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工作情况的汇报
时间:2006-03-05 14:1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工作的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无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努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专利申请量实现争先进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35%,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比“九五”期末提高12.45个百分点;全市研究与开发费用(R&D)投入占GDP比重为1.54%,提前一年实现小康目标;新扩建各类科技孵化器5家,新增孵化面积4.5万平方米,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05家;完成技术交易额38亿元。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数、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数、到位国家863计划经费数等12项科技创新指标名列全省第一。
一、2005年工作成效
一是科技投入成倍增加。强化了对全市各级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考核力度,形成了全市上下全力推动科技工作的强大合力。科技投入大幅攀升,市本级全年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达到6597万元,比上年翻一番多,是“九五”期末的15倍。在加大地方财力投入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去年共获国家、省各类资金总数达到1.85亿元,其中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费到位1亿元;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0个、创新基金2035万元;到位国家863计划经费3796万元。企业自身也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加大投入实施自主创新,去年研究开发费用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15家,5家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超亿元。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12.6亿元(省口径),同比增长46.6%,高于全省增幅12.26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30个百分点;产值占全省的16.55%,首次超越南京,跃居全省第二。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四大领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99%,主导地位凸现。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引领产业,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元器件、整机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通信设备、计算机类产值超过600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量的“半壁江山”;“IC谷”、“液晶谷”初见雏形,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产业化基地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设计企业从“十五”初期不足10家增加到65家,产业规模从不足2亿元增长到18亿元。软件产业以无锡软件园为依托,涌现出永中Office等一批自主研发的品牌,软件业年均销售增速在50%以上。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新材料基地集聚了一批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的骨干企业。形成了一批以“尚德太阳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值增长200%以上的企业群。“光纤预制棒”、“混合动力客车”、“高效低成本多晶硅太阳电池”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新产品、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知识产权战略初见成效。以知识产权培育和专利产出为重点,加大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意识。2005年,我市专利申请量达5621件,同比增长71.42%,由全省第三位跃居第二位;专利授权量达2095件,同比增长52.81%;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723件、153件,同比增长64.69%、64.52%。2005年,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乡镇(开发区)、街道达到12个;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企业、高校达到9家,其中江南大学专利申请量已突破600件,居全省高校之首、全国高校前五位。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了广大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有力提升了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实力。
四是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拓展。我市通过举办“百家企业科技行”系列活动,先后与中科院、北大、清华、东大、南大、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国内一流的“名院名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7+1”产学研框架体系初见成效,成为我市吸纳整合全国一流大学和顶尖科研院所最新科研成果来锡转化并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北大软件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基地、清华同方无锡科技创业园、中科院青年创新实践基地和氢燃料合作基地等一批标志性、重量级的合作项目成功落户无锡。成功举办“民高会”暨“乌克兰科技日”活动,“中乌材料科技合作园”落户无锡,中乌企业还签订了152项合作协议。无锡国际科技合作园已成为我市构筑国际新技术高地、人才高地的重要载体,吸引了来自7个国家的海归人员创办企业25家,集聚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30人、硕士及高级工程师104人,拥有专利66项。
五是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全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入驻企业397家;截止2005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家,孵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1000家,科技人员7000多名。集成电路设计创业服务平台、工业设计创业服务平台被列入全省四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江南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测试服务中心、中微腾芯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中心被列入全省十大专业测试服务中心。全市1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各类科研开发项目98项,其中承担省级以上项目22项,获得新药证书7项,辐射推广项目42项。阳光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法尔胜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升格为国家级。
六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形成了覆盖全市农村的星火培训教育网络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启动农产品安全全程质量监控技术项目,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市民食无忧。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唯琼、阳光、红豆、中兴等农业科技园质量进一步提升。继续抓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施太阳能并网发电和城市夜景亮化等示范工程建设。推动高新技术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中的运用。
二、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
无锡的自主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份额偏低。深圳高新产业产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各自总量中均超过50%,无锡这两项指标均徘徊在30%左右。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大。深圳拥有销售超百亿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而无锡不足5家。三是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十五”以来,我市科技投入连年翻番,但与先进地区、与周边城市比,还有很大差距,政府投入的示范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无锡专利申请量只有深圳的一半多,而最能够反映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总量的12.9%;推动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风险投资基金的建设尤需加大工作力度。五是科技人才队伍薄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不能满足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三、2006年工作思路与措施
去年年底,经过多方努力,我市正式成为全国六个“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区)”之一,为我市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是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是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主战略的促进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和“国家专利试点城市”为契机,逐步形成和完善一套符合无锡实际、具有无锡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为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造“五中心”、“五名城”,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市今年科技创新工作指标具体安排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600亿元(市口径),同比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提高2个百分点;全市研究与开发费用(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7%;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家;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100家;新增创新创业创意载体8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技术交易额45亿元以上;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7000件以上。
(一)加快推进创新企业培育。加快制订并出台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强化对企业的R&D投入、知识产权产出、科研人员数、高新技术产品和新产品数、利税率等关键指标的考核力度;加大在资源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的集中培育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企业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主动抢占产业链的高端增值环节,走高效集约式的发展道路。争取“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信息化程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100家,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及名牌产品300个以上,建立省级以上研发中心20家以上,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科研院校在锡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精心组织实施好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逐步把政府的投入重点转到公共平台的建设上来。大力开展行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研发,着力开发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电子信息新材料、光伏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强化应用技术研究,加快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大力培育数字化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产业优化和产品升级。
(二)加快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和完善“7+1”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内容和形式,力求在三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是由国内向国际延伸,加强与清华、北大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知名院校的品牌优势,集中力量强化针对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二是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项目与人才并重转变,着力强化对海外留学人员中的高层次精英人才的招引力度,为无锡打造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积蓄强大的价值储备;三是由校企间简单合作向政府主导的高层次、全方位合作转变,强化政府在深化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平台和载体的投入强度。不断扩大难题招标,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的原创性高新技术,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引导企业提前介入。推动知识产权制度融入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产出评价指标体系。
(三)加快推进“三创”载体建设。努力探索“招研引智”、“招校引才”的新形式、新方法,推动项目、智力、人才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创新载体的集中,集中力量推进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园区、孵化器和研发机构的建设,为我市壮大软件等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拓展空间。2006年,要将创新载体建设进展情况列入各级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全市力争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创意载体80万平方米以上。努力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科研仪器共享网、超级计算中心、工业设计创业服务平台等公共平台建设。依托各类创新载体,加紧做好高层次紧缺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海外留学高层次精英人才的项目和人才对接,大力吸引海外留学创业人员来锡投资创业,着力培育一批能够支撑无锡科技自主创新的科技领军人物;加大与各类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人才合作力度,加快高层次紧缺型科技人才的汇聚,不断调整和提升无锡人才的结构和质量。
(四)推进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实施太湖水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工程及示范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在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与生态重建技术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引导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探索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破解环境能源制约的新路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加快推进创新环境优化。不断健全科技政策体系。抓紧制订《工业设计企业认定办法》,出台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七个“十条意见”,逐步形成并完善我市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从而加快全市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的运行机制,在全市逐步建成一批由政府主导、运作规范的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资金群;推动风险投资多元化投入的突破,进一步探索社会化投入方式,欢迎和鼓励境内外资本、社会民间资本的参与,鼓励、支持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科技风险投资相关业务,积极引进一批海外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资金,加快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步伐,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强创新法制环境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护创新。
(六)加快推进创新文化营造。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技自主创新工作,大力倡导“鼓励创新、支持探索、宽容失败”的宽松学术气氛,积极倡导“四尊四创”,鼓励创新、激励创造、支持创业、推动创优,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精心组织“长三角高洽会”、“集成电路设计及产业发展论坛”、“创新型企业论坛”、“工业设计论坛”等一批学术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科技创新学术交流、科技沙龙等活动,为创新创业人员开展学术交流提供平台。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工作的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无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努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专利申请量实现争先进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35%,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比“九五”期末提高12.45个百分点;全市研究与开发费用(R&D)投入占GDP比重为1.54%,提前一年实现小康目标;新扩建各类科技孵化器5家,新增孵化面积4.5万平方米,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05家;完成技术交易额38亿元。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数、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数、到位国家863计划经费数等12项科技创新指标名列全省第一。
一、2005年工作成效
一是科技投入成倍增加。强化了对全市各级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考核力度,形成了全市上下全力推动科技工作的强大合力。科技投入大幅攀升,市本级全年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达到6597万元,比上年翻一番多,是“九五”期末的15倍。在加大地方财力投入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去年共获国家、省各类资金总数达到1.85亿元,其中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费到位1亿元;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0个、创新基金2035万元;到位国家863计划经费3796万元。企业自身也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加大投入实施自主创新,去年研究开发费用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15家,5家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超亿元。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12.6亿元(省口径),同比增长46.6%,高于全省增幅12.26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30个百分点;产值占全省的16.55%,首次超越南京,跃居全省第二。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四大领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99%,主导地位凸现。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引领产业,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元器件、整机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通信设备、计算机类产值超过600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量的“半壁江山”;“IC谷”、“液晶谷”初见雏形,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产业化基地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设计企业从“十五”初期不足10家增加到65家,产业规模从不足2亿元增长到18亿元。软件产业以无锡软件园为依托,涌现出永中Office等一批自主研发的品牌,软件业年均销售增速在50%以上。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新材料基地集聚了一批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的骨干企业。形成了一批以“尚德太阳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值增长200%以上的企业群。“光纤预制棒”、“混合动力客车”、“高效低成本多晶硅太阳电池”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新产品、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知识产权战略初见成效。以知识产权培育和专利产出为重点,加大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意识。2005年,我市专利申请量达5621件,同比增长71.42%,由全省第三位跃居第二位;专利授权量达2095件,同比增长52.81%;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723件、153件,同比增长64.69%、64.52%。2005年,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乡镇(开发区)、街道达到12个;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企业、高校达到9家,其中江南大学专利申请量已突破600件,居全省高校之首、全国高校前五位。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了广大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有力提升了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实力。
四是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拓展。我市通过举办“百家企业科技行”系列活动,先后与中科院、北大、清华、东大、南大、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国内一流的“名院名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7+1”产学研框架体系初见成效,成为我市吸纳整合全国一流大学和顶尖科研院所最新科研成果来锡转化并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北大软件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基地、清华同方无锡科技创业园、中科院青年创新实践基地和氢燃料合作基地等一批标志性、重量级的合作项目成功落户无锡。成功举办“民高会”暨“乌克兰科技日”活动,“中乌材料科技合作园”落户无锡,中乌企业还签订了152项合作协议。无锡国际科技合作园已成为我市构筑国际新技术高地、人才高地的重要载体,吸引了来自7个国家的海归人员创办企业25家,集聚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30人、硕士及高级工程师104人,拥有专利66项。
五是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全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入驻企业397家;截止2005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家,孵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1000家,科技人员7000多名。集成电路设计创业服务平台、工业设计创业服务平台被列入全省四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江南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测试服务中心、中微腾芯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中心被列入全省十大专业测试服务中心。全市1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各类科研开发项目98项,其中承担省级以上项目22项,获得新药证书7项,辐射推广项目42项。阳光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法尔胜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升格为国家级。
六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形成了覆盖全市农村的星火培训教育网络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启动农产品安全全程质量监控技术项目,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市民食无忧。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唯琼、阳光、红豆、中兴等农业科技园质量进一步提升。继续抓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施太阳能并网发电和城市夜景亮化等示范工程建设。推动高新技术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中的运用。
二、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
无锡的自主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份额偏低。深圳高新产业产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各自总量中均超过50%,无锡这两项指标均徘徊在30%左右。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大。深圳拥有销售超百亿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而无锡不足5家。三是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十五”以来,我市科技投入连年翻番,但与先进地区、与周边城市比,还有很大差距,政府投入的示范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无锡专利申请量只有深圳的一半多,而最能够反映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总量的12.9%;推动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风险投资基金的建设尤需加大工作力度。五是科技人才队伍薄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不能满足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三、2006年工作思路与措施
去年年底,经过多方努力,我市正式成为全国六个“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区)”之一,为我市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是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是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主战略的促进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和“国家专利试点城市”为契机,逐步形成和完善一套符合无锡实际、具有无锡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为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造“五中心”、“五名城”,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市今年科技创新工作指标具体安排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600亿元(市口径),同比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提高2个百分点;全市研究与开发费用(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7%;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家;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100家;新增创新创业创意载体8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技术交易额45亿元以上;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7000件以上。
(一)加快推进创新企业培育。加快制订并出台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强化对企业的R&D投入、知识产权产出、科研人员数、高新技术产品和新产品数、利税率等关键指标的考核力度;加大在资源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的集中培育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企业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主动抢占产业链的高端增值环节,走高效集约式的发展道路。争取“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信息化程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100家,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及名牌产品300个以上,建立省级以上研发中心20家以上,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科研院校在锡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精心组织实施好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逐步把政府的投入重点转到公共平台的建设上来。大力开展行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研发,着力开发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电子信息新材料、光伏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强化应用技术研究,加快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大力培育数字化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产业优化和产品升级。
(二)加快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和完善“7+1”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内容和形式,力求在三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是由国内向国际延伸,加强与清华、北大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知名院校的品牌优势,集中力量强化针对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二是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项目与人才并重转变,着力强化对海外留学人员中的高层次精英人才的招引力度,为无锡打造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积蓄强大的价值储备;三是由校企间简单合作向政府主导的高层次、全方位合作转变,强化政府在深化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平台和载体的投入强度。不断扩大难题招标,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的原创性高新技术,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引导企业提前介入。推动知识产权制度融入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产出评价指标体系。
(三)加快推进“三创”载体建设。努力探索“招研引智”、“招校引才”的新形式、新方法,推动项目、智力、人才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创新载体的集中,集中力量推进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园区、孵化器和研发机构的建设,为我市壮大软件等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拓展空间。2006年,要将创新载体建设进展情况列入各级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全市力争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创意载体80万平方米以上。努力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科研仪器共享网、超级计算中心、工业设计创业服务平台等公共平台建设。依托各类创新载体,加紧做好高层次紧缺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海外留学高层次精英人才的项目和人才对接,大力吸引海外留学创业人员来锡投资创业,着力培育一批能够支撑无锡科技自主创新的科技领军人物;加大与各类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人才合作力度,加快高层次紧缺型科技人才的汇聚,不断调整和提升无锡人才的结构和质量。
(四)推进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实施太湖水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工程及示范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在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与生态重建技术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引导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探索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破解环境能源制约的新路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加快推进创新环境优化。不断健全科技政策体系。抓紧制订《工业设计企业认定办法》,出台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七个“十条意见”,逐步形成并完善我市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从而加快全市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的运行机制,在全市逐步建成一批由政府主导、运作规范的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资金群;推动风险投资多元化投入的突破,进一步探索社会化投入方式,欢迎和鼓励境内外资本、社会民间资本的参与,鼓励、支持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科技风险投资相关业务,积极引进一批海外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资金,加快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步伐,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强创新法制环境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护创新。
(六)加快推进创新文化营造。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技自主创新工作,大力倡导“鼓励创新、支持探索、宽容失败”的宽松学术气氛,积极倡导“四尊四创”,鼓励创新、激励创造、支持创业、推动创优,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精心组织“长三角高洽会”、“集成电路设计及产业发展论坛”、“创新型企业论坛”、“工业设计论坛”等一批学术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科技创新学术交流、科技沙龙等活动,为创新创业人员开展学术交流提供平台。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