代会审议办理议案的专项报告7次。无锡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终于使可持续发展成为本级政府经济工作的主调,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如果说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无锡市人大监督可持续发展的第一阶段的话,那么,关心困难群体、共建和谐社会,则是进行监督的第二阶段。近几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失地农民保障、社会医疗保险及扩面、城镇居民拆迁安置、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工业企业一线职工收入、就业再就业、富民工程、教育乱收费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视察、专题审议。要求市政府在调解社会热点矛盾时,必须以民为本,重视比较利益分析,决不能让百姓来承担改革的成本、发展的费用、“筑城”的支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郁家树指出:民心是和谐的前提。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经济发展高速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期。政府工作不仅要看经济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更要看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能否得到保障、公共卫生能否满足需要、社会保障是否覆盖到所有人口。为了社会和谐,宁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与利于民,维持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大的监督,帮助政府在“热线”、“热点”中作冷静思考,采取实际措施,大大减少了因比较利益而产生的群体性矛盾。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个强市富民的全局性问题;实施对可持续发展的监督,是个亲民为民的重大问题。10年来,无锡市人大舍得花精力,大胆搞监督:
  对于重大问题,坚持高标准,不姑息。滥采地下水引起了触目惊心的地质灾害。但禁采地下水,对于数千企业、数十万农民来讲,面临的是生产成本、生活成本的增长。实施的难度很大。市人大常委会认为,禁采地下水不能搞“低标准,瓜菜代”,1100多眼深井必须按时封堵,规定时间内必须为65个乡镇建设好自来水供水管网。到目前为止,政府已投入25亿元建成了供水工程,农民们喝上了清洁水,地面沉降得到了遏制,部分区域的地下水位有所回升。
  对于突出问题,坚持严要求,不含糊。无锡市仅在2000年至2002年三年间,就形成失地农民36万多人。人大常委会为此作出决定,要求政府全面建立“以土地换社保”机制;到2007年底,将全市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相应提高征用土地补偿标准,保障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不受损害。现在,这项工作正在全市顺利推进。目前,江阴市决定用83亿元资金,解决历年来形成的20万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对于成串问题,坚持责任制,不马虎。食品安全的范围很广。如何实施好这一议案?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市长亲自挂帅;首先要突出抓好关乎民生的荤食品、蔬菜、粮油、饮用水等七大类食品的安全;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责任状。连续几年市人大的监督,为市民筑起了一道放心消费、安全食用的屏障。
  对于大局问题,坚持民为本,不退缩。治理空气污染,难度大、投入大、反复大。市人大从民本观念出发,坚定地说:空气污染对百姓影响大,所以难度再大也要治;治理大气污染,为无锡争光、为百姓添康,投入再大也值;治理污染,只要政府决心大,就不会有大反复。这几年无锡市区拔掉了300多只工业烟囱,半数污染重点企业实现了集中供热。市区摩托车通行量减少了20万辆。2004年达到或优于二级空气的天数接近300天。
  对于跨届问题,坚持交接班,不中断。 无锡湖、河的水环境,是每年人代会的热点问题。10年中,尽管无锡市人大常委会换了三届,但治水的“接力棒”都能负责地交接好,而且监督的目标一届比一届明确,力度也一届比一届大,做到了人大监督不中断,政府工作不间断。
  对于区域问题,坚持广发动,不单干。为了解决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无锡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召开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主任联席会、乡镇人大主席座谈会等方式不断统一认识,达到广泛发动、上下联动、互相推动的作用。市、县、乡三级人大共同支持、促进同级政府,把人大决议、代表议案落实到社区、乡镇。江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全市封山育林、禁采山石的决定。石灰窑生产是宜兴的一项重要产业,每座窑年利润可达200万元,但对空气的污染非常大。为了人民的安居和可持续发展,宜兴市及有关镇政府先后炸掉了147座石灰窑。在无锡城乡,这样的动人事例很多。

  无锡美了 人民高兴了
  2004年5月9日,国务院在无锡市召开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曾培炎副总理对无锡水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中央19个部委办局和18个省、直辖市的领导,以及上百位水污染治理专家,对无锡“治太”的理念、手笔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佩服,不少人甚至感到意外!
  无锡人何尝不感到意外!许多原本生活在一条条断河浜边的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臭河浜会整治成了一个个小公园。许多原本只能到园林风景区中去享受绿色的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市区、社区会建起一个个小绿园。许多原本对太湖水变清没有了信心的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如今的五里湖会鱼翔浅底。
  感到意外的不仅是无锡百姓,“老外”更觉得意外了。街上成群结队的摩托车怎么不见了?自来水口感怎么好多了?太湖的蓝藻怎么治好了?运河两岸的景观怎么魔术般地美起来了?
  原来担心花大力气治理环境会影响经济建设的人,现在也感到意外。因为10年来,无锡的GDP以年均12.8%的速度增长,2004年达到2350亿元,排名全国第九。
  说是意外,其实并不意外。励精图治,必出成果。人大代表十年的呐喊、人大会议十多个决议、人民政府十年的奋斗,已经使蓝天、绿地、青山、净水逐渐地回复到了无锡,2003年、2004年,无锡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导向了经济的实力和质量,环境提升了城市的价值和品位,环境保障了发展的持续和稳定。2004年,无锡被评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无锡的环境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分别位于全国的第四、第八;2004年,无锡的到位注册外资为32.6亿美元,在全国名列第五。笔者写这篇报道时,一个江苏省最大的投资20多亿美元的外商IC项目已经奠基。
  事实有力证明,人大、政府10年的努力,使无锡实现了和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而双赢,又进一步加大了民众的凝聚力、人大的亲和力、党和政府的感召力!而这,正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所要追捧的!而这,正是无锡市人大决心要长此以往、继续努力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