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总第163期

可贵的畏民意识

可贵的畏民意识

时间:2005-09-09 10:03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您当了几年县委书记?”“三年半。”“这三年半您最怕的事情是什么?”“最怕的是老百姓骂娘。”“再呢?”“上级的批评。”
  这是某县委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问答。他把老百姓的不满列为第一怕,上级的批评则排在第二怕。可谓畏下胜于畏上。我想他大概是真正了解了“权力是人民给的”,行使权力时首先要让人民满意的道理。如果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只顾上级的满意甚至嘉奖,而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那么这个地方的工作肯定存在问题。
  “畏民”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忧国忧民乃居官从政者之常情。范仲淹有两句传世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理应成为当今“为官”者的座右铭。尤其是事业越成功,越要谦虚谨慎,自省失误和过错;仕途越顺利,越要管好自己,礼贤下士,注重名节;权位越高,越要警钟长鸣,抵制诱惑,严格管束自己。
  “畏民”反映的是一种勤政意识。畏享乐,惧庸懒,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这是“为官”者的起码条件。只要时时保持临深渊、履薄冰的心态,就不敢为政不勤,敷衍塞责;就不敢狂吃乱食、腐化糜烂。
  “畏民”也是一种自律意识。“为官”者倘不懂敬畏百姓,而忘乎所以;不体恤百姓疾苦,而为所欲为;不顾民声民意,而放纵不羁,犯错误摔跟头是必然的。近年来那些落马的贪官,无一不是如此。
  古人云:“水能载舟,水亦覆舟。”对一级干部而言,畏谁的问题,不是个简单的认识差别,而是关乎民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大事。□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