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总第163期

责任——记北塘区人大代表王瑞君

责任——记北塘区人大代表王瑞君

时间:2005-09-09 10:03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人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触摸生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只不过音乐家选择用音乐,企业家选择用经营,而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王瑞君就是这千千万万中的一位。王瑞君是山北街道惠龙社居委的主任,北塘区人大代表,一名年过半百的普通女共产党员。社区服务工作联系着千家万户,繁杂而琐碎,十分辛苦,王主任却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七年。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王主任却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断好家务事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再难也要断好!”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王主任对社区特殊户家庭的成员几乎都熟悉,心中有一部活户籍,只要报出楼门号,她就会答出姓甚名谁。谁家夫妻闹别扭,哪个邻居间不和睦,又有哪家父子间不善,她心中都有一本帐。
  社区有位叫姚振清的老人,因经济拮据生活无着落,找到了王主任诉说自己的苦衷。老人的人生经历较复杂。六十年代初期因欲逃亡香港被打成反革命,送青海劳动农场改造。当时家有妻儿老小,妻子迫于当时的政治背景,无奈与姚振清划清界限离了婚。八十年代,姚振清返回原地,可原单位已经关闭。幸得政府的帮助在闹市区开了家裱画店,总算有了生活来源。后因店面拆迁,积攒的钱也慢慢地用光了,生活面临危机。老人欲找子女尽赡养责任,但子女认为父亲未尽到抚养的义务,况且过去因父亲是反革命而遭受牵连吃了不少苦,现在自己的条件也不宽裕,便回绝了父亲提出的要求。老人无奈之下找到了居委会。王主任在了解真情后,多次做老人子女的思想工作,并耐心地宣传法律知识,但老人的儿女固执己见。为维护好老人的合法权益,王主任建议老人诉至法院,借助法律的有力武器,要求子女尽赡养的义务。在法院的调解下,子女应允负部分赡养之责。当老人第二次中风住院时,王主任几次到医院看望,并积极联系其子女告知老人身体状况,询问老人出院后的生活照料问题。起初老人的儿子们对父亲的照料问题颇有顾虑,作出的答复也不尽如人意。经过王主任两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两儿子终于被感化了,同意尽赡养义务,将老人安排到敬老院,并共同承担所有费用。至此,姚振清老人终于有了固定的生活保障安度晚年。老人打心眼里感激王主任和居委会对他的关心和帮助。
  王主任常说:“语言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社区服务工作者,语言在民事调解中显得尤为重要。”王主任调解纠纷不仅态度亲切,而且根据不同调解对象的心理采取因人而异的交谈方式,满怀诚恳,充满真情,让人心服口服。
社区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两个小孩在路边拍球,邻里孟老太午睡醒来后去串门,见小孩玩的球滚到脚边,欲将球踢还过去,却不料老腿无力,身子一晃倒在了地上,撑地的左手顿时骨折了。两小孩的监护人立即把老太送去中医院医治,后因事情缘由有争执发生了纠纷。孟老太责怪两小孩的监护人事后未去探望而心里不平,多次找到居委会,讲得激动时还下跪在地,双手叩拜。王主任耐心地给她解释,答应待事情了解清楚后帮助解决。而孟老太性急并扬言:若居委不尽快解决,她要吊死在居委会窗后的树上,要大家还她一个公道。在解决这起纠纷的调解会上,面对双方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王主任以诚挚的话语和庄严的法律唤醒当事入的理智,因势利导地指出:孟老太的骨折是因两小孩玩的球而引起的,两小孩的监护人从道义上应尽点心意。经过反复地做双方的工作,终于使这起由民间纠纷向刑事案件发展的事件被及时地制止了,调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小孩监护人当日就买了礼品在王主任的陪同下上门探望孟老太,总算让老太平了口气。
  惠龙新村85号102室,两个月前被某公司购房后用作通讯设施机房操作地,周边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很强,考虑到消防、环保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联名写信反映到社居委。王主任接到来信后,立即赶到现场勘查,同时与公司负责人联系并指出民用房不宜安置通讯机房,具体分析机房工作时发出的磁场、辐射,散发出的热量、气味等,对居民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议该公司搬迁。公司方答复所有的指标、测试均在下限线,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影响人居环境,不同意搬迁。经过多次磋商,公司方未作让步,造成楼道内电源闸刀忽上忽下、你拉我推,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麻烦,也造成了安全隐患。王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36户居民的利益,她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多次邀请公司领导解决事情。王主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该公司领导被王主任对社区居民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动,最后决定搬迁。至此,她才长长地松了口气。王主任用自己的智慧、真诚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好居民群众的代言人,充分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社区居民群众的信赖。
  王主任在工作中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真诚榜样,影响和带动着社区的居委干部们做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在惠龙社区,就传颂着一段王主任带领居委干部们关心孤老如亲人的佳话。今年八月中旬,社区一位年已八旬的孤老陆老太,在社区居委干部们的关心和陪护下,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陆老太一生未曾生育,虽曾领养有一子,最终因关系不太和睦,于2002年下半年脱离了母子关系,成了一位孤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惠龙社居委的干部们更是把孤老放在了心上。在王主任的带动下,居委干部们陪老人逛街、给老人买鞋、帮老人做家务。而诸如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居委干部们主动上门,为老人关闭门窗、整理花盆更是家常便饭。后来老人进了山北敬老院,敬老院离居委办公地较近,居位干部们对老人更是有求必应,存钱、配药、买水果蔬菜,甚至化验大小便,毫无怨言。旁人见了都夸老太好福气,“女儿”真孝顺。老人临终前,王主任就陪护在老人的身边。那天清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王主任从睡梦中叫醒,电话是从第一人民医院打来的:陆老太病危。王主任顾不上吃早饭,就匆匆赶往医院。而早在一周前,当王主任得知陆老太生病的消息时,就曾与另一位居委干部冒着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到老太远在陆区老家的敬老院探望老人的病情,询问老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当日在两位居委干部的协助下,老人拟好了遗嘱。而就在昨天晚上,工作了一整天的王主任还在病房忙碌到深夜才回家。当两位居委干部走进病房时,病床上已陷入昏迷的老人稍许清醒了些。她紧紧抓住了王主任的手久久不放,仿佛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此情此景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刚从陆区赶到医院看望老人的干儿子对着两位居委干部连声说:“谢谢!谢谢!”王主任淡淡一笑:“这是我们应该的!”老人患的是不治之症,病入膏肓的老人念念不忘的是长年来关心照顾她的惠龙社居委的居委干部们。弥留之际,老人还想再见一见曾共同生活了多年的养子。王主任当即两次向医生借了手机,动员其养子立即赶往医院。一个小时后老人的养子终于赶到了病床前探望母亲,让老人了却了这最后一个心愿。
  王瑞君主任以满腔的工作热忱、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工作在社区第一线,她把在平凡的社区工作中展示的一个人大代表的追求凝成两个字:那就是“责任”。□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