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总第163期

面对公众的淡忘

面对公众的淡忘

时间:2005-09-09 10:03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一次,我陪一位原省领导考察某开发区。开发区的负责人在汇报工作时谈到,十多年前,这个开发区就是由这位领导审批的。
  没想到,这句话引起了老人的兴趣。他高兴地对这位负责人说:你因为参与了开发区的筹建,所以了解当年的情况。如果换了新人,谁还记得这件事?但你们并不知道,批准这个开发区,我是担了风险的。因为,那时已经不准再批新的开发区了。由此,他接着发了一通感慨。他说:“当领导就得干事。要干事,尤其是干大事,难免要冒一定的风险。但事过境迁,没几个人会记得他们在任上做了些什么,更不清楚他们当时曾为此冒了多大的风险”。
  看得出,他讲那番话,是带着些许伤感和无奈的。这一方面反映出,他从显赫的权位上退下来以后,心理上还没有完全适应;另一方面,可能是离职后经历了一番人情冷暖的切肤体验,才会有这样的感叹。
  做了一点事,总想让人们惦记着,这可能是大多数人所企盼的。有一些当官的朋友,在他们即将卸任之前或在卸任之后,总喜欢将自己以往在会议上的一些讲稿和公开发表过的文稿,请人整理,汇编成册,刊印送人。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我揣摩,他们这样做,也许是为了日后便于自我回忆,另外很可能也有让人们记住他们的意愿。
  我不知别人是怎么处置这类东西的。就我而言,大多是随收随丢,绝少翻阅。即使不丢弃的,也是搁置在书柜的角落里,任其躺着。其实,这类文稿当年在会上讲过以后就很少有人会去翻阅了,时隔多年之后再印出来,谁还有兴趣去看呢?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验,因为有不少文稿是自己动手写的,还有些文稿即使是秘书们起草的,自己也花了很多心思在上面反复修改,所以对它们也就特别钟情,会后还常常将这些文稿当珍宝一样收藏起来。但时间一长我就发现,连自己都很少有兴趣再去翻阅那些东西了,即使是那些当时自以为得意的文稿,也很难从头到尾看到完。看来,想以这种方式让人惦念,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效果。
  平时,也常听到一些人对另一些人讲,“你为地方所作的贡献,这里的老百姓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其实,这话也不能完全当真。说者,有的可能确实出于真心,但他至多只能表达他所熟悉的一部分人的想法,并不能真正代表当地所有的老百姓。也有的人说这话只是为了安慰人、或是讨好和巴结人,往往言不由衷。还有一些说这话的,纯粹是一种场面上的敷衍。
原香港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女士在离任时,曾对媒体说过这样的话:“为官,就要有心理准备,你为市民做多少事,可能很快被人淡忘。人们记得的,可能只是对他们不利的事情。”这既是对个人际遇的由感而发,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清醒揭示。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各级官吏如恒河沙数。他们中,有多少人能在青史留名的?就是在青史留名的官吏中,又有几多人是留下了业绩记录的?而至今仍能在百姓中留传的,更是九牛一毛,且留下的种种传说也大多面目全非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们尚且会被滚滚的岁月浪花冲刷得干干净净,犹如过江之鲫的一般官吏们就更难留下一点痕迹了。
在当今的情势下,想让公众都记住为官者的好处,可能更难了。国际化趋势、社会转型、信息爆炸,世界如万花筒,千变万化,瞬息万变。国内外政坛上多少知名人物亦都如匆匆过客,很快就被人淡忘了,更而况他人呢。另外,现今处处呈现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为官的每做一件事,不可能人人受益,总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而且,老百姓要求于当官的,往往比当官的能做的要多得多。所以,想要老百姓都记着你的好处,那是一种奢望。
  再说,县、市一级的领导者与当地群众总有一定的距离,更不用说省一级的领导人了。公众对他们的了解,一般只能通过新闻媒介和社会传闻。而现在的地方主要领导,又大多实行跨地区任职,且调动频繁。有的甚至屁股还没坐热,就又调走了。这些人在职时,公众就不太熟悉,离职时间一长,事过境迁,物是人非,还想让老百姓记着,那就很难了。
  面对公众的淡忘,为官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只要在位时能实实在在地为地方、为群众做点事,就算尽了自己的责任,大可不必计较人家记不记得。□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