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总第165期

谨防改制成经济犯罪“重灾区”等10则

谨防改制成经济犯罪“重灾区”等10则

时间:2006-01-08 10:5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反贪案竟有半数在国企
  谨防改制成经济犯罪“重灾区”
  据《工人日报》12月20日报道,近5年来,西安的反贪案件约有50%集中在国有企业。有关人士称,由于社会转型期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明晰以及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国企改制成为经济犯罪的“重灾区”。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年,西安阎良区内航空企业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导致800余万元国有资产流失,1.3亿元国有资产面临流失的风险;因个人或集体违法、违纪、渎职、过失等原因造成9000余万元国有资产流失。

  教育不公造成社会隐患,《瞭望》刊文提出
  教育政策已到调整期
  《瞭望新闻周刊》第50期刊登记者专稿说,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负责的课题组在对10城市四十余所高中的调查中发现,约有1/5的学生通过交赞助费和择校费进入高中,城市重点学校的择校生比例最高,为25.2%;此外,还有6.5%的学生动用了社会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杜育红等专家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调节器,使各种人有公平晋升的台阶。现在教育存在的不公平实际上把贫寒子弟晋升之路给堵住了,从而使教育丧失其调节功能,无法往社会上层流动。如果农民永远是农民,农民工永远只能是农民工,就会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绝不能因为社会不公平而加大教育不公平,又因为教育的不公平反过来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社会隐患。
  《瞭望新闻周刊》为此刊登评论《教育政策已到调整期》。评论说,“先要优质?还是先要均衡?”专家认为,本世纪前20年,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培植部分优质学校带动教育资源的扩张是必要的;当前,则应强调以公平均衡为主,把均衡放在第一位,优质放在第二位。

  “富贵不能淫”被译成“要富有,不要性感”
  英语学习怎能偏废中文修养
  据《文汇报》12月13日报道,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每年的高级口译考试,总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中文功底太差而落第,有些考生“翻译‘血肉长城’,不知道长城的专用名词,还竟然出现猪肉的单词,实在有些悲哀。”
  由于中文修养的薄弱,现在不少自认为“英文流利”的学生在中译英的时候,已经不再努力理解中文的原意,而是习惯于采取一个字一个字对应翻译的办法。其结果,不仅根本无法体现原文中的准确、丰富的内涵,更闹出许多“没文化”的笑话。“富贵不能淫”被译成“要富有,不要性感”已经让人啼笑皆非,而“人之初,性本善”更居然被译成“人之初,性都是很美好的”。
一位英语教学专家打了个比方说,学英语跟上跑步机健身不同,并不是坚持每天跑多少时间就可以大功告成的,“学好外语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你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母语修养。”

  《经济日报农村版》刊文指出
  年底“送温暖”要算经济账
  俞国在12月12日《经济日报·农村版》上撰文说,日前,一位镇长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单位领导来“送温暖”,一般都会来单位党政一把手、办公室主任、财务会计和司机共五六个人,还有些单位有时为了展示自己的工作成绩,会带来报社、电视、电台的记者三四人。这样算下来,就会有10人左右,2至3部车。而送到每个农户家里的只不过三五百元,回来后乡镇上还要管饭,临走时,还会捎带上些土特产。这样一次“送温暖”下来,单位看起来给农民送了几百元钱,而乡镇上却要倒贴上几百元甚至于上千元。因此,每到年终,一提起送温暖,不少乡镇干部就打怵。
  文章指出,各级干部在到基层“送温暖”时,应该好好算算经济账。如果大家算清了这笔账,能采取最经济的办法,既能把温暖送到农户心中,又不会让基层“寒冷”。

  许多地区对“科学发展”理解不力
  十一五规划还是上项目
  据《中国青年报》12月13日报道,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福垣在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说,截至目前,他已经看过了40多个省、县市的十一五规划,看完后的感觉是“这些地区对科学发展观的转变还没有进行,对‘发展’的理解不过是几个字,全面增长、可持续增长,还是增长而已”。
  近两三个月经常参加各个省市十一五规划座谈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近日也说,不少地方的思路到目前为止没有根本改变,还是靠高投资提高GDP,靠争取项目搞投资,靠跑北京到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这是整个体制造成的,背后有深刻的原因,要改变这个状况,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新华时评”驳斥某些领导干部的“阶段”论
  不能听信渎职者的谎言
  《新华每日电讯》12月6日刊登慎海雄撰写的新华时评说,面对屡屡发生的重特大事故,一些领导干部“发明”了一种理论,认为在中国现阶段,这些事故是“难免”的。有人还搬出美国等发达国家历史上的生产事故数字作辅证。也有专家附和称“中国煤矿如同大病之人”“不能期望有什么良药可以立竿见影地遏制矿难”等等。按照这样的逻辑,重特大事故频发根本不是监管问题,而是不可避免的阶段问题。听到隆隆爆炸,领导干部完全可以安心睡觉,因为我们不可逾越这个阶段。
  这类怪论的实质,就是有关领导逃避责任,对此我们决不能轻信。今年以来的一些重特大事故几乎无一例外地表明,一些领导干部失职渎职乃至与无良商人勾结,才是造成一些矿监管失控、违规操作、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是真正的“祸首”。如果这个根本“病因”不消除,其他“药方”再妙也缓解不了事故频发这个严酷的现实问题。

  荷兰兴起“节俭模式”
  订阅旧报刊
  如今在荷兰,配送旧报刊服务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当地兴起。
  旧报刊的阅读群体主要分布在大城市以外,尤其是那些要节约家庭开支的人们。旧报纸订户每周都会收到一个色泽鲜艳的塑料袋,内装分门别类的过期报刊。根据订户付费不同,收到的内容也不同。最新的报刊收费8欧元(约合9.5美元),一周以前的报纸为6.3欧元(7.5美元),超过10—12周的杂志则只需2.6欧元(3.1美元)。
  不过读者看完这些报刊之后还要将它们归还,若想自己保留,需交纳4.15欧元(5美元)。

  公车一年花销3000亿元
  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
《中国改革报》11月28日援引一篇关于我国公车改革的文章透露,据保守统计,我国公车目前已达350万辆,每年用在公车上的开支达3000亿元,远远超过我国军费开支,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令人震惊。
近几年来,虽然各地“公务用车改革”的喧哗此起彼伏,但公车反而越改越多,越改越豪华。据报道,目前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
  有政协委员调查发现,与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相比,党政机关等单位每辆车竟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而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如此算来,就算现有的350万辆“公务车”全部是必须配备缺一不可的,按社会轿车运输成本计算,每年也不过花销几百个亿就足够了。那剩余的两千多亿花在哪儿了呢?令人深思。


  广州将“正义”列入五年规划
  据《信息时报》11月20日报道,11月16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向市政协常委通报市委对广州“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时,提出今后五年广州的发展将把“正义”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即“十一五”期间广州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共同富裕。
  广州市政府有关人士分析,“正义”作为一个发展目标,是一个原则性的东西,将体现在政治、司法、社会环境等各方面。

  上海漂流“图书”考验市民诚信度
  据《中国社会报》12月7日报道,上海市2005图书漂流活动日前在普陀区正式启动,首批2万册图书将由“漂流书架”和“放漂点”正式“起漂”。“放漂”后能否“流”起来,则是对上海市民诚信度的一次考验。
  这些漂流书除了特有的蒲公英漂流标志外,扉页还贴有表格,用于记录该书的捐赠者以及曾经阅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名字。书的末页则写着9个漂流点的具体位置,鼓励读者将书归还到漂流点继续“漂流”。
  所谓图书漂流,是书籍在素不相识的人群之间传递阅览的过程。上海普陀区有关人士介绍说:“发挥一本书的最大价值”和“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是“图书漂流”希望达到的两个基本目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